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盂
- 用途:盛器
- 館藏地點:西安市博物館
- 文物地位:國家一級文物
- 出土地點:陝西藍田縣
流傳歷史,文物鑑賞,銘文研究,銘文原文,銘文釋義,歷史背景,文物價值,
流傳歷史
該器物一九六九年出土於陝西省藍田縣。這是文化大革命期間發現的極可寶貴的西周銅器之一。當地農民交給物資回收門市部,後集中於陝西省物資回收公司倉庫,該公司工作人員在分料揀選時發現,上交西安市文物局。
文物鑑賞
該器物通高四七、口徑五八厘米,此為西周時期的大型盂之一。侈口,直腹,附耳,高圈足。前後扉棱上各有一隻圓雕長鼻上卷的象首。通體裝飾花紋,以細雷紋填地,腹部主體花紋是葉形獸體紋,頸部及圈足分別飾龍紋和解體式變形獸面紋。內底鑄鋁文一百二十三字,記述益公受天子委託賜給師永田地,參與出命和授田儀式的還有邢伯、尹氏、師俗父、遣仲等大臣,以及司土、司工等官員。
銘文研究
銘文原文
隹十又二年初吉丁卯,益公 內入,即命於天子。公乃出氒(厥) 命,錫卑師永氒(厥)田,陰陽洛 疆 師俗田。氒(厥) 公出 氒(厥)命:井伯、榮伯、尹氏,師俗父、 遣仲,公乃命鄭司徒 父周人司工 、 史、師氏邑人奎父,畢人師同,付永田,氒(厥)率履氒(厥)疆;宋句永拜首,對楊天子休命,永用作朕文考乙伯尊盂,永其萬年孫孫子子,永其率寶用
銘文釋義
傳周王的命令,分給永(人名)土地於陝西的洛河南北的邊疆地帶,當時有邢伯、榮伯、尹氏、師俗父、遣仲等五人在場聽命。益公還命鄭司徒 父、周人司工 、 史、師氏、邑人奎父、畢人師同,監理王命給永的賞田。
歷史背景
青銅盂為古代大型食器,兼可盛水或盛冰。青銅盂最早見於商代晚期,流行於西周,春秋時期尚有所見。青銅盂一般體型較大,故而常與青銅簋配合使用,簋中之飯食或肉食乃取自盂中。
文物價值
兩周歷史,尤其是西周歷史,幾乎還是空白,有賴於地下材料陸續發現來補充。永盂的發現,為西周歷史研究提供了物料基礎。
文物銘文所記載的史料對研究西周土地制度和當時歷史人物的政治地位有重要的史料價值,為周共王時期的重要標準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