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柳宗元紀念館

永州市柳宗元紀念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出自名門望族河東柳氏,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然而湖南零陵有柳宗元紀念館,廣西柳州有柳侯祠和他的衣冠冢,陝西西安有柳宗元墓,而在他的故鄉山西,幾百年來卻不見任何有關柳氏的蹤跡史書和地方志也無有關柳氏家庭後裔的記載,這著實讓世人費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永州市柳宗元紀念館
  • 地理位置:湖南
  • 開放時間:2006年
  • 著名景點:柳子廟
地理位置,擋案資料,榮譽稱號,重點文物保護,

地理位置

永州市柳宗元紀念館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文的成就大於詩。其駢文有近百篇,不脫唐駢文習氣,但也有像《南霽雲睢陽廟碑》那樣的佳作。古文大致為五類。論說:包括哲學、政論等文及以議論為主的雜文。筆鋒犀利,論證精確。《天說》為哲學論文代表作。《封建論》、《斷刑論》為長篇和中篇政論代表作。《晉文公問守原議》、《桐葉封弟辯》、《伊尹五就桀贊》等為短篇政論代表。其哲學思想中具有樸素的唯物論成分。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現為重“勢”的進步社會歷史觀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響,尤是政治失意時,往往向佛教尋找精神上的解脫。寓言:繼承並發展了《莊子》、《韓非子》、《呂氏春秋》、《列子》、《戰國策》傳統,多用來諷刺、抨擊當時社會的醜惡現象。推陳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種動物擬人化的藝術形象寄寓哲理或表達政見。代表作有《三戒》(《臨江之麋》、《黔之驢》、《永某氏之鼠》)、《傳》、《羆說》等篇。嬉笑怒罵,因物肖形,表現了高度的幽默諷刺藝術。傳記:繼承了《史記》、《漢書》傳統,又有所創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狀》、《梓人傳》、《河間傳》、《捕蛇者說》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礎上有誇張虛構,似寓言又似小說。如《宋清傳》、《種樹郭橐駝傳》。
山水遊記:最為膾炙人口,均寫於被貶後,以永州之作更勝。典範之作為永州八記:《始得西山宴遊記》、《鈷潭記》、《鈷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憤;也有作者幽靜心境的描寫,表現在極度苦悶中轉而追求精神的寄託。至於直接刻畫山水景色,則或峭拔峻潔,或清邃奇麗,以精巧的語言再現自然美。騷賦:獨具特色。《懲咎賦》、《閔生賦》、《夢歸賦》、《囚山賦》等,均用《離騷》、《九章》體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傷,或寓言寄諷,幽思苦語,深得屈騷精髓。《天對》、《晉問》兩巨篇,則為另一種類型,形式仿照《天問》、《七發》,造語奇特深奧。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關佛教的碑、銘、記、序、詩歌等作品,對禪宗、天台宗、律宗等學說有所涉及。柳詩現存140多首,均為貶謫後所作。前人把他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內容近於陶淵明詩,語言樸素自然,風格淡雅而意味深長。另外一些五古則受謝靈運影響,造語精妙,間雜玄理,連制題也學謝詩。但柳詩能於清麗中蘊藏幽怨,同中有異。另外,柳詩還有以慷慨悲健見長的律詩《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為唐代七律名篇,絕句<江雪>在唐人絕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本集及研究資料劉禹錫始編柳集《河東先生集》。

擋案資料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人,代宗大曆八年(773年)出生於京城長安,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於柳州。一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歲。因為他是河東人,終於柳州刺史任上,所以號柳河東或柳柳州。
柳宗元衣冠墓
柳宗元逝世後,遺骸運回長安,柳州人於是便在柳宗元靈樞停放處,葬下他衣冠作墓來懷念他。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逝。後一年,靈柩運回京兆萬年縣棲風原(今陝西臨潼縣內)。《柳州縣誌》說:"宗元原厝於古州治,其櫬雖扶歸。
關於柳宗元
</strong>人物簡介: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後遷長安(今陝西西安),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
柳宗元詩全集
</strong>「奉平淮夷雅表。皇武命丞相度董師集大功也」柳宗元皇耆其武,於溵於淮。既巾乃車,環蔡具來。狡眾昏嚚,甚毒於酲。狂奔叫呶,以乾大刑。皇咨於度,惟汝一德。曠誅四紀,其徯汝克。錫汝斧鉞,其往視師。師是蔡人,以宥以釐。

榮譽稱號

2006年從省委宣傳部傳來喜訊,柳宗元紀念館再次被湖南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活動基地”榮譽稱號,這是柳宗元紀念館自2004年、2005年連續被授予“湖南省文物保護先進集體”、“湖南省文明視窗單位”榮譽稱號後又一個省級殊榮。

重點文物保護

柳宗元紀念館從建館以來,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柳子廟,始終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堅持保護和利用相統一,舉辦了各種形式多樣的展覽和豐富多彩的活動。與全市各中、國小校簽訂了“兩課”實踐教學基地協定,舉行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活動基地”掛牌儀式,對未成年人實行免費參觀、免費講解。2006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紀念館與永州市第七中學近2000名師生,共同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倡導廣大青少年知榮明恥,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近年來,紀念館共免費接待了近200萬人次的未成年人參觀,充分發揮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同時,也把最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永州的廣大人民民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