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車水庫
- 有效庫容:2563萬立方米
- 動工興建時間:1958年
- 壩頂長:200.1米
水庫特徵,工程建設,灌區工程,
水庫特徵
水車水庫曾稱東方紅水庫,是全縣第一座中型水庫。位於水車鄉穿岩自然村附近灌江上,坐標為北緯25°26’東經111°13’。壩型為漿砌石重力壩,加固設計後最大壩高為44.5米,壩頂長為200.1米, 其左、右兩側為非溢擋水重力壩,中部為溢流泄洪壩段,長74.1米,寬33米, 布置12扇,每扇高9.5米、寬4.8米的臥式平面鋼閘門。壩頂高程248.5米,溢流段堰頂高程228.7米。總庫容5010萬立方米,防洪庫容1570萬立方米,有效庫容為2563萬立方米,設計洪水流量為4863立方米/秒,校核洪水流量為7579立方米/秒,設計洪水位最大下泄流量為4670立方米/秒, 校核洪水位最大下泄量為7500立方米/秒,在壩兩端高程230米處設有斷面為1.4×1.2米的取水口,為灌區工程東西乾渠出水口,各引用2.5立方米/秒的流量,設計共灌田22000畝。左壩段後為電站廠房。
工程建設
該水庫於1958年動工興建,圍水清基。因當時未經勘測設計,開工不久下馬。1964年後,縣人民政府多次向上級要求興建此項工程。1967年11月桂林地區水電勘測設計隊勘測編制設計任務書上報, 1969年7月完成擴大初設,經自治區水電廳批覆同意興建,定名為東方紅水電站。同年6月成立:工程指揮部,9月開工興建。指揮部由縣革委生產指揮組、縣水電局等有關單位組成。 民工從9個公社抽調,最高上馬人數達9000人,採取民眾性突擊和專業隊相結合的辦法進行施工。整個工程聲勢浩大,廣大民工頂烈日,冒嚴寒,鑿石放炮,圍水清基,提出“炸平五馬山,修好攔河壩”的口號,工程進展較快,1969年12月完成第一期圍堰導流,1970年12月完成第二期基礎圍水,1971年1月完成大壩左岸及電站廠房清基和大壩漿砌至217米高程。1972年工程指揮部對原擴大初設作了修改。自治區水利工程安全檢查組經考察後指出需要加固處理。1973年至1976年,因設計洪水標準未確定,施工暫停。這時期右壩段砌至232.2米, 左壩段砌至241米高程,溢流口砌至228.7米高程。1974年臨時蓄水灌溉。1975年桂林地區水電局設計隊進行加固設計, 1980年8月桂林地區水電勘測隊與縣水電局共同完成工程加固續建初步設計。1984年又進行補充設計。加固工程由桂林地區水電施工處完成,加固內容有左、 右岸重力壩高程增高。 1988年6月樞紐工程土建任務全部完成。 從1969年到1988年6月整個樞紐工程共完成土方7.18萬立方米、乾砌石0.2萬立方米、漿砌石7.11萬立方米,鋼筋混凝土、混凝土2.35萬立方米,投工280.94萬工日,總投資917.15萬元。
灌區工程
灌區工程包括東西2條幹渠。其取水處分別位於大壩兩端高程230米處,左端輸水至西乾渠,右端輸水至東乾渠。2條幹渠引水流量均為2.5立方米每秒,整個工程由縣水電局勘測設計,經地區水電局和自治區水利廳批准。東、西乾渠開工日期為1972年10月。施工採取專業隊常年施工與民眾性突擊隊相結合的方法,渠道由生產隊完成,任務分段落實到隊,指揮部擔負施工指揮、質量檢查和工程驗收。在施工中實行責任制,定時、定質、定量、定材料消耗, 工程進度較快,1973年壩首以下長5公里渠道基本完成。1974年水車段渠道開始通水受益,1975年躍進渡槽竣工。並開工興建創業、勝利、創新、前進等渡糟,1976年共打通隧道12座,架好料石渡槽4座。1978年12月東乾渠建成,渠長36公里,經過水車鄉的水車、德里、同德和文市鎮的月嶺、清塘、桂岩、昭儀等村,灌溉面積1.21萬畝;西乾渠長38公里,經過水車鄉修睦、璃碧、蔡家洞、官莊和文市的瑤上、西就、聯合、達溪、馬蓮等村,灌溉面積0.99萬畝。整個東、西乾渠共完成土方47.8萬立方米、石方3.4萬立方米,投工165萬個、投資132萬元。其主要附屬物:東乾渠有隧道6座,長1170米;渡槽11座,長1410米;公路橋、人行遭、 涵洞等共47處。西乾渠有隧道8座,長2893米;渡槽8座,長915米;公路橋、人行道、涵洞等48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