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折盡武昌柳

《水調歌頭·折盡武昌柳》是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的詞作之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水調歌頭·折盡武昌柳》
  • 作者:辛棄疾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稼軒長短句》
  • 文學體裁:詞
作品正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正文

水調歌頭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周總領、王漕、趙守置酒南樓,席上留別。
折盡武昌柳,掛席上瀟湘。二年魚鳥江上,笑我往來忙。富貴何時休問,離別中年堪恨,憔悴鬢成霜,絲竹陶寫耳,急羽且飛觴。
序蘭亭,歌赤壁,繡衣香。使君千騎鼓吹,風采漢侯王。莫把離歌頻唱,可惜南樓佳處,風月已淒涼。在家貧亦好,此語試平章。

作品注釋

⑴周總領:即周嗣武。《八閩通志·卷六十四·建寧府·人物》:“周嗣武,字功甫,浦城人,因之孫。祖蔭補官,知臨川縣,賑濟有方,催科不急。赴闕奏利民三事,擢主管官告院,除太府丞,提舉江西常平事。江西民輸役錢,官司規其羨,變省陌為足陌,嗣武奏復舊。改湖北提刑,以平蠻徭功進直敷文閣,召對,除度支郎官,命使蜀稽考財計,奏乞停成都、潼川兩路科買一年,以寬民力,又奏蠲興元茶息錢引二十萬。入對,除太府少卿,湖廣總領。召戶部侍郎,尋卒。”
⑵王漕:即王正之,名正己,作者舊交。
⑶趙守:即趙善括。趙善括《應齋雜著》有《摸魚兒·和辛幼安韻》一闋。楊萬里《誠齋集·卷八三·〈應齋雜著〉序》:“淳熙季年,孝宗皇帝一日御垂拱殿顧見廷臣,天顏怡愉,因問左右:‘宗子在廷者為誰,凡若干人?’皆謹對曰:‘無之。’……而應齋居士趙無咎是時方高臥南州,狎東湖之鷗,弄西山之雲,遠追徐孺,近訪山谷,賦詩把酒,與一世相忘,訖不求諸公之舉,而諸公亦無求無咎者。……予自乾道辛卯在朝列,時無咎為蘇州別駕,已聞其名。後十八年,予再補外,過豫章,始識之。……至其家,見門巷蕭然,槐柳蔚然,知其為幽士高人之廬也,而其人老矣。……無咎諱善括,嘗知鄂州,終官朝請大夫。撥煩決疑,所至名跡焯焯雲。”
⑷南樓:《輿地紀勝·荊湖北路·鄂州·景物上》:“南樓,在郡治正南黃鵠山頂,後改名白雲閣。元祐間知州方澤重建,復舊名。”
⑸武昌柳:《晉書·陶侃傳》:“侃性纖密好問,頗類趙廣漢。嘗課諸營種柳,都尉夏施盜官柳植之於己門。侃後見,駐車問曰:‘此是武昌西門前柳,何因盜來此種?’”
⑹二年魚鳥江上:宋·蘇軾《常潤道中有懷錢塘寄述古》:“二年魚鳥渾相識,三月鶯花付與公。”又《留別雩泉》:“二年飲泉水,魚鳥亦相識。”
⑺富貴何時:漢·楊惲《報孫會宗書》:“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豆,落而為萁。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
⑻絲竹陶寫:《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語王右軍曰:‘中年傷於哀樂,與親友別,輒作數日惡。’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正賴絲竹陶寫,恆恐兒輩覺,損欣樂之趣。’”
⑼序蘭亭:晉·王羲之有《蘭亭序》,作於永和九年之上巳日。
⑽歌赤壁:宋·蘇軾有《赤壁賦》二篇,又有《念奴嬌·赤壁懷古》一闋。
⑾繡衣:漢武帝時置繡衣直指官,衣繡衣,持斧,分部討奸治獄。宋代各路之提點刑獄使即其官也。
⑿離歌:一作“驪駒”。
⒀南樓佳處:《晉書·庾亮傳》:“亮在武昌,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南樓,俄而不覺亮至,徐曰:‘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
⒁在家貧亦好:唐戎昱《長安秋夕》:“昨霄西窗夢,夢入荊南道。遠客歸去來,在家貧亦好。”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南宋。歷任江陰簽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四十二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二十年之久,其間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六十四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江知府,不久罷歸。一生力主抗金北伐,並提出有關方略,均未被採納。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感情。有《稼軒長短句》以及今人輯本《辛稼軒詩文鈔存》。詞存六百二十九首。
水調歌頭·折盡武昌柳
辛棄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