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窄條斑病

水稻窄條斑病

水稻窄條斑病又叫條葉枯病、褐條斑病,是由盜尾孢引起的、發生在水稻的一種病害。該病侵害葉片、葉鞘等部位。葉片受害形成窄條斑,以中脈或中脈附近的病斑最明顯。

水稻窄條斑病在中國各稻區均有發生,南方地區普遍發生,部分地區發生嚴重。一般減產5%左右,較重的約減產10%,感病品種嚴重發病田塊,甚至超過30%。

水稻窄條斑病防治採用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兩種,實行以選用抗病品種,加強肥水管理為主,藥劑重點輔助的原則,同時處理好有病稻種、稻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稻窄條斑病
  • 別名:條葉枯病、褐條斑病、紫稈病
  • 為害部位:葉片、葉鞘、穗頸、枝梗、穀粒
  • 為害植物:水稻
  • 病原:盜尾孢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分布範圍,侵染循環,初侵染源,傳播特點,流行規律,品種,栽培,氣候,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病原為稻尾孢(學名:Cercosp oraoryzae Miyake),屬半知菌亞門尾孢屬。有性態為稻亞球殼(學名:Sphaerulina oryzae Hara.)屬子囊菌亞門
水稻窄條斑病病菌在6-33℃之間都可發育,而以25-28℃為最合適。病菌的單孢子在馬鈴薯祥菜培養基上,經4-5天長出直徑約1-2毫米的白色菌落。隨著病菌的生長,小菌落陸續增多,以至互相連結,此時菌落呈米褐色。最後菌絲集結成塊粒狀,表面略帶粉白,內面有黑色的子座,其上可以長出較多的褐色孢子梗與無色的分生孢子。孢子梗單生或3-5個為一簇,具3個以上分隔,大小一般為34.3-55.8微米×4.3-4.8微米。頂端長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淡橄欖色或無色,短鞭狀,少數呈圓簡形,一般分3-4隔,大小為25.7-34.3微米×4.3-5.21微米。病菌在6-33℃間都可發育,25-28℃最適。

為害症狀

水稻窄條斑病病菌可侵害葉片、葉鞘、穗等部位。
葉片:以中脈或中脈附近的病斑最明顯。病斑初期為褐色小點,很快沿葉脈向兩端擴展,形成長約1毫米的小條斑,再繼續擴大長達5毫米,寬0.5-1毫米的短線狀條斑。此時,病斑周圍呈紫褐至褐色,中心部灰褐色。抗病品種的病斑較窄、較冠短、色較深,感病品種的病斑較寬、較長、色較淺。有時病斑兩端稍尖,略呈紡錘形。當嚴重發病時,常數個病斑連結成長條斑,有時可長達數厘米,這種葉片常較其它葉片早枯。
葉鞘:一般在葉片和葉鞘的連線處開始發病。初期症狀與葉片上相似,但常見數個細條斑很快融合成紫褐色斑塊,由小漸大甚至擴大到全部葉鞘變為紫色,當葉鞘大部變紫時,其上部葉片就呈現早枯。
穗頸、枝梗:病斑初為褐色小點,然後褐變部逐漸擴大。發病嚴重時頸節上、下部都變褐色,可長達6-7厘米,至黃熟期時,有時會出現大量穗頸枯死,甚至穗頭折斷呈倒掛現象,易被誤認為穗稻瘟。不過該病在頸部的病斑甚長,偏紫色,兩端可隱約見到細長條斑,有別於穗頸。枝梗部症狀與穗頸部相同,但病斑略短。
穀粒:多發生於護穎部或穀粒表面,呈褐色小斑點。

分布範圍

水稻窄條斑病分布範圍很廣,除歐洲外遍及全世界。中國長江中、下游及華南各省的晚稻上普遍發生。

侵染循環

初侵染源

水稻窄條斑病病菌來源旳病菌主要來自稻種、稻草。
稻種:據中國江蘇省鎮江地區農科所報告顯示,檢查的23個主要晚粳稻品種的種子中,其中73%品種帶有水稻窄條斑病病菌,最高的稻種帶菌率達16.5%。經測定稻種上的病菌可存活到翌年7月份。
稻草:稻草上的病菌可安全越冬。由於存放場所不同,存活力有較大差別。室內或草堆內部的可存活到次年8、9月。3月上旬由室內移放到場地土表的,可存活到5月份。如5月底露置於秧田旁或散放于田水中,或埋於草塘泥表層的,可維持活力20-30天;而深埋於草塘內部或混於豬糞中的,則不到5天就失去活力。
雜草:據接種結果顯示,水稻窄條斑病病菌僅侵害假稻。在發病大田的田畔也可找到自然感病的假稻,但其傳病的重要性如何,需進一步實驗。

傳播特點

  1. 稻種傳病。在適宜的溫度下,稻種上的病菌在水濕條件下即能產生孢子,且能隨著稻芽的伸長而繼續增殖。江蘇鎮江地區農科所曾在幼芽期進行接種,感染率達18.5%。由此證明該病可由種子傳染,引起苗期發病。
  2. 稻草傳病。在5月中旬將病稻草插入盆栽和大田的稻叢中,經7天病草上出現孢子梗,再經5天形成大量分生孢子,又過7天,鄰近的稻株上就出現初期病新。將病草插入秧苗間也同樣引起發病。由此證明病草上病菌確能傳病。
  3. 水稻窄條斑病在秧苗期就可發生,但發展緩慢,一般要到拔節期才逐漸明顯。病斑由下部葉片向上部和左右蔓延。抽穗期前主要是普遍率增加,齊穗期後嚴重度加重,並出現葉鞘、枝梗、穗頸變紫。其後隨著稻株成熟,嚴重度遞增。

流行規律

品種

據報告顯示,不同品種水稻對該病的抗性有明顯差別。秈稻較粳稻,早稻、中稻較晚稻抗病,晚梗稻發病較重。在推廣的良種中有農墾58親緣的品種,抗性弱;有矮銀坊、桂花黃親緣的品種一般都較抗病。又因為抗性與生育期有關,分冀期新葉不斷產生,新葉抗性強,因此分冀期發病較輕,分冀停止後,新葉少,老葉多,下部葉片衰老,抗性降低,發病隨之逐漸加重。

栽培

肥料:有機肥料多少與發病關係最為密切。凡施足有機肥作基肥,適量追施化肥的,水稻生長健壯,發病均較輕。有機肥中以綠萍的作用最明顯。據調查,凡每畝倒萍1500千克以上的,比不倒萍的發病率可減輕40-80%。倒萍3000千克左右的發病更輕。在缺磷的土壤,如板漿白土、砂土中增施磷肥,也有較好的防病作用。據調查顯示,施磷肥的上部有三片綠葉,而未施的平均只有1.5片。盆栽試驗,倒萍1500千克/畝,結合施磷肥的(20千克/畝)病輕,每株平均2.3片綠葉。倒萍不施磷肥的次之,平均2片綠葉,而不倒萍不施磷肥的病重,僅1.88片綠葉。鉀肥與該病的關係不明顯。
水:長期深灌,田腳軟爛,土壤通氣性差,稻根發育不良,或經常受到旱害的漏水田,高燥田或後期脫水田塊,特別是寒流來臨時脫水的田塊,稻株虛弱發病嚴重。淺水勤灌,及時烤田(曬田),合理排灌的發病輕。調查顯示,長期深灌的病株率為90.4%,長期乾旱的病株率為87.1%,淺灌結合曬田的病株率為29.7%。

氣候

氣候因素中與該病明顯有關的是溫度、濕度以及雨日和雨量。在20-30℃,特別是25-28℃之間並且有高濕條件,都適宜病菌生長、發育和侵染。接種試驗,平均氣溫21.3-21.9℃經4天、22.1-25.2℃經3天、25.4-27.4℃經2天都可發病。故從水稻孕穗期開始,如陰雨天多,氣溫又保持在22-28℃,對該病的流行特別有利。江蘇省根據大流行的氣候特點,將此病分為早發、晚發二個流行型。早髮型主要看8月中、下旬的氣候。如1972年8月中、下旬合計雨日11天,雨量142.7毫米,日平均氣溫25-27℃,相對濕度83.3-87.8%,水稻窄條斑病在拔節期即開始蔓延,孕穗期明顯上升,灌漿期急劇發展,為害嚴重。晚髮型主要看9月上、中旬的氣候。如1970年、1975年的9月上、中旬日平均溫度分別為22.9-26.1℃、25.3-27.2℃,相對濕度為82.7-87.8%、90.2-92.0%,雨量為86.1毫米、111.9毫米,雨日9天、17天,適宜於該病發生,這二年造成大流行。反之則病情相對減輕。又10月份10℃以下的低溫如果出現的早,加上陰雨連綿,陰雨天超過20天以上,稻株抗性減弱,可促成病害暴發。

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實行以選用抗病品種,加強肥水管理為主,藥劑重點輔助的原則,同時處理好有病稻種、稻草等。
選栽抗病高產品種:各地可根據條件,選裁優質、高產、抗性較好的品種,合理布局,合理利用。至於感病品種,要設法淘汰或少種。
加強肥水管理:施足有機肥作基肥。基肥是草塘泥,一般每畝要5000千克以上,能夠放養綠萍的田塊要爭取塊塊養萍,及時倒萍,每畝倒萍量1500千克以上。追施適量化肥。缺磷的土壤,每畝增施磷肥20-25千克。排除有毒氣體,提高土壤肥力。漏水田,要多施有機肥,改善土壤質地,增加保水、蓄肥能力,同時還要防止後期脫水過早,當冷空氣來臨前要注意灌水保溫。一般大田要掌握淺能力,同時還要防止後期脫水過早,當冷空氣來臨前要注意灌水保溫。一般大田要掌握淺水勤灌,及時曬田,促進水稻紮根,增強吸肥能力,防止早衰。
藥劑防治: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0%硫菌靈(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防治效果80-90%。施藥時期以破口到齊穗期最好。孕穗期以前噴藥基本無效,漲漿期效果也差。每畝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克的標準量,以噴霧法(每畝水量100升)最好,如增至150-200克時,則毒土(每畝土量15千克)、潑澆、動力噴霧(水400升左右)均可收到70%以上的效果。防治後增產率達11.6-18.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