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胡麻葉斑病

水稻胡麻葉斑病,又稱水稻胡麻葉枯病,屬真菌病害,分布較廣,全國各稻區均有發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稻胡麻葉斑病
  • 病原類型:真菌病害
  • 主要為害部位:稻株地上部
  • 又稱:水稻胡麻葉枯病
簡介,症狀識別,發生規律,防治方法,

簡介

一般由於缺肥缺水等原因,引起水稻生長不良時發病嚴重。解放前為國內水稻三大病害之一。解放後,隨著水稻生產施肥水平的提高,危害已日益減輕。

症狀識別

從秧苗期至收穫期均可發病,稻株地上部均可受害,尤以葉片最為普遍。芽期發病,芽鞘變褐,芽未抽出,子葉枯死。苗期葉片、葉鞘發病,多為橢圓病斑,如胡麻粒大小,暗褐色,有時病斑擴大連片成條形,病斑多時秧苗枯死。成株葉片染病,初為褐色小點,逐漸擴大為橢圓斑,如芝麻粒大小,病斑中央灰褐色至灰白色,邊緣褐色,周圍有深淺不同的黃色暈圈,嚴重時連成不規則大斑。病葉由葉尖向內乾枯,潮濕時,死苗上產生黑色霉狀物(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葉鞘上染病 病斑初橢圓形,暗褐色,邊緣淡褐色,水漬狀,後變為中心灰褐色的不規則大斑。穗頸、枝梗發病,病部暗褐色,造成穗枯。穀粒染病,早期受害的穀粒灰黑色擴至全粒造成癟谷。後期受害病斑小,邊緣不明顯。病重穀粒質脆易碎。潮濕條件下,病部長出黑色絨狀霉層(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此病易與稻瘟病相混淆,其病斑的兩端無壞死線,是與稻瘟病的重要區別。

發生規律

水稻胡麻葉斑病由半知菌亞門稻平臍蠕孢(Cochliobolus miyabeanus(Ito et Kubibay)Drechsler et Dastur.)侵染所致。病菌以以菌絲體在病草、穎殼內或以分生孢子附著在種子和病草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在乾燥條件下,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在乾燥條件下可存活2~3年,潛伏菌絲體能存活3~4年,菌絲翻入土中經一個冬季後失去活力。帶病種子播後,潛伏菌絲體可直接侵害幼苗,分生孢子則藉助氣流傳播至水稻植株上,從表皮直接侵入或從氣孔侵入。條件適宜時很快出現病症,並形成分生孢子,藉助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
病菌菌絲生長適宜溫度為5~35℃,最適溫度24~30℃;分生孢子形成的適宜溫度為8~33℃,以30℃最適,孢子萌發的適宜溫度為2~40℃,以24~30℃最適。孢子萌發須有水滴存在,相對濕度大於92%。飽和濕度下25~28℃,4小時就可侵入寄主。
高溫高濕、有霧露存在時發病重。水稻品種間存在抗病差異。同品種中,一般苗期最易感病,分櫱期抗性增強,分櫱末期抗性又減弱,此與水稻在不同時期對氮素吸收能力有關。一般缺肥或貧瘠的地塊,缺鉀肥、土壤為酸性或砂質土壤漏肥漏水嚴重的地塊,缺水或長期積水的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

以農業防治特別是深耕改土、科學管理肥水為主,輔以藥物防治。
(1)農業防治。①選擇在無病田留種,病稻草要及時處理銷毀,深耕滅茬,壓低菌源。②按水稻需肥規律,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合理施肥,增加磷鉀肥及有機肥,特別是鉀肥的施用可提高植物株抗病力。酸性土要注意排水,並施用適量石灰,以促進有機肥物質的正常分解,改變土壤酸度。實行淺灌、勤灌,避免長期水淹造成通氣不良。
(2)種子消毒處理。稻種在消毒處理前,最好先曬1~3天,這樣可促進種子發芽和病菌萌動,以利殺菌,之後用風、篩、簸、泥水、鹽水選種,然後消毒。種子處理藥劑及方法參見“稻瘟病”。
(3)藥劑防治。 重點在抽穗至乳熟階段的發病初期噴霧防治,以保護劍葉、穗頸和穀粒不受侵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