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1,692.00畝(其中:田684.00畝,地1,008.00畝),人均耕地2.30畝,主要種植水稻等作物;擁有林地19,932.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34.3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2畝,主要種植橡膠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0.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 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89戶通自來水,有4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32%。有131戶通電,有1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99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7.6 %和 7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6戶別占總數的18 %。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砂石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5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50公里.機車3輛。
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84.00畝,有效灌溉率為 40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86.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6 畝。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有12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還有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9萬元,占總收入的 36%;畜牧業收入4.7萬元,占總收入的 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49頭,肉牛4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 0 %;林業收入28萬元,占總收入的 26%;第二、三產業收入5.8萬元,占總收入的 5.4%;工資性收入25萬元,占總收入的 23%。農民人均純收入143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0人(占勞動力的 8%),在省內務工8人,到省外務工2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本縣內。2008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木薯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木薯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32戶,共鄉村人口700人,其中男性380人,女性320人。其中農業人口700人,勞動力370人。該村以佤族為主,其中佤族700人.到2008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26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15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鄉衛生院1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個,建有1個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中心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班老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10公里,距離中學0.1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6 人,其中小學生126人,中學生6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3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92.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0元(人均0元),一事一議籌勞5670個(勞均15個),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12人,黨員中男黨員10人,女黨員2人。團員2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本自然村主要存在的問題是第四村民小組飲用水困難,少數部分農戶由於經濟各方面困難,尚未完成民房改造,“一池三改”沒有完成。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大力發展茶葉、木薯、橡膠等產業。
地圖信息
地址: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賀怕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