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虎尊拳

永泰虎尊拳是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的一種傳統武術。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永泰虎尊拳
  • 主題詞:虎尊拳,傳統武術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清朝乾隆年間
  • 認證時間:2007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中國福建省福州市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保護措施,

簡介

清代乾隆年間,永泰縣伏口村有位自幼習武者李元珠,傳說是蕭連寺遭劫後,武術大師鐵珠流落永泰民間所授之徒,在精研山拳的基礎上,遂取山區猛虎之形意,創編虎開拳。因虎為百獸之王,虎形拳剛硬,練者難,成者尊,故取名“虎尊”。虎尊取猛虎之兇猛為形象,拳勢勇猛,勁力剛強,以短手近打為主,講究底力與內功,虎尊的套路及動作名稱多以虎的形象來命名。

歷史淵源

永泰武術源遠流長,人才輩出。永泰武術始於隋唐,盛行於宋、元、明、清和民國。南宋時永泰縣曾出文武各奪三狀元魁首盛事,一時名聞全國。淳熙11年(1184年)江伯虎中武正奏**人;寶慶二年(1226年)張景忠中太學兩成釋褐**人,為大學士官秘書少監;紹定5年(1232年)黃東叔中武釋褐**人。據《永泰縣誌》載,僅南宋和清代武舉人達83人,武進士達二十六人之多。
發源於永泰縣武術拳種有13種:虎尊、龍尊、雞法、安海法、牛法、猴法、獅法、地術犬法、羅漢拳、波浪拳、駿身拳、積山拳、王狼拳。其中“虎尊拳”名列榜首,影響廣,流傳遠,目前所悉的地區近的有:永泰、福州、閩侯、長樂、連江、平潭、莆田、羅源、古田、閩清、尤溪、南平、三明、永安、建甌、德化、仙遊、福清等市縣,遠的有:江西、廣東、山東、浙江、香港和日本及西歐、北美等。一九九六年“虎尊拳”被福建省武術挖掘組論定為福建省七大拳種之一。2008年被評為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虎尊古稱“永福虎尊”。是南拳中的一種,是仿生學在武術中運用的一個典範。此拳發源於福建省永福縣(現改名為永泰縣)。故古稱為“永福虎尊”,系永泰縣洑口鄉人李元珠於清代乾隆年間所創。
李元珠(又名李爾真、李恩珠)生於乾隆年間。家居洑口溪口坑。他自幼習武,精通積山拳,對牛、獅、犬各路武術的拳理、技藝、內容認真進行揣摩後,去粗取精,結合山中猛虎的形、意、威、猛而逐步完善提高,整合成一套完整的“虎尊拳”。因虎為百獸之王,虎形拳剛硬,練者難,成者尊之意

基本內容

虎尊拳的底力與內功訓練,首先來自“三箭(戰)”練習,練習三箭之時,除講究正確的步型、步法、手型、手法等動作規格之外,更考究腳的鉗縮力的催發及力的吞吐,故有“功夫好出三箭姆”之說。只有練好底力才能穩住重心,克敵制勝,拳訣曰:“三點落地就生根,腳要鉗縮力要催”就是這個道理。催力之目的在於固體,運丹田之氣導引內勁,既經得起撞擊,以護內臟,又在發力之時,將內勁爆發,激寸勁於梢節,即是內功。虎尊既是一種以剛制剛的硬拳,也講究見力借力,見力化力,見力破力的柔法,兩者切不可偏一。在技擊中“腳象石磨,手似車輪,腳步多移,手法多變,逢橋斷橋,無橋造橋,開我生門,關彼死門,出技父子手,父子相隨,逢空則補,買賣相連。”在技手上講究吞、吐、浮、沉四法,吞為收,吐為連,浮兼養,沉可承。所謂收則虛,克其力頭,連則實,功其力尾;養則持,消其力;承則續,功其弱,相生相剋,變化多端,出手真硬,化手又軟,硬中有軟,軟中有硬,必要大硬,必要柔軟,硬硬練到柔,柔軟練到硬,以四兩橫破千斤直。

基本特徵

虎尊拳取猛虎兇猛為形象,拳勢勇猛,勁力剛強,突出“以剛制剛,見力生力,見力破力,剛極化柔”,有短手近打,又有突竄遠取。講究底力與內功,練拳時常常“吞喉露齒,獅嘴麒麟目”,虎威懾人,還時不時地帶有閉氣催力及發聲生勁助威,在步型上以“前三後七坐馬為主,亦可根據實際技擊動作的需要,由三七步,隨時轉化為四六步、七三步或六四步。這種步型的大特點在於既穩重心,又善於移動與變化。在於型上多用“虎爪”和拳、掌,同時手法多變,手腳緊密配合,既擅長手法,又擅長腿法,練習時既主張箭不盡發,力不盡使,講究守門戶。又非常強調“勁達末梢”“出拳錘打鐵,伸爪虎撲食,砍掌刀劈柴,插指鑿入木”。在身法上,提倡“胸抵力,胸殺丹”,也就是說胸肋要稍提,以抵防外力,丹田要守,以蓄內氣,以便達到“起腸吊肚勁力起”的目的。

保護措施

建國後,民間習武活動方興未艾,他們提倡武德立身,志在健身強體。1977年畢業於福師大武術專業的省武協會員鄢武先生回永泰,全面開展武術遺產挖掘整理工作。他建議組織創辦了“少體校”開設“武術班”,每年組織開展全縣武術賽事活動,1983年成立了永泰縣武術協會。縣武協提議爭創全國首批“武術之鄉”活動,定正月十二日為“武術節”,並開展“武術之村”、“武術世家”、“武術之家”評選活動。同時建議教育部門從小培養學生學武術的興趣,在中國小開設了“武術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