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白番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永春境內山多地少,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戴雲山脈綿延全境,西部系戴雲山脈主體部分,海拔較高;東部地勢呈階梯狀,以丘陵和河谷為主,沿桃溪散布著串珠狀的山間小盆地,該地肥沃的土壤盛產地瓜及地瓜騰蔓、蔬菜、稻穀等,適宜養殖白番鴨。永春白番鴨全身羽毛純白;喙呈粉紅色,頭部皮瘤鮮紅呈鏈珠式排列;脛、趾、蹼均為橙黃色;虹彩淺黃色;皮膚淡黃色,肉色深紅;體軀呈紡錘狀,似橄欖形。產蛋量較高的母鴨體形略小,臀部豐滿。
2017年1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永春白番鴨”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春白番鴨
- 產地名稱: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
- 品質特點:羽毛純白、喙呈粉紅色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2017年第2486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7年1月10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肉用價值,保健價值,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氣候,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永春白番鴨全身羽毛純白;喙呈粉紅色,頭部皮瘤鮮紅呈鏈珠式排列;脛、趾、蹼均為橙黃色;虹彩淺黃色;皮膚淡黃色,肉色深紅;體軀呈紡錘狀,似橄欖形。產蛋量較高的母鴨體形略小,臀部豐滿。永春白番鴨鮮肉主要營養成分:胺基酸總量為12.4-18.6克/100克、蛋白質為18.2-27.5克/100克、水分為63.2-77.3克/100克、脂肪為2-3.25克/100克。鴨肉肉色深紅、脂肪含量少。
肉用價值
永春白番鴨肉質細嫩,具野禽風味。瘦肉率高於其它品種鴨,皮及皮下脂肪占體16.25%,膽固醇含量低於雞肉、牛肉,是老弱婦幼皆宜的滋補佳品,一年四季均可製成美味佳肴。據研究,用永春白番鴨加工的烤鴨質量更佳。法國等西方國家用番鴨與其它快大型品種(如櫻桃谷)雜交一代填肥,生產“肥肝”的性能其飼料報酬高,肥肝質量好於肉鵝肥肝,經濟效益極佳。
保健價值
用番鴨肉與一些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藥合燉,用於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對產後虛弱、病後體衰、陽虛體弱、貧血氣虛、神經衰弱及肺癆病有較好的促進恢復作用,永春等產地周邊的居民己普遍將其作為一個偏方廣泛使用。經特殊加工蒸製的“鴨湯”是虛弱孩童及衰弱老人極為珍貴的補品,其功效是其他類補品難以相比的。在永春的民間流傳“白鴨燉焦菜”對於治療虛火上炎、腎虧肺癆等病疾可謂卓有功效。
用番鴨肉與一些具有保健功能的中藥合燉,用於促進兒童的生長發育、對產後虛弱、病後體衰、陽虛體弱、貧血氣虛、神經衰弱及肺癆病有較好的促進恢復作用,永春等產地周邊的居民己普遍將其作為一個偏方廣泛使用。經特殊加工蒸製的“鴨湯”是虛弱孩童及衰弱老人極為珍貴的補品,其功效是其他類補品難以相比的。在永春的民間流傳“白鴨燉焦菜”對於治療虛火上炎、腎虧肺癆等病疾可謂卓有功效。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永春境內山多地少,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戴雲山脈綿延全境,西部系戴雲山脈主體部分,海拔較高;東部地勢呈階梯狀,以丘陵和河谷為主,沿桃溪散布著串珠狀的山間小盆地。全縣山地面積152萬畝,森林覆蓋率66.8%。環境良好形成一個個相對封閉、獨立的自然村落,為永春白番鴨提供天然的防疫隔離屏障。該地肥沃的土壤盛產地瓜及地瓜騰蔓、蔬菜、稻穀等,都是養鴨的主要飼料,為永春白番鴨飼養提供了豐富的飼料資源。
水文氣候
永春縣屬亞熱帶,全縣無霜期320天,極端最高氣溫39℃,極端最低氣溫-2.9℃,年平均氣溫20.4℃,全縣各地平均降水量1600-2100毫米,氣候溫和,濕潤多雨,夏長不酷熱,冬短無嚴寒。年平均相對濕度77%,平均日照時數1892小時。永春縣主要溪流:桃溪、湖洋溪、一都溪、坑仔口溪,年總徑流量15-18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永春縣充沛的水量和適中的氣溫為永春白番鴨的生長繁殖提供有利的條件,因此永春白番鴨的生長繁殖和品質特色都與該地的氣候條件密切相關。
歷史淵源
番鴨原產地為熱帶的中、南美洲,280多年前由台灣省傳入泉州市,在永春特定環境條件下,經過長期的繼代繁殖和人工選擇,逐步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地方水禽品種。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泉州府志》記載:“番鴨狀似鴨而大似鵝,自抱其蛋而生,種自洋舶來”。
1990年,《永春縣誌》記載:“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全縣養鴨8.1萬隻,20世紀80年代初發展迅速”。
生產情況
2004年,永春縣飼養白番鴨105萬隻。
2005年,永春縣飼養白番鴨106萬隻,出欄90萬隻,創產值5800萬元,對全縣養殖戶人均純收入貢獻額達190元。
2016年底,永春縣每年種鴨苗輸出量可達120餘萬隻。
截至2017年底,永春縣番鴨養殖總保護面積1451.8平方公里,年出欄100萬羽,年產量3500噸。
產品榮譽
2017年1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永春白番鴨”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永春白番鴨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永春縣現轄22個鄉鎮,236個村。地理坐標位於東經117°41′55″-118°31′9″,北緯25°13′15″-25°33′45″之間。
質量技術要求
- 安全要求
嚴格按照以下標準進行生產:產品應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相關標準。
-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產地環境質量符合《無公害食品產地環境評價標準》(NY/T5295)、《畜禽場環境質量標準》(NY/T388)、《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3095)、《無公害食品畜禽飲用水水質》(NY5027)。場址:地勢開闊且有平緩的坡度,採光良好,水源充足,隔離條件好,以沙質土壤為好。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符合永春白番鴨特徵特性要求。
3、生產過程管理:規模場以圈養為主,散養戶以放養方式為主,生產管理要求如下:規模養殖鴨舍建築:坐北朝南,鴨舍面積根據規模而定,1周齡內育雛鴨20-25隻/平方米,2周齡15-20隻/平方米,3周齡10-15隻/平方米。散養戶雛鴨保溫一周后開始放牧於稻田或池塘、小溪等。飼料與獸藥:符合《無公害食品畜禽飼料和飼料添加劑使用準則》(NY5032)、《無公害食品畜禽飼養獸藥使用準則》(NY5030)。散養戶雛鴨以米飯和麥麩飼喂,中大鴨飼料以地瓜、稻穀、米飯、穀殼灰、青料等農副產品為主,合理營養配置,不使用人工合成色素;規模場生長期使用配合飼料,育肥期飼料以玉米、稻穀、米糠、青料等農副產品為主,合理營養配置,不使用人工合成色素。
4、飼養管理:除以上要求以外,其他按《無公害食品家禽養殖生產管理規範》(NY/T5038)的規定飼養。
5、產品收穫、產品屠宰技術規程:永春白番鴨主要以活禽方式銷售。規模場母鴨飼養到5.5月齡上市,體重1.5-2千克,公鴨飼養到6月齡上市,體重3-3.5千克;散戶母鴨飼養到6月齡上市,體重1.5-2千克,公鴨飼養到6.5月齡上市,體重3-3.5千克。
6、養殖檔案:建立養殖檔案,每日的生產記錄包括:日期、日齡、死亡數、死亡原因、存欄數、溫度、濕度、免疫記錄、消毒記錄、用藥記錄、餵料量、產蛋量、鴨群健康狀況,產品出售日期,數量和購買單位。記錄應保存兩年以上。
- 包裝標識相關規定
地域保護範圍內的永春白番鴨地理標誌生產經營者,如需使用“永春白番鴨”地理標誌的,應當向永春白番鴨養殖協會提出申請,經審批准後才能使用,要求其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永春白番鴨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永春白番鴨的貯藏、運輸等,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的技術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