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北土樓群
高北土樓群位於福建省龍巖市
永定區東南部的高頭鄉
高北村,距縣城47公里。14世紀中葉(元末),江姓開基祖百八郎從上杭縣遷到此地開基。2008年有800餘人,多為江氏族人,以農耕為主業。
高北土樓群背靠海拔800多米的金山,正面為永定至南靖的過境公路。高頭溪自東而西從土樓群前流過,匯入金豐溪。承啟樓坐落在高北土樓群的核心位置,東有世澤樓、五雲樓,西鄰僑福樓,均保存完好。
樓群中每一座土樓的周邊均鋪設青石板小道,樓與樓之間亦以飾有青石板的小道貫通,並分別有一條青石板路通到樓後的總幹道,總幹道則一直延伸到後山腰。
1999年4月,該土樓群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承啟樓於2001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樓群內列入“世遺”的有承啟樓、五雲樓、世澤樓、僑福樓等4座土樓。
萬安土樓群
萬安土樓群位於福建省龍巖市
永定區高頭鄉高東村。
高東村有15個自然村,2008年共4000餘人。其中萬安坊自然村地理條件較好,人口密度較大,建築的土樓也較集中,在約0.3平方公里的峽谷中有各式大小土樓14座。其中大型方樓6座:萬安樓、萬興樓、華封樓、裕源樓、朝峰樓、和平樓;中型方樓及變異形狀土樓6座:順源樓、鼎新樓、龍鳳樓、振新樓、紗帽屋、永源樓。這些土樓都是高東江氏肇基祖江添澄的第六世孫江前溪及其派下裔眾陸續夯造的。樓齡較長,有的達460年以上,如華封樓建於明嘉靖年間;永固樓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清同治四年(1865)被太平軍李志賢部燒毀,1980年擴大舊址重建並改名萬興樓。永定境內土樓,由於受地理、氣候影響,坐向都偏重背陰面陽即坐北朝南,而萬安土樓群因為地形關係,大都坐南朝北,有的則坐東朝西,坐北朝南的極少。土樓的式樣也多變,不少甚至採用不對稱布局,結構奇巧,設計卓爾不群。中國建築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代建築史》一書中曾介紹華封樓、順源樓、紗帽屋;福建省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兼總設計師黃漢民在《客家土樓民居》一書中,對順源樓推崇備至,把它作為客家方土樓變異形式的實例加以詳細描述,稱它是“客家土樓中難得的佳作”。
洪坑土樓群
洪坑土樓群位於福建省龍巖市
永定區東南部的湖坑鎮洪坑村,
距縣城45公里。2008年有643戶,2413人,均為林氏族人,以農耕為主業。該村是居上杭白砂的林茂青的原配詹氏帶著兩個兒子林欽德和林慶德移居洪坑開基,現有600多年的歷史。
洪坑村東、西、北三面群山如屏,洪坑溪自北而南蜿蜒曲折貫穿全村,兩岸地勢狹長、平緩,形態各異、規模不一的土樓沿溪而建,錯落有致,布局合理,與青山、綠水、村道、小橋、田園完美結合,融為一體。
洪坑村林氏先人在此開基時所建方形土樓崇裕樓、南昌樓早已坍塌。現存圓形土樓、方形土樓、府第式土樓等各種類型的土樓數十座,列入“世遺”的光裕樓、福裕樓、福興樓、奎聚樓、如升樓、振成樓、慶成樓等7座土樓,均保存完好。
村內還有土木結構或磚木結構的林氏宗祠、天后宮、日新學堂、關帝廟等。村口的水車,晝夜不停地轉動,似乎在向人們訴說著土樓和土樓人家的歷史變遷。
1993年,洪坑村被列為中國客家土樓民俗文化村。1998年12月,洪坑村所在的湖坑鎮被公布為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2001年6月,其中的奎聚樓、福裕樓、振成樓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溪土樓群
南溪土樓群位於福建省龍巖市
永定區湖坑鎮東南,與平和縣蘆溪鄉毗鄰。
悠長的南溪從南往北在青山間逶迤盤桓,兩岸散落著吳銀、實佳、南江、南中、新南、洋多、西片等行政村的數十個自然村。數百座形態各異、大大小小的土樓或依山傍水,或彼此相依,分布在約8公里長的山谷河邊,村莊相連,屋宇相接,方圓雜陳,錯落有致,氣勢恢弘,成為一道“土樓長城”的壯麗景觀。比較大型的土樓有74座(其中圓樓18座、方樓56座),2008年居民約1.2萬人。站在高山上的觀景台俯瞰,藍天白雲之下,土樓黝黑的屋頂,黃色的土牆,猶如一顆顆黑珍珠點綴在青山綠水間,古樸雄渾粗獷而不失優雅的韻致。
南溪土樓群中,有許多獨具特色的土樓。西片村的振福樓,依山傍水,與周邊的環境融為一體,形成小橋、流水、人家的絕妙佳境,令許多專家學者遊人嘆為觀止。新南村的衍香樓,圓中有方,布局獨具匠心;後倚高山,前傍清流,環境幽雅。南中村的環極樓,建於清康熙年間,其設計精巧,樓內天井的中心位置上,有十分明顯的擴音效果。南溪土樓群中,還有八角樓、前圓後方或前方後圓的D字形樓等形狀各異的土樓。
初溪土樓群
初溪土樓群位於福建省龍巖市
永定區南部的下洋鎮初溪村,距縣城47公里。
該村轄5個自然村,其中初溪自然村人口最多,2008年有253戶、1686人,均為徐氏族人,以農耕為主業。徐姓於元成宗大德九年(1305)遷入永定之後,其八世祖常萼的兒子最先遷入該村,現約有500年的歷史。該村盛產毛竹,20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村民除農耕外,還大量生產土紙,遠銷漳州、廈門、廣東潮州等地。初溪人建土樓,大多是靠紙業收入。造紙業最興盛時,全村有造紙手工作坊40多間。作坊規模雖然不大,一間作坊才4個工人,一天不過生產2個(20刀為1個)紙,但1個紙價值20公斤大米,一年到頭造紙生產不間斷,收入頗為可觀。除了造紙外,他們還種植菸草,家業不斷擴大,人口不斷增加,便大量建造土樓。
初溪土樓群位於海拔400米—500米的山坡上,群山環抱。土樓群整體坐南朝北,背靠海拔1200多米的高山,東西向長約500米,南北向長約300米。兩條山澗分別自東而西、自南而北流入村內,匯合後注入小溪。位於谷底的小溪,自東而西從土樓群前向橫穿而過,溪中遍布河卵石,水流湍急,水面與土樓群前向的地面落差達20多米。站在溪畔仰望土樓群,別有一番情趣。
該村北面山勢陡峭,南面山勢相對平緩,土樓群便坐落在那裡。在南面山坡上,距小溪越近,所建土樓規模越大,年代也越久,以後建造的土樓依山就勢逐漸向山勢較高的後向擴展。土樓群後向及兩邊為梯田,有上千畝之多,一直延伸到山頂。山頂上還有若干座徐姓人家的大圓樓,掩映在一片綠樹叢中。秋冬時節,從遠處眺望,這個小村落在雲霧之中若隱若現,更顯得神秘而充滿魅力。土樓群前向近小溪處,分布有5圓1方共6座土樓。
樓群內有長方形、正方形、六角形、圓形、橢圓形等形狀的土樓近百座,最早的是方樓和慶樓(已夷為門坪)。現存最完整、年代最久遠的是集慶樓,建於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前後。最年輕的圓樓是善慶樓,建於1978年。列入“世遺”的土樓有集慶樓、餘慶樓、繩慶樓、華慶樓、庚慶樓、錫慶樓、福慶樓、共慶樓、藩慶樓、善慶樓等10座。
中川土樓群
中川土樓群位於福建省龍巖市
永定區下洋鎮中川村,面積約0.5平方公里。
約在15世紀20年代(明朝),胡鐵緣在此開基。2008年全村人口不足3000人,從這裡走向世界的海外僑胞卻有2萬多人,被稱為全國著名僑鄉。誕生過著名愛國僑領、“世界萬金油大王”胡文虎,愛國愛鄉的華僑、慈善家胡曰皆等。村中有100多座形態各異的土樓,建築很有特色,屋宇相連,巷道迂迴曲折,彎彎曲曲的小溪流過村莊,在小溪邊上,建有一個小墟場。
中川村最早的土樓是弼山樓,為鐵緣之子余廣所建,已有550餘年歷史。該樓高3層,共126間,占地1600餘平方米。最具特色的土樓是富紫樓:一是結構絕巧,富字結構,設計獨特,絕無僅有,極富藝術性和創造性。二是防火絕妙,永定土樓的經典建築一般只設封火牆,而富字樓獨創“封火瓦”,一勞永逸地消除火患,可謂防火絕妙,中川村房屋密集,幾百年來因火災燒毀的房子成百上千,但富紫樓卻安然無恙。三是布局絕美,樓內用天街、巷門、廳門相隔:關閉時自然形成7個單元,分屬7房人獨立生活;打開則全樓暢通,連成一個整體。
由著名愛國僑領胡文虎出資興建的虎豹別墅也坐落在該村,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築。1993年以後,胡文虎的女兒胡仙博士對虎豹別墅進行修整,闢為胡文虎紀念館,還建了虎豹塔等配套設施。此外,村落中的“得氣先”、“榮封第”、“世德堂”等土樓,人文底蘊豐厚,各具特點。村中的胡氏家廟,是一座明朝萬曆年間的建築,規模宏大,氣勢軒昂,工藝精湛。家廟前矗立著15支石桅桿,其中六支蟠龍桅桿,雕琢精細。
岩太土樓群
岩太土樓群位於福建省龍巖市
永定區陳東鄉岩太村,距縣城45公里。
林氏五世祖孟武郎於明神宗萬曆年間(1573—1620)在此開基。2008年有400多戶1600多人。
該村有40多座大小不等的土樓,均位於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帶。其中較大的圓樓6座、方樓18座。圓樓都是新中國成立後建的,其中最早的是福龍樓,建於1952年;最年輕的是福盛樓,建成於1982年,直徑84米,是永定縣已發現的直徑最大的圓土樓;其餘4座均建於1957年。由於地勢較高,這裡一年四季的大多數日子都籠罩在茫茫雲霧之中。土樓沿著層層梯田拾級而建。每至深秋,樓內樓外雲霧繚繞,四周景物若隱若現,更增添土樓的朦朧美和神秘色彩,遊人到此,恍若進入仙山瓊閣。
中溪園土樓群
中溪園土樓群位於福建省龍巖市
永定區坎市鎮坎市街中溪園片,距縣城45公里。
樓群由新生樓、慶豐樓、炎漢樓、大樓下、業興樓、望辰樓、筆架樓、工匠樓等8幢大土樓組成,共占地10餘萬平方米。建樓者為盧星拱。他在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因經營條絲煙、海產、棉花等發跡而富甲一方,擁有良田千頃,遍及永定太平、豐田、溪南、勝運等4個裡。8幢大樓於乾隆初年同期動工,歷時18年竣工。竣工後,盧星拱將業興樓給進士出身的第五子莘亭居住,以後又將工匠樓歸莘亭的後裔所有,其餘6幢大土樓分別由另外6個兒子繼承。
該樓群位於高陂溪和培豐溪之間的溪灘上。利用溪灘建築土樓,必然會碰到許多建築技術上的難題,但是這些難題都被建築師們一一解決。大樓土牆底寬1米,牆體用田底的泥土配上適量的砂石和熟石灰夯成,用竹片和杉樹枝作牆骨,增強了韌性和拉力,堅固耐久。土樓群向外的通道均以河卵石鋪成,寬3米,中間有直線路心,頗為美觀。大門前有水圳環繞,水流清澈,可供居民浣洗。該樓群建成200多年來,雖然經歷無數風雨侵蝕及地震、洪災,但所有樓體依然完好無損。20世紀80年代以後,上海同濟、天津、南京、廈門等大學的教授、專家慕名先後前往考察。1987年1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的《中國文化大辭典》將該土樓群中的業興樓收入“起居編”內,稱其為“客家方形土樓的典型代表”。
大洋塅土樓群
大洋塅位於福建省龍巖市
永定區撫市鎮境內,東起觀音堂的塔子下,
西迄井頭自然村的龍頸墩,南靠撫市集鎮,北至撫溪河畔;東西長3公里,南北平均寬0.8公里,總面積為2.4平方公里,是撫市鎮境內最大的盆地,昔人曾譽之為“富貴雙全的風水寶地”。該地段平坦廣闊,省道福三線從其腹地穿過,離龍巖市區38公里,距永定縣城32公里。撫市鎮人民政府、農貿中心市場、撫市中學、撫市學區和撫市中心國小都設在這裡。
大洋塅土樓群由社前村、新民村土樓以及五聯村大岡自然村的部分土樓組成。這些土樓沿著撫溪河南岸的平曠地帶興建,參差錯落,巍峨壯麗,蔚為大觀。在社前村的68座土樓中,比較有名的有庚興樓、善慶樓、集萬祥等,其中建於1487年的長星樓歷史最為久遠,建樓人為賴姓開基始祖景讓。由於年久失修,該樓已經坍塌,現僅存1.8米寬的石基。在新民村的36座土樓中,比較有名的有永隆昌樓、永豪樓等;年代最早的是建於清朝康熙中期的見龍樓,建樓人為橋村(今新民、老街、壩角、甲華等村)黃姓開基始祖獻龍,後來該樓毀於一場大火。此外,大部分土樓(含大岡自然村的2座土樓)建於清乾隆至道光年間,至今已有150—250年歷史,是撫市條絲煙加工業和銷售業大放異彩時期的產物。2008年樓群內有住戶1118戶、5223人。
大洋塅土樓群的特色:一是土樓或聚或散,融於秀美的沃野平疇之中,與依時序或綠或黃的田園景色交相輝映,盡顯旖旎風光。二是其中較主要的土樓是在修建防洪堤後擴大了的地盤上建成的。三是“五鳳樓”有十幾座之多,如善慶樓、雅文樓、貽興樓、集萬祥、永豪樓、福盛樓、崇志文館和崇福樓等。四是薈萃眾多珍貴的文物。如鑲嵌於福盛樓大門上方的鐫有“父子登科”四字的匾額,存放於永豪樓內的書畫俱佳的屏風等。
石城坑土樓群
石城坑土樓群位於福建省龍巖市
永定區湖雷鎮高石行政村石城坑自然村,
地處金豐大山偏僻山區,距縣城29公里。
石城坑沒有平坦的開闊地,樓房較集中處是個較大的土墩。為了建樓的基礎牢固,沿土墩凸出的陡坡處,用巨大石塊壘成長20餘米、高約6米的護坎,有如城牆。石城坑的賴姓上祖是從江西石城遷到福建寧化石壁,又輾轉至湖雷湖洋寨,而後再遷到此居住的。為紀念祖籍地和由於壘石而成的地形有如城牆的護坎,故取村名為“石城坑”。
石城坑方圓不足0.5平方公里,計有躋寧第、福春樓、善則居、司馬第、朝陽樓、繩祖樓、福崇樓、日升樓、八角樓等十餘座土樓。其中有半數不僅占地面積大,且建築結構各具特色,裝飾考究,根據地形布局錯落有致。這些土樓是湖洋寨賴姓第九世發傳到石城坑開基下傳第六世貽遠、七世玉玕和八世祚養祖孫三代人所建,歷經清雍正、乾隆、嘉慶三個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