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縣城鎮建設志》是永登縣城鎮建設志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永登縣城鎮建設志
- 作者:永登縣城鎮建設志編纂委員會
- ISBN:978-7-80714-632-2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甘肅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11月
- 編纂人員:蘆臨龍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永登縣城鎮建設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較全面、系統、實事求是地記述永登縣城鎮建設的歷史與現狀。全志以2006年的永登縣行政區域為記述地域範圍,重點記述縣城建設。全志上限不限,下限至2006年底,但個別事例為彰明因果,適當記述,到出版之前。
作品目錄
封面
永登縣城鎮建設志
《永登縣城鎮建設志》編纂委員會
《永登縣城鎮建設志》終審委員會
題詞
原建設部副部長葉如棠題詞
蘭州市建設管理委員會主任宋智虎題詞
中共永登縣委書記李彥龍題詞
永登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張禮才題詞
中共永登縣委副書記、永登縣人民政府縣長魏旭昶題詞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永登縣委員會主席史存瑞題詞
圖片
永登縣地圖
永登縣城總體規劃圖(2004-2020)
永登縣城總體規劃圖(1981-2000)
永登縣城總體規劃圖(1996-2010)
甘肅省委書記陸浩(右一)在時任永登縣委書記蘇振祥、縣長李森洙、縣委副書記李克安的陪同下視察青龍山公園建設
時任甘肅省委副書記、現省政協主席陳學亨視察縣污水處理廠
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陸武成一行在縣上領導的陪同下調研縣城規劃、建設情況
甘肅省政協副主席、蘭州市市長張津梁一行在永登縣委書記李彥龍、縣長魏旭昶陪同下視察縣城緯七路建設
永登縣建設局機關全體幹部職工合影
蘭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繼德宣布縣城濱河路南延工程開工
永登縣委書記李彥龍講話
永登縣委副書記、縣長魏旭昶主持濱河路南延工程開工典禮
永登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保元德介紹工程概況
濱河路南延工程開工現場
蘭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繼德在縣長魏旭昶等領導陪同下視察青龍山公園綠化情況
各屆代表為緯七路、團結街、勝利街延伸工程竣工通車儀式剪彩
原蘭州市副市長宋春華(後任建設部副部長)參加縣城一版規劃審驗會議
原蘭州市副市長、國家級規劃大師任震英等省、市專家指導《永登縣城規劃》修編工作
永登縣城基礎設施建設領導小組(擴大)會議
時任永登縣委書記張性忠、縣長魏至仁、副縣長張健全等參觀《永登在崛起》縣城建設十周年圖片展
永登縣人大離退休老幹部參觀縣城基礎設施建設
原蘭州市委書記張慶黎在原永登縣委書記郭德清的陪同下視察縣城建設
原蘭州市委副書記、市政協主席王振軍同縣上領導出席青龍山公園騰雲橋、臥龍橋竣工儀式
原永登縣人大主任楊興普在縣城緯五路、濱河路中段道路工程開工奠基儀式上講話
原甘肅省人大副主任楊作霖、副省長李重庵、蘭州市副市長張世珍、永登縣委書記魏志樂等省、市、縣領導參加“城鎮污水資源化推廣示範工程”揭牌儀式
建設局機關職工演出舞蹈《祖國頌》
建設系統優秀黨員代表在蘭州八路軍辦事處接受黨性教育
在會寧會師樓前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建設系統職工參加蘭州“五月歌潮”演出活動
第二屆職工書法攝影民間工藝展
職工拔河比賽
“七一”表彰大會
新黨員入黨宣誓
“5. 12”四川汶川地震後,建設局黨委一班人帶頭繳納特殊黨費
推行社會服務承諾制度動員大會
建設系統有關負責人、城關鎮黨政負責人赴臨洮、榆中、定西、隴西考察城市建設
蘭州文明志願者永登分站領導合影
原永登縣委書記黃德友、縣長張效善、副縣長魏至祥、張潤德等在時任人大主任梁增琇等的陪同下參觀縣城基礎設施建設後合影留念
建設局組織局機關幹部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火炬蘭州傳遞活動並同火炬手徐延邦合影
城建職工參加蘭州市文明志願者動員大會
建設局領導班子成員與建設系統各單位負責人合影
建設局獲得的國家、省、市、縣部分獎牌
《永登縣城鎮建設志》編纂委員會成員合影
《永登縣城鎮建設志》編纂委員會成員與工作人員合影
《永登縣城鎮建設志》編纂工作人員合影
永登新貌徐大鴻攝
20世紀70年代的永登縣城
20世紀80年代的縣城濱河路
1997年雨突襲後積水成河的舊衛生巷
1997年改造前的人民街東段
永登縣委、縣政府辦公樓
永登縣城人民廣場
永登縣人民政府政務大廳
永登縣建設局、規劃局辦公樓
永登縣教育大廈
永登縣廣電大廈
永登影劇院
永登游泳館
永登體育場
高速公路支隊龍泉大隊辦公樓
永登汽車東站
民眾健身活動設施
永登縣人民醫院
永登縣中醫院
永登縣疾控中心
永登銀河超市
永登縣消防大隊
永登縣一中住宅小區
華悅大廈
永盛賓館
永登一中
玫瑰賓館
地質賓館
電力賓館
永登六中
永登城關鎮初級中學
永登青龍中學
永登縣幼稚園
永登城關國小
永登縣城濱河路
緯五路
緯七路
解放街
團結街延伸
勝利街延伸
濱河路景觀帶
永登縣城自來水廠
永登縣污水處理廠
供暖設施(5號鍋爐房)
環衛灑水車
市政道路施工
城建開發公司
臥龍橋
青龍閣
騰雲橋
永登十大名片之一——青龍山公園景點
四角亭
眼光閣
雙園亭
鐘鼓樓
蝴蝶亭
公園內明長城遺址
牡丹園
牌坊亭
鐘鼓樓草坪
長廊
牌坊
遊樂池
仁壽山公園牌坊
金頂
三清殿
探花亭
仁壽山古建築遺址
仁壽山綠化
永登縣城大什字城雕——《崛起》
永登縣城東關小遊園
永登城關海德寺
海德寺菩提樹
永登青龍道觀
永登青龍山永寧寺
永登香爐山
永登青龍山“花兒會”
永登青龍山鐘鼓樓夜景
永登縣城大什字夜景
永登東關小遊園夜景
永登縣城街道夜景
永登體育場路夜景
永登濱河路夜景
甘肅兆遠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的照遠小區
蘭州永盛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的永盛花園
永登連生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的玫瑰花園
蘭州市華光置業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的華光現代城
蘭州富林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的永登金鼎商業步行街
甘肅恆茂置業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的恆茂小區
甘肅欣德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的欣德嘉園
甘肅佳永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的萬博小區
永登新安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永登貨運中心
永登縣鴻昇建築安裝有限責任公司承建的蘭州倚能黃河家園
永登西太華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的華都嘉園
全國建築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田世宇率建設部檢查團在省建設廳副廳長劉祖和的陪同下,檢查永登縣建築市場
城關鎮鎮政府
永登城關硬獅子(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回民國小
龍崗國小
北街綜合批發市場
南街商業一條街
滿城紅提葡萄示範基地
滿城遺址
龍泉寺鎮鎮政府
龍泉中學
鎮辦企業
皮影戲(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素有“聖水”之稱的龍泉泉眼
紅城鎮鎮政府
永登二中
紅城大佛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城大佛寺雕塑——《西遊記》
鳳山村(省、市新農村建設試點村)
紅城鐵芯子(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紅城山陝會館
紅城文化站
紅城玉山古城遺址
苦水鎮鎮政府
玫瑰系列產品
蘭州市市花——苦水玫瑰
苦水高高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苦水玫瑰節
喜摘玫瑰
苦水木偶戲、苦水下二調(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魚塘
農家院
豬馱山遠眺
鎏金銅佛
中央電視台聚焦苦水二月二龍抬頭社火表演
舞龍
舞獅
喜迎奧運
農民秧歌隊
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在省、市、縣領導的陪同下視察中川兔墩新農村建設,了解引大灌區生產生活情況。
中川鎮鎮政府
蘭州空港——中川機場
吉利汽車生產線
中川大接杏
中川牡丹園
紅玉新村
高科技產業開發示範基地
中川大道
秦川鎮鎮政府
永登五中(太陽能教學樓)
秦川衛生院
秦川市場
秦川宏立中學
秦川國小
秦川關帝廟
秦川太平鼓隊在蘭州表演
中堡鎮鎮政府
祁連山水泥集團
引大入秦工程——莊浪河渡槽
明、漢長城遺址
何家營滾燈(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河橋鎮鎮政府
連城電廠
連城鋁廠
河橋鎮樂山坪出土的新石器時代彩陶鼓
河橋鎮樂山坪出土的彩陶鼓及其演迸發展的永登太平鼓,堪稱“天下第一鼓”和“中華鼓王”。圖為在北京中華世紀壇亮相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連城鎮鎮政府
連城中學
魯土司衙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妙因寺大經堂。《四庫全書》曾在此存放
顯教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連城(石乃小、石達)寺
吐魯溝風光——天窗眼
吐魯溝風光——流瀑瀉珠
吐魯溝風光——神筆峰
林海秋景
三峰峻秀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篇 縣城建設
第一章 縣城始建與規劃
第一節 建制沿革
第二節 縣城規劃
第二章 縣城基礎設施建設
第一節 城區修建
第二節 給排水
第三節 供電、供暖
第四節 環境衛生
第五節 城區綠化
第六節 園林建設
第七節 縣城交通郵電
第八節 城區防災
第三章 建築物
第一節 民居
第二節 宗教建築
第三節 公共建築
第四節 縣城代表性建築
第二篇 城建管理
第一章 機構
第一節 行政機構
第二節 事業單位
第三節 企業單位
第二章 業務管理
第一節 建築市場管理
第二節 質量安全管理
第三節 新材料研製推廣
第四節 城市管理及維護
第五節 房地產管理
第三章 幹部職工管理
第一節 幹部職工狀況
第二節 管理辦法
第三節 幹部職工教育
第四節 表彰與獎勵
第四章 城市經營與與民營開發
第一節 城市經營中心
第二節 民營開發公司
第三篇 小城鎮建設
第一章 村鎮建設
第一節 新農村規劃
第二節 村級辦公陣地
第三節 城鎮社區
第四節 鄉鎮政府辦公陣地建設概況
第二章 小城鎮現狀及規劃
第一節 小城鎮建設總體部署
第二節 中心鎮建設
第四篇 人物
第一章 人物傳略
第一節 古代人物
第二節 近現代人物
第二章 人物簡介
第一節 建設局機關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
第二節 建設系統工程技術人員
第三節 建設系統先進人物
附錄
一、碑銘
二、詩詞、楹聯
編後記
著作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