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蓆子是一種手工製作蓆子的工藝一直在民間流傳。這種蓆子經過蒸煮,製作出來後非常柔軟,甚至可折成豆腐塊,展開還不留印跡。
蓬溪縣金橋鄉,有一種手工製作蓆子的工藝一直在民間流傳。這種蓆子經過蒸煮,製作出來後非常柔軟,甚至可折成豆腐塊,展開還不留印跡。在上世紀70年代,很多有錢人家都喜歡請當地的篾匠為自己製作這種蓆子,但時至今日,這種蓆子已經形跡難尋。
一張蓆子要打15天
53歲的石岩灣村民謝光華外表看來是一個普通農民,但他卻有一雙與眾不同的巧手。他從屋裡拖出來一床已經初步製作好的涼蓆,打開後和兩個老鄉一起把蓆子豎起來,從側邊背著光看,才可看到蓆子中有一個大大的“囍”字,蓆子兩頭還有“喊山棋”的棋盤,透露出遂寧的鄉土文化氣息。此外,蓆子邊上還有一個“2009”的數字,“這表示這張蓆子是2009年做成的。”
編織這種有圖案的蓆子工序十分複雜,從砍竹子開始到製成篾條就要經過18道工序,一床蓆子更要15天才能完成。蓆子質量十分過硬,嚴密得連水都不會漏,邊子爛了篾片也不散。正因為其製作艱難,價格也十分昂貴,一張蓆子現在要賣680元。
但這種蓆子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水煮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