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歷史
早在405年前建村。地處僻偏山區,古稱彭峒,後改稱水簾,解放後又改稱水濂。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隸屬東莞縣第一區的清平鄉(又稱“十鄉”);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隸屬濂平鄉,下轄大雁塘、榕樹界、九里潭、瓜田嶺四條自然村;1949年10月17日,東莞縣全境解放,建立軍事管制委員會和縣人民政府。當時隸屬楊西鄉人民政府(又稱楊西十鄉);1952年,隸屬於東莞縣第二區,改稱榕龍鄉(又稱水濂鄉);1957年12月,改稱橫崗大鄉(又稱水濂大鄉);1958年9月,廢除大鄉制,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會社,稱為榕龍營,1961年,改稱水濂大隊,1966年3月,原篁村公社再次從附城人民公社分離出來,重建篁村人民公社。水濂大隊改稱為篁村人民公社水濂大隊,下轄大雁塘、老圍、鄧屋、西湖、九里潭、瓜田嶺,1983年,隸屬篁村區公社十二鄉,稱為水濂鄉,1989年,改稱篁村區水濂管理區;1999年9月4日,改稱南城區水濂村民委員會,2003年4月25日,改稱為南城區水濂社區居委會(農轉居)。
文化建設
社區深入開展“三現代”、“三有序”主題教育和“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現代公民教育,以開展各項創建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文化建設工作,並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07年,社區被評為東莞市“無黑網咖”達標社區;2008年1月被評為“東莞市文明社區”。 2008年10月被評為“無傳銷社區”。我們充分利用各種重大節日開展各類文化體育活動,組織學習廣場舞等,同時組織社區居民參加南城區舉辦的文化體育節、社區乙級男籃比賽、廣場舞等文體活動。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各項文化活動,大力推進和諧社區建設。隨著城市化建設的推進,社區的服務設施日趨完善,社區辦公用房使用面積1200平方米,設有社區服務中心、警務室、人民調解室、計生服務室、檔案室、圖書室、綜合活動室、黨員活動室和老人之家;戶外設有文化小廣場、籃球場等活動場所。以滿足社區居民需要為宗旨,進一步規範社區服務中心的建設,為社區民眾提供勞動就業、社會救濟、社會保險、工商稅務辦證、志願者服務、物業託管和流動人口辦證等一站式服務。通過完善社區服務體系,充實社區服務內容,實現了社區服務的多元化.
教育事業
水濂社區於1930年興辦第一間水學,建於水濂大雁塘村,只有1名教師。於1964年9月水濂國小選址在現居委會停車場,有學生200多人,並附設有國中部(1969年設有初二,1970年設有初一,1971年設有初一、初二)。國中部在一九七八年取消後,設有學前班和一至六年級。在1991年,新建一幢二層教學樓,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在2008年8月又擴建一幢三層12個課室的教學樓,面積1483.5平方米。2004年, “水濂國小”和“蛤地國小”兩所學校在南城區委、區政府掀起的創建教育強區新一輪“大辦教育、辦大教育”的熱潮中,攜手聯辦“陽光第七國小”。 社區共投入資金500多萬元,“陽光第七國小”於當年12月被評為市一級學校。社區做到每年正常經費到位,非正常經費每年上十萬元以上,保證獎教獎學金依時發放,教師假期能外出參觀學習,增長見識。在被評為市一級學校的基礎上,2008年社區投入15萬元,改善辦學條件,2008年“陽光第七國小”被市評為綠色學校,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環境。社區制定了獎學金制度,對於考進本科的就讀生,給予每人3000元的獎學金,2008年共有8人考上本科,共獎勵2.4萬元。
城市建設
自2002年開始,南城在水濂社區投入資金八億多元,完成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改造, 建成了水濂山路、水濂山森林公園、文化之都環山路,提升了水濂社區的城市化水平,為社區今後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更高更優的平台。近幾年,水濂社區以建成了水濂山路、水濂山森林公園兩旁為重點,大力推進舊村改造和實施“穿衣戴帽”工程,美化城市形象,此外,水濂社區將居民公寓建設作為推進舊村改造和落實民心工程的重要抓手,已建成的居民公寓共有240個單元,建築面積54873.04平方米。在環境改造方,通過深入開展城市環境專項整治行動,有效遏制“髒、亂、差”產生的根源,具體包括開展“四清理”行動,對違法搭建、違法用地、畜禽養殖業污染和無證照經營進行徹底的清理;特別是2006年以來,水濂社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全面鋪開“五整治”工作,對社區環境進行了有效整治,把社區建設成為規劃科學、設施配套、衛生整潔、環境優美、人與自然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2008年,社區被評為“廣東省衛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