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金線蓮

永安金線蓮

永安金線蓮,福建省永安市特產,該市是中國野生金線蓮的中心產區,素有“中國金線蓮之鄉”的美稱。永安金線蓮植株矮小,葉橢圓,尾尖,葉脈呈金黃色帶紫紅色,多糖,黃酮、胺基酸含量高,具有很強的食用、藥用、觀賞價值。產品遠銷廣東、浙江、上海等省市及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產品外銷達90%,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為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安金線蓮
  • 主要產地福建省永安市
  • 品質特點:多糖,黃酮、胺基酸含量高
  • 質量認證: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 論證時間:2011年
品質特點,歷史淵源,相關傳說,生產情況,地理標誌,產地範圍,專用標誌使用,質量技術要求,

品質特點

福建永安市是中國野生金線蓮的中心產區,素有“中國金線蓮之鄉”的美稱。當地金線蓮素有“金草”、“神藥”、“藥王”等美稱,其味甘性平,有清熱涼血、祛風利濕、平衡陰陽、生津養顏、調和氣血等功用,入腎、心、肺三經,能全面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在民間廣泛使用,對多種疾病療效顯著。
圖2 永安當地野生金線蓮圖2 永安當地野生金線蓮
永安金線蓮經過長期的栽培和選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點的品種特性和質量特色。永安金線蓮植株矮小,葉橢圓,尾尖,葉脈呈金黃色帶紫紅色,多糖,黃酮、胺基酸含量高,具有很強的食用、藥用、觀賞價值。產品遠銷廣東、浙江、上海等省市及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產品外銷達90%,具有較高的市場占有率。

歷史淵源

永安小陶、洪田、上坪、青水、安砂等鄉鎮均有野生金線蓮。據考證,永安民間採摘金線蓮作藥引,源於公元14-20世紀的明清。公元14-17世紀時的明朝永安著名中醫賴沂就用金線連為藥引治療小兒驚風,公元1736年-1796年時清代乾隆年間大湖名醫賴紹禧精於外科,將金線連用於消炎鎮痛之藥。
在西醫傳入永安之前,中醫是唯一的醫療手段,用青草藥治病居多。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永安大藥房“德和堂”就有收購金線連。德和堂生意興隆且常與外省藥房交往,當時由永安筍幫商販將當地金線連販運到上海出售,為了與其它地方的藥材區分開來,藥房就將這種金線連稱為“永安金線連”。20世紀初的民國時期,永安名醫聶詩增、聶景山均有採用金線蓮作為藥引,其藥方所列即為“永安金線蓮”。
據《永安市志》(1994年中華書局出版)記載:1960年第一次開展中草藥普查,永安查出中藥160多種,珍稀品種中就有金線蓮。1985——1987年12月第三次普查,估測全市中藥資源產量為6500噸,其中珍稀品種有金線蓮。由於金線蓮稀少,其收購價格比其它青草藥材要高出許多,因而,永安小陶、洪田、上坪等鄉鎮的農民多有採摘出售。
20世紀60年代,永安醫政部門組織農村赤腳醫生培訓,在其培訓材料《農村赤腳醫生實用手冊》中就有記載永安金線蓮的藥用功能。20世紀60年代中期,永安醫藥公司就有收購金線蓮乾品。20世紀70年代,唐山發生大地震,組織各地收購草藥,就有永安金線蓮。
20世紀末80年代末,出生於永安市小陶鎮山區農村的洪田鎮經濟作物站技術員管其寬等與福建省亞熱帶植物研究所研究員陳裕、林坤瑞等合作完成了福建省科委立項的《名貴藥材金線蓮人工栽培》課題研究。該項目的研究成果不僅為中國金線蓮產業化生產指明了方向,而且積累了第一手資料。2007年,永安市黃泥家有限責任公司,向被稱為下一個“冬蟲草”的金線蓮人工組培技術進軍。
圖3 金線蓮人工培苗圖3 金線蓮人工培苗
21世紀開始永安市政府實施“生物醫藥”工程,為了充分發揮永安金線蓮產業的優勢,把種植金線蓮作為發展生物藥業產業的重點項目來抓,撥出專款支持推廣種植,面積和產量不斷增加,產業化程度日益提高,在滿足當地人們消費的同時,外銷量迅速增加。為了保證金線蓮的品質,銷售專業戶開始採用進行包裝,並標以“永安金線蓮”的名稱進行銷售,“永安金線蓮”的知名度不斷提高。

相關傳說

據寧洋(後稱小陶鎮)一帶村民傳說,公元1821後—1850年(清道光)年間,寧洋桐林有一富豪得一怪病,遍訪名醫診治均無效。某日,一長工告知寧洋有一神醫曹四公(註:道光《福建通志》里記載此人)能治百病,於是擇吉日請神醫就診,神醫觀輦,指“派青草”,(註:民間巫醫求神問藥的一種,南方一帶流行)於是將輦轎抬到村外澗邊,將臨近的青草一種一種地問,當問到一株金邊小葉植物,只見其葉脈金黃且略帶紫紅,在陽光照射下格外耀眼,於是擲茭確認,無誤,即連根挖出帶回做藥,連服三次,富豪怪病痊癒。此後,這種金邊小葉植物便被當地村民視為神藥,叫作“金草”、“神藥”。在民間中口口相傳。然而,村民們在採摘時難以辨認,於是請教曹四公,四公言:此藥植株矮小,葉面呈紫色,有金黃色的脈絡相連,就叫“金線蓮”。
另,傳說1875年—1908年(清光緒)年間在永安天寶岩有一農夫患重肺疾,一天疼痛難忍,他掙扎著到一澗邊將一株有金黃葉脈的植物咽下,也許是吉人天相,他生啖這種植物後減緩了疼痛。而後,他一發病就採摘這種植物生啖,數周后他的肺病好了。後來他把這種植物帶下山出售給當地的藥店。經藥店老闆辨認後確定此藥就是民間傳說中的“金線蓮”。

生產情況

福建是中國金線蓮的主產區,而永安是野生金線蓮分布最為豐富的中心產區。2007年,永安市黃泥家有限責任公司,先後投入近20萬元,突破了金線蓮種植土壤、移植、病蟲害防治、溫濕度控制、林下種植等技術瓶頸。歷經2年試驗,該公司成功配製取出培養基並制訂了《金線蓮生產技術規程》。到2010年,公司已建成規範標準的組培接種車間和組培產品培育間,可年產金線蓮1000萬株,組培瓶苗3000萬-4000萬株,有圃地占地面積100畝,可培育容器苗木300萬-500萬株。
圖4 永安林下套種金線蓮圖4 永安林下套種金線蓮
到2010年,永安市已經在洪田、西洋等地建立金線蓮種植基地。其中,福建天奇健金線蓮生態實業有限公司的金線蓮栽培與提取項目總投資16000萬元,建設以研發、組培、種植、生產、加工提取為一體,年產金線蓮5千萬株及加工提取生產線,一期產量達2000萬株規模。
黃泥家公司的金線蓮植物培育及移栽的規模發展到3000萬-5000萬株,帶動農民種植,發展林下種植,建立深加工系統萃取藥用有效成分,提高產品附加值。
永安市以黃泥家有限責任公司、福建天奇健金線蓮生態實業有限公司為龍頭,通過建立和擴大行銷網路,以銷促產,以產保銷。在省內的永安、三明、沙縣、福州、漳州、廈門、南平;省外的江西、廣東、山東、安徽、浙江、上海等省(市)區建立了銷售網點;同時在新浪網、百度貼吧、優酷網、土豆網、東南新聞網論壇等各大網站建立了《中國金線蓮之鄉部落格》和網頁,向全中國推廣宣傳永安金線蓮的產業發展、銷售網路及產品郵購。
永安市還大力開拓金線蓮的銷售市場,根據市場要求,做好產品包裝,標明商標、產商名稱、地址和產地,使金線蓮順利進入超市銷售。同時,規範購銷行為,一方面規範收購行為,要求龍頭企業與基地簽訂等級定價和保護價契約收購包銷,基地與種植戶掛鈎,以保證種植戶的利益。另一方面加強行業自律,制定銷售網點的管理制度,規範經行銷售網點運作,實行人員統一管理,價格統一管理,成本統一管理,品牌統一管理,進貨統一管理,運輸統一管理,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管理模式。

地理標誌

根據《地理標誌產品保護規定》,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專家對永安金線蓮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申請進行審查。經審查合格,批准永安金線蓮為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自2011年11月30日起實施保護。

產地範圍

永安金線蓮產地範圍為福建省永安市所轄行政區域。

專用標誌使用

永安金線蓮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福建省永安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永安金線蓮的法定檢測機構由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

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金線蓮[A.roxburghii(Wall)Lindl.]。
(二)立地條件。
保護區範圍內海拔高度200m至1000m,闊葉林或竹林,土壤類型為紅壤或黃紅壤,土壤pH值6.0至6.5,鬱閉度0.7至0.8,腐殖質層厚10cm以上,有機質含量≥4%。
(三)栽培管理。
1.栽培方式:闊葉林或竹林下套種,或人工遮陰。
2.種苗培育:採用組織培養。母本選擇→脫毒篩選→優選→誘導→繼代→生根。
3.煉苗:春季20至30d,夏季15至20d;有效根2條以上。
4.整地:畦高≥15cm。
5.種植:時間3至5月,實際種植密度每公頃小於500萬株。
6.水分管理:種植後,用潔淨且無污染的水,一次澆透,土壤發白時應及時補水,雨季應及時排水防澇。
7.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收。
栽植4個月,株高≥6cm,5至6片葉。採收前1個月禁止使用農藥。
(五)乾品加工。
鮮品分級、洗淨後,自然曬乾或脫水烘乾,溫度60℃至80℃,時間6h至8h。
(六)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鮮品:株高6cm以上,植株硬挺,莖節明顯,根2至3條,葉5至6片,葉為卵橢圓形,互生具柄,尾尖,葉表面墨綠色有光澤,葉脈金黃清晰,脈絡相連,背面呈淡紫色。
(2)乾品:株形完整、乾燥,莖節明顯,葉片捲曲皺縮,脈絡清晰,有特殊氣味,每10克70至100株。
2.理化指標:
(1)鮮品:多糖不低於15.0%(以乾基計),黃酮不低於0.80%(以乾基計)。
(2)乾品:多糖不低於15.0%,黃酮不低於0.80%,水分小於12%。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