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門橋
- 外文名:Shuimen Bridge
- 始建時間:1958年12月15日
- 投用時間:1959年1月1日
- 所屬地區:中國江蘇省淮安市
- 類型:公路橋
- 長度:57.6 m
- 寬度:53.94 m
- 車道規模:雙向十車道
- 設計速度:40 km/h
- 起止位置:淮海南路、淮海北路
- 管理機構:淮安市交通運輸局
歷史沿革,橋樑位置,建築設計,建築結構,設計參數,設備設施,運營情況,票制票價,通行事項,建設成果,文化特色,價值意義,
歷史沿革
- 第一代橋樑
1958年12月15日,水門橋開工建設。
1959年1月1日,水門橋投用運營。
- 第二代橋樑
1960年3月,經江蘇省建設廳批准,水門橋進行鋼筋混凝土橋樑重建工作,由於設備和技術等問題,曾幾次停工。
1962年10月1日,水門橋(第二代橋樑)投用運營。
1979年,因抗震需要,水門橋墩台進行抗震加固工作。
1985年,原淮陰市人民政府決定擴建水門橋,拆除中間主橋人行道,改為車行道。主橋東西兩側各架一座寬10米的輔橋;10月,水門橋進行擴建建設工作。
1986年10月1日,水門橋完成擴建工作。
2008年,水門橋進行維修加固工作。
2013年2月28日,水門橋進行升級改造工作,在老橋基礎上改造加寬,並在兩側增設下穿通道;12月31日,水門橋完成升級改造工作並投用運營。
橋樑位置
水門橋位於中國江蘇省淮安市,北側橋頭與漕運東路、漕運西路平交,南側橋頭與河南東路、河南西路平交;主橋橫跨京杭大運河(裏運河段),截至2014年,水門橋無明確所屬線路,橋面位於淮海南路、淮河北路分界處。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 整體布局
水門橋分別由主橋、兩座輔橋、橋下通道、橋墩組成,整體呈南北向布置。
- 設計理念
水門橋整體設計緊扣“水門”的設計主題,和水門橋周邊自然風光及淮安歷史文化古建築群的裝飾語言相互照應,運用浮雕、群雕、石刻、碑刻、鐵藝等藝術手法,融入淮安環境生態和文化生態的文化和景觀。
- 設計特點
水門橋為空心板架橋,上部採用T梁結構,有條件的部分採用現澆箱梁結構;主橋下部採用重力式基礎、橋台處為灌注樁基礎,輔橋下部採用樁柱式基礎。
水門橋橋側面、橋頭堡用灰麻花崗岩貼面,橋墩及內側用白麻花崗岩貼面,橋面的路燈座和欄桿柱用雪花白大理石貼面裝飾,鐵藝水波紋欄桿為黑色,路燈採用古典風格,人行道採用白麻、灰麻、五蓮紅花崗岩鋪裝。
設計參數
水門橋橋長57.6米,中間老橋橋跨布置為3×16.76米T梁,橋面布置為0.6米(欄桿)+2×6.5米(行車道)+0.6米(欄桿),全寬14.2米;兩側橋樑橋跨布置為(19.46+16.76+22.16)米,橋面布置為3.25米(人行道)+7.0米(慢車道)+0.6米(欄桿),其中人行道板懸出“T”梁0.98米,單幅全寬10.85米,中間老橋和東西側老橋間淨距2.9米。老橋的斷面組成為3.25米(人行道)+7米(慢車道)+4.1米(分隔帶)+13米(快車道)+4.1米(分隔帶)+7米(慢車道)+3.25米(人行道),總寬41.7米。
技術標準 | ||
---|---|---|
設計速度 | 40千米/小時 | |
車道設定 | 雙向十車道 | |
荷載標準 | 老橋 | 中-活載 |
東側橋樑 | 汽-20級、掛-100 | |
西側橋樑 | 汽-13級、拖-60 | |
坐標系統 | 2000國家坐標系 | |
高程系統 | 1985國家高程 | |
參考資料: |
設備設施
- 照明系統
截至2021年6月,水門橋使用LED節能燈具進行照明,該燈具亮度高且更為節能。
運營情況
票制票價
截至2016年9月,水門橋對過路車輛不收取任何通行費用。
通行事項
截至2016年9月,水門橋橋面道路採用“六進四出”道路布置,即往淮海北路方向為六車道,往淮海南路方向為四車道;機動車道兩側設定了緩慢車道。
建設成果
- 建設難題
在水門橋改造施工過程中,遇到了以下難題:
1.水門橋老橋上管線較多,主要有自來水管和自來水管各一根、熱力管道一根、電信、移動、電力、國防等電纜計44根,必須建設專門的管道橋將管道改移後才能施工;
2.淮海南路、淮海北路北路車流量很大,而水門橋老橋往北只有一個直行車道和一個直行帶右轉車道,另因其周邊有學校,高峰期交通混亂,衝突點多,施工條件受限;
3.水門橋改造施工安全要求較高,改造施工需在“邊通行,邊施工”的情況下進行,建設中的干擾因素較多。
4.水門橋改造施工技術難點較多:附近多為流沙地質,地質條件較差,裏運河的清淤工作量大;由於依靠老橋基礎改造,施工時需改造老橋橋墩,將全部拆除,原有橋面T梁拆除等環節的技術風險較大;南北下穿通道由於在河中,需要打鋼板樁圍堰,施工難度較大。
- 施工工藝
水門橋施工過程中通過T梁的濕接縫將兩側和中間橋樑連成整體;由於不能封閉交通,為防止澆築濕接縫時混凝土凝固時間較長,在澆築過程中防止混凝土被車輛振動無法凝固,濕接縫混凝土摻入速凝劑,使混凝土能迅速凝結硬化,具有較高的早期強度,並能保持水泥的其他性能。
文化特色
- 橋名碑刻
截至2017年,水門橋在橋面中央欄桿設定了文字碑,文字碑整體造型由上面弧形欄桿、下面直線形方梁以及中間的文字浮雕面板三部分組成,三部分由四個如意形裝飾塊連線,水門橋三個字為陰刻貼金字,文字由一名淮安書法家書寫。文字碑整體造型點、線、面結合,虛實相間。
- 文化雕塑
截至2017年,水門橋在橋面四角分別設定了表現水門橋變遷的四個時間節點,即清代、20世紀50年代末、20世紀80年代和21世紀初的四組反映不同年代人物風貌的青銅人物群雕,結合橋面和橋下歷代名人詠淮安的詩詞書法碑刻以及反映水門橋歷史變遷的四幅浮雕等。
- 藝術雕刻
截至2017年,水門橋在橋面外側、文字碑的兩側和兩邊橋墩的上方雕刻了門環輔首;水門橋的輔首造型原型取自清晏園關帝廟大門上的輔首,有守門、辟邪之意;橋頭四個路燈座背面雕刻了淮安市市花——月季花,象徵紅紅火火,也象徵幸福、美艷、常新。
水門橋橋中間四個大理石路燈座內側和橋下四個橋頭堡圓拱門上分別在雪花白大理石上刻有白居易、康熙等古代名人詠古淮安和古運河的八首詩詞,詩詞文字由八名淮安書法家題寫。
水門橋橋西南側八字形台階的堤岸牆上放置用雪花白大理石雕刻的《郭大昌斥責巨貪和珅》的歷史典故,弘揚廉政文化,渲染水門橋的歷史文化氛圍。
- 抱鼓石、門簪
截至2017年,水門橋在橋下兩個主橋墩東西兩側分別設定四組八個抱鼓石與門簪,營造“水門"形象。水門橋的抱鼓石和門角造型原型取自清晏園關帝廟大門的抱鼓石和門簪。
水門橋的四組八個抱鼓石分別置於水門橋東西主橋墩的前方,抱鼓石造型為:下部為雕祥雲鬚彌座,上下兩個依柱式如意形抱著圓形鼓身,鼓面雕刻著祥雲,象徵著吉祥、如意,平安、美好;門簪造型和抱鼓石造型相照應。
- 路燈特色
截至2017年,水門橋路燈分為兩組:一組是在橋欄桿路燈座上的低桿鐵藝路燈,為方形宮燈造型,路燈裝飾著水波紋圖案,和橋面鐵藝欄桿在裝飾風格、材質上形成呼應;另一組是在人行道外側的高桿路燈,為六角形風燈造型,兩組路燈高低搭配,形成不同的光照區域,渲染水門橋古樸、典雅的氛圍。
- 鐵藝欄桿
截至2017年,水門橋橋面黑色的鐵藝水波紋欄桿圖案為翻卷的浪花造型,兩個單元的浪花圖案線條相互穿插交接,烘託了水門橋“水”的主題。
價值意義
水門橋橫跨裏運河河面,與周邊的橋樑交相輝映,成為淮安城區一座歷久彌新的地標建築。(無線淮安 評)
水門橋是淮安核心功能區的重要交通節點。(時任淮安市人民政府市長唐道倫 評)
重獲新生的水門橋,將肩負起城市“血脈”暢通與文化復興的重擔,讓淮安這座古城充滿時代的精彩,為生活其中的人們增添歡樂傳遞愛。(淮安市交通運輸局 評)
水門橋不僅是淮海南路、淮海北路的重要節點,也是組成裏運河旅遊風光帶的重要景觀。(原江蘇淮安交通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譚仁兵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