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
建制沿革
2015年12月8日,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黎平縣地坪鄉、茅貢鄉、永從鄉撤鄉設鎮的批覆(黔府函〔2015〕293號),由此設立永從鎮。
行政區劃
2013年以前,轄永從村、上寨村、豆洞村、六衝村、頓洞村、管團村、高貢村、傳洞村、九龍村和中羅村等10個行政村,108個村民小組,56個自然寨。
2014年撤併村後共轄永從村,上寨村,豆洞村,頓洞村,高貢村,九龍村,中羅村7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永從鎮位於黎平南部,黎從公路線41公里處為永從鎮政府駐地,地垮東經109°02′~109°13′,北緯25°58′~26°06′之間。鄉境南北19公里,東西38公里,東連順化鄉,南臨肇興鎮,西接岩洞鎮、雙江鎮,北通中潮鎮,是黔、桂、湘三省(區)交界之腹地。東有六倍山(海拔1100米),西有涼傘坡(海拔1200米)南有危桿坡(海拔1218米)三座大山,形成東、西、南高,北低的地勢,最低為管團地下暗河入口海拔480米,土壤以黃壤、水稻壤、次生黃色石灰土為主。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年降雨量1270毫米,無霜期297天。
交通便利,貴州省第一條縣際高速公路──黎洛高速(出口位於鄉中心3公里處)、黎從公路(S202)、從江至湖南通道公路均從境內通過,全鄉10個村全部已通公路。
自然資源
永從鎮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水晶石、石灰岩、紅色石灰岩以及青石板。水晶石主要分布分於豆洞村什化寨到九龍村平脈寨交界的荒山, 1972年,省117地質隊在此開採一年有餘,因當時技術因素而停止開採;石灰岩主要分布在永從、頓洞和管團黎從公路沿線,蓄量78公頃;紅石灰岩永從、三龍、頓洞三片區均有分布,有深紅色和紅色兩種,礦層穩定,儲量大,易於天采;青石板,主要分布在管團村帕洞寨。該村青石板屬瓦板岩,儲量2000萬立方米,自然分層好而且比較均勻,易開採,岩質具有硬度適中,有耐酸、耐腐、耐高溫表面平整,易磨光等特點,開採成本低,投資回報率高。
永從鎮旅遊資源豐富,南面有百里溶洞群的管團岩溶地帶,中部有500年建縣歷史的古縣城永從,北邊有侗族民歌原生地三龍,她集自然風光、歷史文化、侗族文化為一體,其中侗族文化是永從鄉最寶貴、最具有吸引力的旅遊資源,特別是三龍侗寨具有代表性,她是雲南大學和貴州民院聯合開展的侗族調查點。三龍風情、永從古縣城遺址、管團溶洞群是永從鄉三大旅遊精品。
人口民族
2013年以前,轄永從村、上寨村、豆洞村、六衝村、頓洞村、管團村、高貢村、傳洞村、九龍村和中羅村等10個行政村,108個村民小組,56個自然寨,2010年末有4559戶,人口18346人。少數民族約占總人口的95.9%,其中侗族﹑苗族﹑水族﹑瑤族﹑壯族。
經濟概況
林業和民族風情旅遊業可望成為未來永從發展的經濟支柱。一是把“南(面)果(板栗、金秋梨、柑桔)北(面)藥(中藥材)中(面)茶葉”作為全鄉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同時在楠竹的開發和發展民族風情旅遊業上做文章,並在實踐中不斷找準經濟的增長點和突破口。二是唱響三龍侗族大歌,加大以“侗族大歌”為主的侗族文化宣傳力度,要把本鄉的民族風情和侗族傳統文化推向全國,推向世界;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吸引外資開發“管團溶洞群”;四是修通了“九龍村至雙江鄉高垢村”、“中羅村至岩洞鎮竹坪村”兩條旅遊公路,完成肇興—永從—岩洞—茅貢旅遊環線建設。新建上寨花橋、下寨涼亭和九龍村井庭鼓樓,維修頓洞鼓樓等多座鼓樓花橋,籌建永從北門花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