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三控施肥技術

水稻三控施肥技術主要是控肥、控苗、控病蟲,等措施來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稻三控施肥技術
  • 鑑定時間:2007年1月
  • 效果:增產增收效果明顯而穩定
  • 增收:節支超20億元
發展歷程,主要內容,主要特點,理論依據,控肥的依據,控苗的依據,控病蟲的依據,

發展歷程

水稻“三控”施肥技術於2007年1月通過廣東省科技成果鑑定, 2008年以來,已入選廣東省農業主推技術和農業部“雙增一百”技術,成為糧食高產創建、科技入戶、科技扶貧等工程項目的關鍵技術,其增產增收效果明顯而穩定,受到各地農民的普遍歡迎,套用面積不斷擴大。截止至2010年,該技術在廣東省的套用已超過1000萬畝,增產稻穀2億公斤以上,增收節支超20億元。
水稻“三控”施肥專家系統是由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和國際水稻研究所(IRRI)專家團隊聯合開發建設的一款智慧型化的診斷系統,也是村村通動植物醫院中自助專家診斷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農戶只需回答幾個簡單的問題,該系統即可給出水稻施肥及配套技術方案,幫助水稻種植戶在專家不線上的情況下更快地解決問題。

主要內容

“三控”施肥技術的核心內容是控肥、控苗、控病蟲,簡稱“三控”。該技術中的“控肥”是通過控制總施氮量及前期施氮量的比例,提高氮肥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控苗”是通過控制基櫱肥中的氮肥用量,控制無效分櫱和最高苗數,提高成穗率和群體質量,實現高產穩產;“控病蟲”是通過增加群體通透性,最佳化群體結構,控制病蟲害的發生,減少農藥用量,提升稻米食用安全。

主要特點

與傳統技術相比,“三控”施肥技術的最大特點是“氮肥後移”,即減少前期氮肥的比例,增加穗肥和粒肥中氮肥的比例。在傳統技術中,氮肥在前期(包括基肥和分櫱肥)的用量占總施氮量的80%以上,中後期(穗肥和粒肥)的用量不到總施氮量的20%。而在“三控”施肥技術中,氮肥在前期的用量一般占總施氮量的60%左右,中後期的用量為總施氮量的40%左右。同時,分櫱肥的施用時間明顯推遲,主要起保櫱和壯櫱的作用,提高成穗率。氮肥後移還有效地減少了無效分櫱,並提高了氮肥利用率。此外,由於無效分櫱少,苗峰較低,一般不用也不宜重曬田。

理論依據

控肥的依據

“控肥”指的是控制總施氮量和前期施氮量的比例。控肥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減少無效分櫱,提高成穗率。研究結果表明,水稻的分櫱速度取決於三個因素,即已有莖櫱數、葉片含氮量和葉面積指數。“三控”施肥技術通過控制前期氮肥用量,把葉片含氮量控制在適宜範圍內,從而控制其分櫱速度,減少無效分櫱的發生。二是減少氮肥損失,提高氮肥利用率。研究結果亦表明,總施氮量越大,特別前期施氮量越大,氮肥利用率就越低,而中、後期施用的穗肥和粒肥對氮肥利用率的影響較小。可見,要想提高氮肥利用率,減少氮肥損失和環境污染,就必須控制總施氮量,同時大幅減少水稻生長前期的施氮量。

控苗的依據

在水稻的分櫱中,只有一部分最終成穗、對產量有貢獻,稱為有效分櫱;而沒有最終成穗的,稱為無效分櫱。“控苗”的目的就是要控制無效分櫱,提高個體素質和群體質量。通俗地講,就是對水稻實行“計畫生育”,達到“少生優育”的目的。
“控苗”是“三控”施肥技術的核心問題。目前生產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苗數太多。據我們對廣東省的調研,水稻的有效穗數大多在20萬/667m左右,按傳統技術種植的水稻的最高苗數(苗峰),每667m往往達到40多萬甚至50萬以上,成穗率在50%左右甚至更低,也就是說,只有一半左右的分櫱能夠最終成穗,而半數的分櫱在中途死亡,對產量沒有貢獻,成為無效分櫱。無效分櫱的發生不僅浪費肥料、導致群體郁蔽、加重病蟲害和倒伏風險,還造成分櫱個體之間惡性競爭,也使有效分櫱長得瘦弱。而“三控”施肥技術通過控制無效分櫱的發生,把苗峰控制在35萬苗/667m以下,可促成壯櫱和形成大穗,把成穗率提高到60%以上,提高群體質量,實現高產和穩產。

控病蟲的依據

“控病蟲”是“三控”施肥技術的重要內容。這裡所說的“控病蟲”,不是通過噴施農藥來控制,而是指通過改進施肥和栽培管理措施,改善水稻群體結構和通透性,使之有利於水稻的生長發育,而不利於病蟲害的發展,從而達到減輕病蟲、減少農藥用量的目的。以紋枯病為例,紋枯病的發生與水稻群體指標有密切關係。水稻的苗峰越大,葉色越濃,紋枯病發生就越嚴重;抽穗期群體透光率越大,紋枯病的發生就越輕。“三控”施肥技術通過控制無效分櫱、降低苗峰,改善群體結構,提高通風透光性,從而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