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永安軍(北宋行政區)
二、北宋徽宗政和三年 (1113),升永安縣為永安軍。治所在今鞏義市區西南8公里的芝田鎮芝田村,屬河南府。範圍相當於今鞏義市西部和偃師山化鄉地。趙匡胤之父趙宏...
- 永安軍(五代後晉行政區)
永安軍,五代後晉置,宋改曰靖康軍,即今陝西府谷縣治。...... 永安軍,五代後晉置,宋改曰靖康軍,即今陝西府谷縣治。中文名 永安軍 外文名 Yonganjun 一、...
- 永安軍(南唐行政區)
永安軍,是南唐保大三年(945),於建州置永安軍,保大十四年(956)改為忠義軍。...... 永安軍,是南唐保大三年(945),於建州置永安軍,保大十四年(956)改為忠義軍...
- 西江月·寶髻松松挽就
又按作者曾被外放知永安軍,知許州,曾因和王安石政見不合,“絕口不論事……”。依此,此篇該是依託之作。“佳人”比宋王。 [1] ...
- 吳伯魁
新中國成立後隨部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時任永安軍分區獨立營炊事班戰士、代理班長。在永安縣參加清匪反霸和保衛新生人民政權的鬥爭。...
- 蕭亦
蕭亦,網路作家崛起的石頭著作《大明1629》中一書主角,以下均為書中情節,與現實無關。原為現代大學生,穿越明朝末年,累戰功官至大同鎮總兵,蕭亦率永安軍十萬北征...
- 潘煥新
潘煥新(1930年-1950年),男,福建省明溪縣雪峰鎮(城關)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參加革命鬥爭,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永安軍分區明溪縣大隊戰士,1950年在永安縣剿匪...
- 府谷縣
折惟忠:永安軍節度使(折御卿之子)。折克行:知府州(折繼閔之子)。折可大:知府州(折繼閔之孫)。折可存:忠訓郎,閤門祇侯(折繼閔之孫)。...
- 施發庚
施發庚(?-1950),福建省大田縣湖美鄉湖上村人。1949年參加革命鬥爭,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永安軍分區大田縣獨立營二連戰士,參加了支援前線、剿匪反霸和保衛新生人民...
- 折御勛
折御勛(938-977)以汾州團練使權知府州事,後升為永安軍留後。太平興國元年(976),御勛改任泰寧軍節度使 。其家族出了許多為歷史名人,例如,楊家將的佘太君。...
- 折御卿
折御卿(958年―995年),府州(今陝西府谷)人。北宋開國名將,靜難軍節度使折從阮之孫,永安軍節度使折德扆次子,泰寧軍節度使折御勛之弟。折御卿出身雲中大族,事宋...
- 北上抗日宣言發布地石峰紀念館
北上抗日宣言發布地石峰紀念館北上抗日宣言發布地石峰紀念館建成於2014年6月30日,7月1日開館。北上抗日宣言發布地石峰紀念館位於福建永安市小陶鎮石峰村(石豐村),...
- 後漢乾祐三年
福州吳越軍遣諜者向建州唐永安軍留後查文徽報稱,李仁達死後吳越已棄福州而去。查信以為真,遣劍州刺史陳誨帶水軍、自率步騎兵由陸路赴福州。吳越威武軍節度使...
- 郭得福
郭得福(?-1950),男,團員,福建省大田縣廣平鎮人。新中國成立初期參加革命鬥爭,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永安軍分區大田縣獨立營二連戰士。1950年入伍,1950年9月在華興鄉...
- 宋南城
《方輿紀剽:宋有永安軍,又有南城軍,亦在鞏縣西南。紹興二年(1132年),岳飛遣諸將收夏河南,楊遇復南城軍,張憲復永安軍是也。懶府志》:南城在今鞏西南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