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龍吟·小溝東接長江

《水龍吟·小溝東接長江》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這首詞上片運用景事反觀手法,寫功名未就,感到空悲而又極力排遣與安慰的心態。下片運用仙話寄託的筆法,回憶起京城令作者陶醉的生活,感嘆貶居黃州後的無奈心境。全詞以景托情,正反觀照,將自己此時此地對人生、對現實懷有虛無感和傷嘆感很好表達出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水龍吟·小溝東接長江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蘇東坡全集》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蘇軾
  • 詞牌:水龍吟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水龍吟
小溝東接長江,柳堤葦岸連雲際。煙村瀟灑,人閒一哄,漁樵早市。永晝端居,寸陰虛度,了成何事。但絲蓴玉藕,珠粳錦鯉,相留戀,又經歲。
因念浮丘舊侶,慣瑤池、羽觴沈醉。青鸞歌舞,銖衣搖曳,壺中天地。飄墮人間,步虛聲斷,露寒風細。抱素琴,獨向銀蟾影里,此懷難寄。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哄:一陣喧鬧。
⑵永晝:白天。端居:謂平常居處,安居。
⑶絲蓴(chún):湖水植物,可作菜。
⑷珠粳:貴重粳米。
⑸浮丘:浮丘公,古仙人名。
⑹慣:習慣於。瑤池:西方仙境。
⑺羽觴(shāng):酒器,酒盞。用形似羽(鳥)、觴(獸)作,故名。沈:即“沉”。
⑻青鸞(luán):女子,這裡指歌妓舞女。
⑼銖(zhū)衣:輕衣。古代二十四銖為兩,這裡極言衣輕。搖曳:飄蕩。
⑽壺中天地:仙境之一。
⑾飄墮:飄落。
⑿步虛聲:道士唱經禮讚聲。露寒風細:喻指貧寒生活。
⒀銀蟾:傳說中的月亮。

白話譯文

亭前小溝東臨長江,柳岸葦堤一望無際,安靜的村莊只有賣魚賣柴的人在早上作生意時才喧鬧一陣子。整天安居無事,光陰白白度過,什麼事也未作成。不過,蓴菜、白藕、珍米、錦鯉等食物,年復一年地離開不了。
想和舊友痛飲如浮丘在瑤池般的生活,歌妓舞女穿著仙女般飛柔的衣,輕歌曼舞於仙境。飄落到了人間,再也聽不到道士誦經之聲,只好過著風露交加的生活。我抱著一張白色的琴,獨自一人面對月宮彈奏;否則,對君思念之情是難以寄託的。

創作背景

這首《水龍吟》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正月。詞中所寫地勢、景色、處境與情懷等所體現的詞意與《水龍吟·小舟橫截春江》的類同,很可能是寄贈閭丘孝終太守的。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運用景事反觀手法,寫功名未就,感到空悲而又極力排遣與安慰的心態。開頭五句,寫了臨皋煙景:小溝、長江、柳堤、葦岸、煙村、早市。它們疊印成了“連雲際”的“瀟灑”而喧鬧的漁樵之鄉的風景圖,很有特色。面對如此美麗的江濱風光,東坡竟產生了與常人不同的人生感嘆:“永晝端居,寸陰虛度,了成何事。”然而,東坡畢竟是東坡,迅即調整心態,從“絲蓴”、 “玉藕”、“珠粳”與“錦鯉”的尋常百姓生活中,看到了一條值得留戀的人生道路。
下片,運用仙話寄託的筆法,回憶起京城令作者陶醉的生活,感嘆貶居黃州後的無奈心境。開頭六句,從宴飲和歌舞兩個側面,再現了當年東坡京城那種“浮丘”仙人式的、“瑤池”仙境般的“沉醉生活,再現了眾“青鸞”穿著“搖曳”的“銖衣”,進入“壺中天地”而“歌舞”的縹緲輕舉美之情景。頗有“坐中年少暗消魂,爭問青鸞家遠近”(柳永《木蘭花》)的韻味,反映了東坡借仙人、仙境以解脫空虛苦悶的無奈心態。緊接著,筆鋒一轉,反照現實,天上人間,好不淒涼,從“瑤池”、“壺中天地”的仙境陡然“飄墮人間”,過著“露寒風細”貧困的貶居生活。與《水龍吟·小舟橫截春江》作《越調笛聲慢》贈公顯的心境一樣,唯一告慰故友的是“我”抱素琴,獨向“銀蟾影里”遙慰,否則, “此懷難寄”。
全詞以景托情,正反觀照,雜以仙話的點化引用,作者將自己此時此地對人生、對現實懷有虛無感和傷嘆感表達得淋漓盡致。道時光易逝,嘆懷才不遇;借仙話隱道,解脫空虛愁苦。縱觀全詞,抓住雖以“抱琴”“獨向銀蟾”遙慰,仍隱留著“此懷難寄”之感。

名家評價

饒學剛:“東坡在面臨重重圍困、急於重新建立信心的時候,終羨黃州仙境,沐浴清風明月,拉開了心靈與塵世之距離,任性逍遙,‘超然’‘夢遊’。在黃州的日日夜夜,東坡所見所想多是仙鶴、仙境、仙人:如······‘抱素琴,獨向銀蟾影里,此懷難記。’······”
向以鮮:“寧靜的田園之美、樸素的風物之歌。宋代詞人有時在作較為純粹的美的觀照或流連之際,······蓴鱸等物會成為他們的典範性原型元素進入詞人的幻想中。······蘇東坡《水龍吟》上闕:‘小溝東接長江······但絲蓴玉藕,珠粳錦鯉,相留戀,又經歲。’在這裡,蓴菜與玉藕等美食,成為東坡蟄居煙村的心靈慰藉,同時它又與小溝或柳岸、漁椎等構成一幅純靜唯美的風物畫。”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之子。嘉祐年間(1056—1063)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後追諡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