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高陂五色鑼鼓

永定高陂五色鑼鼓

永定高陂五色鑼鼓,流行於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高陂鎮及坎市、撫市、下洋一帶的一種民間鑼鼓樂,龍巖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永定高陂五色鑼鼓起源於北山長樓廈自然村,清代傳至高陂,永定高陂五色鑼鼓歷史悠久、影響廣泛、保存相對完整,其打法多變、技巧複雜,節奏明快,特色鮮明。永定高陂“五色鑼鼓”通常在每年春節、元宵節等重大節慶民俗活動時表演,有時用於指揮花籃燈、龍燈等表演,在閩西客家地區受百姓喜愛。此外,永定湖雷石坑等地也有“五色鑼鼓”。

2015年10月16日,“永定高陂五色鑼鼓”被列入龍巖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定高陂五色鑼鼓
  • 批准時間:2015年10月16日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地區: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演奏方式,表演形式,道具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永定高陂五色鑼鼓起源於北山長樓廈自然村,根據永定區高陂鎮北山村長樓廈自然村張氏族譜中記載:長樓廈(昌裔堂)張氏先祖十三世養吾公(明萬曆七年—清順治十一年(1579—1654年))有“公素好詩書尚斯文志氣高遠,度量寬宏,創產業而遍四鄉,高儒資而裕後賢建學堂以申庠序”的好評,從商從文風氣已盛,至十四世庚來公(明萬曆三十八年—清康熙二十八年(1610—1689年)),仕途家業興旺,興建昌裔堂。
清乾隆五年(1740年)至清道光五年(1825年),庚來公之孫十七世祖熙堂公“恩賜修職郎”,在湖南衡州(今衡陽)經營永定條絲煙及姻刀期間,發現當地的“五色鑼鼓”有特色,便選派家族第十八世中資質聰穎的六名青少年隨家族經營永定條絲煙的商隊,前往湖南衡州(今衡陽)學習鑼鼓。當時六名青少年每人各學一件樂器,集體學成歸來後,便在每年的春節、元宵等重大節日和宗族一些重要活動時進行表演,由此逐漸在永定一帶流傳開來。

基本特徵

演奏方式

“五色鑼鼓”演奏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為坐奏,以扁鼓、戰鼓為中心,其他樂器分別排坐兩邊;另一種為行奏,以扁鼓為頭、後接戰鼓,其他樂器緊隨其後。

表演形式

永定高陂五色鑼鼓主要用於春節、元宵節等重大節日和民俗活動時演奏,有時伴隨花籃燈、龍燈等表演。“五色鑼鼓”主要以戰鼓、扁鼓作為樂隊的指揮,整套鑼鼓分為“起鼓、銅鐘轉板、大鈸轉板、扁鼓轉板、小鑼轉板、收鼓”六個部分,每個部分之間由固定節奏的常鑼常鼓進行銜接。所謂的“轉板”,即切換的意思。每個轉板部分,由該部分的轉板樂器為引領。每個轉板樂器,均有典型的節奏型,並在自己所引領的轉板部分占重要作用。作為承擔整場演奏銜接部分的常鑼常鼓,其節奏是固定的,但可根據實際的演奏需要,在戰鼓、扁鼓的指揮下隨之變化。因此,“五色鑼鼓”結構嚴謹、打法多變、節奏明快、富於變化。戰鼓雖然沒有單獨的轉板部分,但它和扁鼓自始至終是整套鑼鼓的核心樂器,戰鼓音色渾厚,而扁鼓音色清澈,二者形成明顯對比。其餘樂器在二者的指揮下,各具特色又相互襯托,使得整體的音色豐富,歡快激揚,觀賞性強。

道具特徵

永定高陂五色鑼鼓主要由單皮(扁鼓)、戰鼓、大鈸、小鈸、銅鐘、小鑼六種種樂器組成。“五色”是因整套鑼鼓由五種主要樂器構成而得名。“五色鑼鼓”音色渾厚、洪亮清純、喜慶歡快,又稱為“太平盛音”“太平鼓”。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永定高陂“五色鑼鼓”既傳承了中國傳統音樂的結構、風格、審美等特點,又彰顯了客家文化質樸、雋永的文化特質,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傳承狀況

據介紹,五色鑼鼓因其節奏嚴謹,富於變化,一般人難以研習,加上曲譜未得記載,給傳承帶來一定困難。

傳承人物

傳承譜系
永定高陂五色鑼鼓已傳承八代,傳承譜系如下:
永定高陂五色鑼鼓
永定高陂五色鑼鼓傳承譜系
(傳承譜系圖參考資料來源:
代表性傳承人物
張偉洪,男,漢族,1967年7月生,2019年被評為龍巖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永定高陂五色鑼鼓”。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2018年,永定區湖雷鎮的石坑村旭齋公房,舉行祭祀活動“燒長錢”,具有五色鑼鼓表演。
2019年2月19日,正月十五上午,永定區撫市鎮集鎮的大街上舉辦“走古事”活動,陣容較大的古事棚都配有鼓、鑼、大鈸、小鈸、鈴鐺等“五色鑼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