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吹歌

永年吹歌

永年吹歌又名“響器班”、“遊樂會”,是傳統民間文藝形式,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吹歌以藝人自製的嗩吶為主要樂器,常與橫笛、捧和打擊樂器配合演出。風格或熱烈火爆,或質樸粗獷,或溫柔細膩,深受民眾喜愛。2006年,永年吹歌也以其獨特魅力和實力,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年吹歌
  • 別稱:“響器班”、“遊樂會”
  • 風格:熱烈火爆,質樸粗獷,溫柔細膩 
  • 歷史:600多年
  • 主要樂器:自製的嗩吶
  • 永年吹歌編組:大班和小班
  • 曲目:常用傳統曲目有100多個
簡介,分類,繼承與保護,歷史與發展,吹歌節,走進台灣,影視作品,

簡介

永年吹歌又名“響器班”、“遊樂會”,是傳統民間文藝形式。據明廣平(今永年)府志記載:1506年(明正德元年)糧食豐收,知府特用吹歌來慶賀。這是有關永年吹歌的最早文字記載。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吹歌以藝人自製的嗩吶為主要樂器,常與橫笛、捧笙和打擊樂器配合演出。風格或熱烈火爆,或質樸粗獷,或溫柔細膩,深受民眾喜愛。1996年,永年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吹歌)之鄉”。2006年,永年吹歌也以其獨特魅力和實力,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分類

永年吹歌編組分大班和小班(也叫拐頭班)。大班為8-12人,小班為4-6人,吹歌的主奏樂器為嗩吶,俗伴奏樂器多為笙、竹笛以及小海笛、悶笛、彩笛和鼓、鑼、釵等打擊樂器。吹奏樂的曲目較多,常用傳統曲目有100多個,分為大套曲和雜牌曲。

繼承與保護

為使吹歌貼近生活、貼近百姓,永年吹歌名家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不怕髒、不怕苦,經常進豬圈、鑽雞棚,用吹歌模仿動物語言,達到惟妙惟肖的程度。永年吹歌已能模仿多種動物語言,且真假難辨。吹歌名家只要用嗩吶模仿豬、牛、雞、狗、鳥語言等表演,立即會招來雞鳴犬吠、鳥鳴牛叫,全村沸騰,熱鬧異常。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年吹歌傳承人劉海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永年吹歌傳承人劉海民
永年縣把保護和開發傳統文化資源作為豐富民眾精神生活、加快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先後兩次蒐集整理出散落的曲牌50餘種、曲目200多個。通過舉辦吹歌擂台賽、培育演奏隊伍、減免演出稅費等措施,扶持民間吹歌班。永年縣專業吹歌藝人已發展到60多個團隊1000多人,業餘吹歌手更是不計其數。在永年城鄉,人們對吹歌的喜愛幾乎到了痴迷的地步,每逢吹歌表演,都會有數以百計的民眾前來欣賞、鼓掌喝彩。永年吹歌形成了尚古姚家、龍曹周家、龍泉劉家等諸多流派,樂曲豐富多樣,分大套曲、小套曲、雜牌曲等多種曲牌,常演曲目100多個,這些曲目或熱烈火爆,或質樸粗獷,或溫柔細膩,藝術風格各不相同。

歷史與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永年吹歌有了很大發展,主奏嗩吶在演奏技巧上日趨成熟,吹歌組織逐步增多,流傳地域越來越廣,到1995年,僅永年縣就有幾十支吹歌班隊,從事吹歌藝人達500人以上,並有千餘名青少年愛好者的後備力量,形成了雄厚的吹歌群體隊伍,它不僅在冀南廣泛流傳,在河北全省,以及山東、河南、山西交界地區都有很大影響。它以獨特的民族風格、熟練的吹奏技巧和眾多的優秀樂曲為世人所喜愛。在永年縣,每遇婚事、喪事、集會日,特別是過春節、慶元旦、村鎮都要請來吹歌隊演奏宏大的樂曲,如《十樣景》、《扯不斷》等助興,以增添歡樂熱鬧氣氛。在婚事中,常選用《抬花轎》、《滿江紅》、《洞房贊》等曲牌;在喪事中,便吹奏《劉備過江》、《將軍令》、《哭五更》、《霸王台》等以寄託哀思。
永年第一代老藝人是姚大海、劉德祿等,建國後培養出第二代有劉慶和、姚生林、姚愛的、姚萬貴、梁培印,之後又培養出劉新德、劉洪信、梁培印、周維鎖、劉新蘭、毛江等第三代吹歌手。在50年代,他們曾先後7次赴京津演出和比賽,受到周恩來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的多次接見和讚揚。新一輩永年吹歌人才濟濟,湧現出周清朝、劉亮科、姚仲民、劉海民、劉計民、姚利民等一大批優秀吹歌藝人,在繼承和發展永年吹歌技藝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為民族響器樂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吹歌節

2011年9月16日-19日由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河北省文化廳和邯鄲市委、市政府共同主辦的首屆中國吹歌節在河北永年縣舉行。吹歌節歷時3天,內容包括吹歌藝術大賽、吹歌藝術高層理論研討會、民間吹歌藝術展演等6項活動。其中,吹歌藝術大賽邀請到中央音樂學院、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的多位專家作為評審,吸引了來自各省市及港澳台地區的40多支代表隊、600餘人參賽,最後產生了最佳演奏獎、傳承獎、創新獎等獎項
永年吹歌

走進台灣

2012年7月7日-8日受台灣新竹市文化局和新竹市青年國樂團邀請,“中國吹歌之鄉”河北省永年縣組織十餘名優秀吹歌藝術家,組成吹歌藝術團赴台灣新竹,參加其組織主辦的2012竹塹國樂節。與新竹青年國樂團聯合演奏了由永年縣文化館創編的經典吹歌作品《盛世歡歌》,現場氣氛熱烈,取得圓滿成功。永年縣吹歌藝術團又在新竹市的東門城舉行了廣場專場演出,吸引了數千新竹民眾到場觀看。演出現場氣氛熱烈,特別是演出團最後演出的永年西調咔戲,以其激越的旋律、動情的演出,震撼了現場觀眾,更是將整個演出推向高潮。

影視作品

以永年吹歌文化為背景的電影《姐弟倆》,於2013年10月10日在永年縣開機拍攝。影片以農村兒童為題材,以弘揚、傳承永年吹歌藝術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為主基調,電影《姐弟倆》將會成為宣傳和展示永年地方文化特色的重要載體。
電影劇照電影劇照
影片講述的是,10歲的姐姐和8歲的弟弟歷盡辛苦,為爺爺換取新嗩吶,支持爺爺參加吹歌比賽的故事。據影片編劇兼導演賈箖介紹,影片情節感人,彰顯了姐弟倆的愛心和孝心,唱響親人間感恩、親情主旋律,也弘揚了永年吹歌藝術,讓更多的人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