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原有牌坊43座,現僅存無幾。已知的有東平鎮的“世德流光”坊, 蓬壺魁都村的“節孝”坊, 蓬壺麗里村的“妯娌雙壽”坊,吾峰鎮後壟村的“節孝”坊,五里街鎮高壟村的“貞壽之門”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春牌坊
- 地址: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
- 牌坊:43座
- 現狀:現僅存無幾
”世德流光“坊,魁都“節孝”坊,“妯娌雙壽”坊,後壟村“節孝”坊,“貞壽之門”坊,
”世德流光“坊
永春縣東平鎮太平街舊街立有一座“世德流光”石坊,為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朝廷為表彰李陽初父子祖孫一門英俊而立的。“世德流光”坊高8.5米,寬7米,花崗岩構造,坐西朝東,三間五樓,單檐歇山頂加兩坯。當心間二樓嵌有一石匾,刻有斗大隸書“世德流光”,對稱背面刻有“天恩錫”。頂層原有塊上書“恩榮”的聖旨牌,現已丟失。坊上正中的石樑,兩面皆雕有精美的圖案,其兩端均為嘴巴大張的龍首,中間一面是兩隻鳳鳥,另一面是兩隻小龍,二鳳二龍都是一隻向上,一隻向下,互相呼應,構圖巧妙。其他石匾雕有鳥獸花草等祥瑞之物。
“世德流光”坊間石匾簡略刻載李應元、李開芳、李開芬、李開藻、李曾震、李曾琳等科舉功名,以及李陽初、李應元、李應辰等承恩封蔭的情況:“李應元:萬曆乙亥選貢入太學,養母不仕;李開芳:萬曆癸酉舉人,癸未進士,歷官左右布政、太僕寺卿;李開芬:萬曆乙酉舉人,授翰林院待詔,不仕;李開藻:萬曆壬午舉人,癸未進士,歷官四省督學、太常寺少卿;李曾震:天啟乙丑恩貢,授通判,不仕;李曾琳:崇禎己卯副榜,貢生。”“誥贈議大夫、按察使李陽初;誥封議大夫、按察使李應元;誥封朝列大夫、右參議李應辰。”石坊上還刻有主持建造此坊的省、府、縣官員姓名。
魁都“節孝”坊
蓬壺魁都村的”節孝“坊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是朝廷“旌表迪功郎王家騮妻陳氏”節孝的。牌坊規格較高,為“三間五樓”,雕造精美,至今保存尚好,只“聖旨”牌丟失。 牌坊左右列出辦理此事的官員,依次有總督、巡撫、學政、布政使司、按察使司、興泉永道、永春州、州學正、訓導等大小官員。
“妯娌雙壽”坊
“妯娌雙壽”坊位於蓬壺麗里村,建於清道光十六年(1892),據說麗里村有妯娌林氏、蘇氏和睦相處而高壽(林氏百齡),有司奏請朝廷旌表。該坊兩楹兩樓,高7米,寬3.3米,頂層鐫刻聖旨牌(已失),底層正中鐫“妯娌雙壽”。
後壟村“節孝”坊
吾峰鎮後壟村的“節孝坊”,建於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為“旌表故儒士陳文采妻周氏”守節盡孝而建,有兩楹兩層。
“貞壽之門”坊
五里街鎮高壟村“貞壽之門”坊,建於清朝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為一間兩柱三樓式石牌坊,坐西南朝東北;面闊2.6米,高3.5米,寬0.8米。在牌坊的兩邊柱上有一副楹聯:貞壽錫天朝二字傳芳留百世,聖恩榮懿德一坊寵脊柄千秋。經查,其為1761年朝廷下旨為當地一位110歲的陳氏婦人建的百歲壽慶牌坊,據此可見證清政府對老人的優待與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