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足跡介紹
水足跡指的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或一個人,在一定時間內消費的所有產品和服務所需要的水資源數量,形象地說,就是水在生產和消費過程中踏過的腳印。“水足跡”這個概念最早是由荷蘭學者阿爾傑恩·胡克
斯特拉在2002年提出的,其中包括國家水足跡和個人水足跡兩部分。
世界自然基金會(
WWF)在2008年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中首次引進這一概念,其中指出,國家水足跡包括用於農業、工業和家庭生活的河水、湖水、地下水,以及供作物生長的雨水,分為內部水足跡和外部水足跡。個人水足跡計算的則是一個人用於生產和消費的總水量。
水足跡標籤
2009年7月,英國兩家健康與食品遊說組織建議,食品和飲料產品應附上一種新的標籤,以便讓消費者了解更多有關產品水足跡的信息——生產過程中的用水量,目的是在水資源日益緊張的今天給人以更直觀的刺激。事實上,澳大利亞政府早在2006年就開始推行水效率標籤計畫,以國家行政力量強制水效率標籤套用於日常用水產品,成為呼籲節水的先行者。
計算器
除了某一單項服務或產品的水足跡外,我們還可以算算自己的個人水足跡。登錄荷蘭
特文特大學開發的水足跡計算網站在“你的水足跡計算器”頁面,只需選擇國籍、性別和飲食方式,填寫年收入,內容包括刷牙、淋浴、日常食物消費等各項用水內容,就可以比較準確地算出自己每天、每月或是每年的水足跡了。網友還可以在網站上根據自己的生活習慣,計算出個人每年所消耗的
虛擬水。《
新聞晨報》記者精確自測後發現,自己一年的水足跡達884噸。登錄網站上“你的水足跡計算器”頁面,分別有快速計算和精確計算兩種方式。點進“個人水足跡快速計算器”頁面,只需選擇國籍、性別和飲食方式,填寫年收入,即可得出計算結果,該記者的水足跡為每年1325噸。
隨即又
點入“精確計算”頁面,只見涉及的選項要複雜得多。所需填寫的內容包括食物消費、室內生活所需和室外活動三個方面。食物消費方面包括每周攝入多少
穀類、肉類、雞蛋、蔬菜、水果等,脂肪和糖類攝取量的高低,以及每天喝幾杯咖啡、茶。室內生活所需包括一天淋浴幾次、多少分鐘、水流大小,一天刷牙幾次,每周洗幾次衣服,是否使用雙鍵
節水馬桶等。室外活動則包括一周洗幾次車、家裡有沒有花園和游泳池等。記者填寫後顯示,每年的水足跡為884噸。旁邊還有兩張柱狀圖,分別顯示飲食、室內和室外三方面的水足跡各占多少,以及穀物、肉類等各種飲食元素所占的水足跡。
中國現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9年發布的《世界水資源開發報告》指出,到2030年,47%的
世界人口將居住在用水高度緊張的地區,預計將有2400萬到7億人口會因為缺水而背井離鄉。面對這些驚人的數據,全球大部分的人們至今仍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在中國,水足跡這個概念也還很陌生。
WWF中國辦事處稱“國內水足跡的推廣還不成熟,沒有相關專家”。北京地區的民間環保組織和高校涉足水足跡概念的更是幾乎沒有。有人曾在廣州某大學文學院做過調查,發現90%以上的學生沒有聽說過水足跡的概念。面對這一現狀,王紅瑞教授也表示了自己的無奈:“跟國外比起來,宣傳力度確實不夠,導致老百姓感受不到,事實上現在北京
密雲水庫的水位只有設計容量的1/3了。”
與可以
植樹造林或購買
碳足跡相比,目前水足跡只限於對消費者的數字刺激,如何抵消水足跡還沒有一個可行的方案。不過我們至少可以從節約用水和時刻留意自己的水足跡開始。
1999年我國水足跡達到13,040億立方米,在區域上,南方和北方地區各占50%。人均水足跡為1049立方米。這一計算結果與900立方米的全球人均水足跡比較接近。 由於動物性產品的
虛擬水含量要高於植物性產品,因此,
膳食結構的差異顯著影響了水足跡的量值。據有關學者的初步估算,以動物產品為主的
西歐國家如荷蘭、
比利時等國人均水足跡較高,量值約在2000立方米左右;以素食為主的東亞和中美州國家人均水足跡約在1000立方米,左右;人均水足跡較低的國家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量值在500立方米左右。中國的人均水足跡與日本、韓國等國家大致相當,與其他國家相比處於中間位置。儘管我國目前的人均水足跡僅為1000立方米左右,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膳食結構的改善特別是動物性產品的攝入量增多,我國人均水足跡將會有顯著增長。
從區域上看,我國北方地區的人均水足跡高於
南方地區。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是氣候條件的差異,北方地區農作物的
虛擬水含量大於南方地區,二是北方地區農產品出現了較大剩餘,本文中將農產品的剩餘量以存量形式直接計入國內總用水量中。
一般而言,水資源豐富地區水的自給率應該較高,水資源緊缺的地區則更應該依靠虛擬水的調入來緩解區域的水資源緊張態勢。而我國的情況正好相反,從全國看,中國是一個水資源高度自給的國家,水自給率達到了99%。雖然1999年我國有90億立方米的虛擬水淨進口,但僅占國內總用水量的1%。從區域看,北方地區實現了完全自給,儘管華北地區自給率僅為66%,但該地區的
虛擬水調入來自北方的其他地區。
南方地區的自給率只有90%,其中東南地區的水自給率只有69%,華南地區不到80%。說明這些地區較大程度上依賴於虛擬水的進口。我國農業資源特別是水土資源區域匹配條件不理想,農業生產力布局中對水資源因素考慮不足,以及傳統的以滿足供給為原則的
水資源規劃管理模式是導致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
測試
在測試水足跡的網站關於世界各國水足跡列表上,美國成為黑名單的頭號上榜者,水足跡為人均每年約2483立方米。在美國之後,義大利成為排名第二的耗水大國,人均每年約2332立方米。中國則為人均每年約702立方米,排名135。
葉門則以人均每年約619立方米,成為人均水足跡最少的國家。 想知道你每天消耗了多少水足跡嗎?看看下面的數據,應該就有個大致輪廓了:
食物 | 水足跡 |
1個100克的蘋果 | 70升 |
| 190升 |
1公斤大麥 | 1300升 |
1公斤牛肉 | 15500升 |
1公斤雞肉 | 3900升 |
1杯咖啡 | 140升 |
1杯250毫升的啤酒 | 75升 |
1公斤玉米 | 900升 |
1升牛奶 | 1000升 |
1個漢堡 | 2400升 |
平均水足跡
1 杯啤酒 (250 ml) 75 1 杯牛奶 (200 ml) 200 1 杯咖啡 (125 ml) 140 1 杯茶 (250 ml) 35 1 片麵包 (30 g) 40 1 片麵包 (30 g) 夾乳酪 (10 g) 90 1 個土豆 (100 g) 25 1 蘋果 (100 g) 70 1 純棉T恤衫 (250 g) 2000 1 張A4的紙 (80 g/m2) 10 1 杯葡萄酒 (125 ml) 120 1 杯蘋果汁 (200 ml) 190 1 杯橘汁 (200 ml) 170 1 袋土豆片 (200 g) 185 1 個雞蛋 (40 g) 135 1 個漢堡包 (150 g) 2400 1 番茄 (70 g) 13 1
橙子 (100 g) 50 1 雙鞋 (牛皮) 8000 1 個
積體電路晶片 (2 g) 32
畜牧業產品的水足跡高於農作物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畜牧業產品的水足跡通常高於農作物產品,其主要原因在於動物會消耗大量的農作物、飲用水和生產服務用水。以一個現代化的牛養殖系統為例,一頭3年的牛,大約可以得到200公斤去骨的牛肉,它在3年中大約會消耗1300公斤穀物(小麥、燕麥、
大麥、玉米、豌豆、大豆等穀物),24立方米的飲用水,7立方米的生產服務用水。平均來計算,生產每公斤牛肉,需要6.5公斤穀物、36公斤粗糧、155升水(僅包括飲用水和生產服務用水),平均總共需要15340升水。
個人水足跡
個人水足跡是指一個人用於生產和消費的總水量。計算方法是將所有產品和服務的
虛擬水(virtual-water)含量計算在一起(虛擬水不是真正意義的水,而是以“虛擬”的形式包含在產品中的看不見的水)。
國家水足跡
國家水足跡是指生產該國居民消費的物品和提供服務所需的水資源總量,包括用於農業、工業和家庭生活的河水、湖水、地下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供作物生長的雨水。國家水足跡由兩個部分組成,即生產和提供用於國內
生產消費的物品和服務的過程中所需要的水資源量為內部水足跡;而消費進口物品產生的足跡為外部水足跡。 以咖啡為例,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以美元交易的農產品,生產需要大量水資源。兩名學者A.Y.霍伊科斯賈(A.Y. Hoekstra)和A.K.查帕乾(A.K. Chapagain)進行了一項研究,計算咖啡和茶在荷蘭的水足跡。
研究結果表明,在荷蘭,一杯標準杯的咖啡需要大約140升水,種植過程是最消耗水的部分。一個標準杯有125毫升,意味著為了製造一滴咖啡需要超過1100滴水。
荷蘭人占世界咖啡消費人口的2.4%,為享用咖啡,荷蘭每年需要26億立方米的水,就全世界而言,每年需要消耗1100億立方米的水,相當於
萊茵河年流量的1.5倍。
水足跡小常識
一公斤牛肉的水足跡是16,000升。
一杯咖啡需要140升水。
中國每人每年的水足跡是700立方米,其中只有7%是外部水足跡。
美國每人每年的水足跡是2500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