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稻潛葉蠅

水稻稻潛葉蠅

水稻稻潛葉蠅又名稻小潛葉蠅、夾葉蟲、蛀葉蟲。為雙翅目,水蠅科。分布東北、華北、浙江等地。除危害水稻外,還危害大麥、小麥,以及危害看麥娘、稗草等禾本科雜草。幼蟲潛入水稻葉片組織內,吃食葉肉,留下表皮,造成不規則的白色斑塊。葉組織被破壞後,水分滲入,腐生菌繁殖,引起葉片腐爛。嚴重時,葉片枯黃腐爛,甚至全株枯死。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稻潛葉蠅
  • 拉丁學名:Hydrellia griseola
  • 別稱:稻小潛葉蠅、夾葉蟲、蛀葉蟲
  • 二名法:Hydrellia griseola (Fallen)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 :昆蟲綱 Isecta
  • :雙翅目Diptera
  • :水蠅科Ephydridae
  • :毛眼水蠅屬Hydrellia
  • :稻潛葉蠅
  • 分布區域:東北、華北、浙江等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寄主植物,危害症狀,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稻潛葉蠅成蟲體長不到3毫米,是一種黑褐色的小蠅子。觸角黑色,第3節扁平,近橢圓形,具粗長的觸角芒蟲1根,芒的一側具小短毛5根;前緣脈有兩處斷開,無臀室,足灰黑色。橢圓形,乳白色,接近孵化時為暗灰色。幼蟲為白色小蛆蟲,老熟時體長3毫米左右,圓筒形,頭尾兩端較細。黃褐色,長約3毫米。尾端具黑色氣門突起兩個。

生活習性

在北方一年發生4~5代,以成蟲在水溝邊、雜草上越冬,第二年成蟲先在雜草上繁殖,並於秧田揭膜後,1代幼蟲為害秧田;2代幼蟲為害本田,以水稻返青後為害幼嫩分櫱上的葉片。潛葉蠅的習性有:成蟲羽化後當天就交配,第二天產卵。成蟲的卵多產在下垂或平伏在水面的葉尖上,幼蟲潛葉為害也在水面葉上,所以生產上以深灌水或秧苗長的瘦弱的受害重,待水稻緩苗後植株已發育健壯,基本上不再受為害了,並逐漸遷至雜草上。

寄主植物

水稻、大麥、小麥,以及危害看麥娘、稗草等禾本科雜草。

危害症狀

幼蟲潛入水稻葉片組織內,吃食葉肉,留下表皮,造成不規則的白色斑塊。葉組織被破壞後,水分滲入,腐生菌繁殖,引起葉片腐爛。嚴重時,葉片枯黃腐爛,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加強田間管理,清除田邊、溝旁地頭雜草,減少寄主和蟲源;
(2)培育壯秧,增強抗蟲能力。使苗不倒伏,增強抗侵害能力;
(3)早稻插秧後,勤灌淺灌,增施磷鉀肥。即利於稻苗生長又利於控制稻潛葉蠅,當受害重時,可排水露田,控制其為害;
(4)藥劑防治:如果秧苗受害重的,在移栽前先對秧苗打一次藥。防治用的藥有:
①40%樂果乳油,60~75毫升/畝;
②50%4049乳油,50~75毫升/畝;
③50%磷胺乳油,50~75毫升/畝;
④50%稻豐散乳油,50~75毫升/畝;
⑤50%二溴磷乳油,50~75毫升/畝;
⑥50%久效磷乳油,50~75毫升/畝;
⑦50%殺螟威乳油,50~75毫升/畝;
⑧3%呋哺丹,1公斤/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