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潼仙姑廟

水潼仙姑廟

高邑縣西馬閒村有水潼仙姑廟俗稱老姑廟,為金大定二年,大宋建炎三十二年,清明有女叫李霞,在家盪鞦韆,被神風吹至贊皇孤山石堂之內,立化之處。後皇上敕封為水潼仙姑,為司雨大神。在明成化年間,在其家鄉馬閒建廟以供奉其髮際化身。精湛的雕刻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卓越才能。2013年2月28日,水潼仙姑廟會入選石家莊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潼仙姑廟
  • 俗稱:老姑廟
  • 榮譽:石家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 地理位置:高邑縣西馬閒村
傳說,原建築結構,現狀,舊《高邑縣誌》的記載,舊《贊皇縣誌》的記載,

傳說

西馬閒村是千年古村,舊時西馬閒村稱“老姑馬閒”,該村座落在高邑縣縣城西北9公里處,地勢平坦,民風淳樸,農耕為主,物產豐富,風多雨少。
水潼仙姑廟古建築位於西馬閒村西南,始建於明成化年間(1465年-1487年),俗稱老姑廟,據《高邑縣誌》和廟前碑文記載,金大定二年(即公元1162元)馬閒村有一少女,年芳一十六歲,名叫李霞,清明日盪鞦韆,忽大風吹至贊皇孤山頂古石台之左側立化焉,視衽(睡席)上有赤書“水潼”二字,歸於家祀之,因此事影響較大,縣官即報府官,府官報請朝延,後金世祖完顏雍敕封李霞恩號為“水潼仙姑”,碑文中稱其為“總司聖母”,為司雨大神。 “水潼仙姑”因其在家輩份較高,故本村村民稱其為“老姑”,別處則稱其為“仙姑”、或“娘娘”(贊皇孤山有“娘娘洞”或曰“水潼洞”)。村民方言稱“水‘洞’仙姑”。文載均為“水潼仙姑”。水潼仙姑廟會是為祭祀“水潼仙姑”而形成的民俗活動,傳承至今已有846年的歷史。
水潼仙姑廟雕像水潼仙姑廟雕像

原建築結構

從前古廟兩層院落,三層建築,依次為山門、鐘鼓二樓,東西廊房,中殿、後殿,此有碑文為證。古樸莊嚴,廟宇寬闊宏敞,飛檐斗拱,精圖彩繪,畫棟雕梁,飛檐虎嘯,殿背騰蛟,而神尊諸相,神情並茂,形態逼真,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可惠澤四隅,靈庇八方,致使香菸繚繞,紫氣祥雲,求風調雨順,盼五穀豐登,祈清平於盛世,賜國泰而民安。故而有柏鄉兵部觀政魏裔訥、柏鄉縣縣長李春英為其刻碑立傳,有《水潼仙姑事跡序》記載。(縣有清嘉慶年間《高邑縣誌》記載。
奈時事風雲變幻,朝代更迭,曾樓平殿倒,廟宇無存,受無妄之浩劫,遭不世之雷霆,繁華往事,瞬間之煙雲,嗚呼!悲哉!痛哉!千年古殿毀於一旦,碑林石刻,鐘鼓文物,今已蕩然無存。現有明萬曆香亭一個,清石碑兩通、民國石碑一通。
今逢太平盛世,舜地堯天,百廢俱興,政通人和,重修廟宇,再塑神像。有閆瑞海、李夕省為首,有宋立民、閆瑞林、閆志軍、耿群、耿素文、李雲輝等人協助。
水潼仙姑廟繪畫水潼仙姑廟繪畫

現狀

高邑縣西馬閒村中,現存一座仙姑廟,只有一間房屋,坐北向南,匾額為“水潼仙姑”四字,門聯雲“興雲布雨潤萬物,五穀豐登養眾生”。門前兩壁有壁畫,東畫:糾察靈官打王氏:西畫:赤心靈官打秦檜。門兩邊東有閃電娘娘,西有雷公神像。廟內神台上端坐水潼仙姑像。仙姑頭戴鳳冠,執朝笏,坐蓮台。東側塑男侍童,手拿葫蘆,西側塑女侍童,手拿淨瓶。西側畫送生娘、送生郎君神像,東側畫眼光娘娘神像。
後牆書對聯:三江四河主,五湖劉海神。畫興雲布雨圖。東牆壁、西牆壁一十八層地獄圖,寓意勸善、行孝之意。為扒皮獄,油炸獄,割鼻獄、割舌獄、磨研獄、剜眼獄、鋸解獄、挖心獄、椎盜獄、鉤筋獄、酗忘台、飲迷湯、刀鍘獄、剁手獄、塑鄉台等陰間小鬼等。
東西地獄壁畫下各畫十二仙女,共二十四仙等。
水潼仙姑廟

舊《高邑縣誌》的記載

金代馬閒村李氏女,金大定二年,為宋建炎三十二年,清明日,女群相與戲鞦韆,忽大風,乘之而去。眾鹹驚愕,乃跡之贊皇孤山頂,古石台左側立化焉。現衽(睡席)上有赤水水潼二字,異歸於家祀之,恩號水潼仙姑。明成化中始,即其家建廟,威神所攝,雞犬不敢近。今家廟馨香,而尸祝者猶是當年化身也。每亢旱祈雨輒應。遠近臨邑自令長紳士以及黃冠緇流皆祈祀,惟謹雲柏鄉進士魏裔訥有水潼故事序。
廟會上的傳統文化表演廟會上的傳統文化表演

舊《贊皇縣誌》的記載

金大定年間,高邑馬閒村有女年方十六,清明盪鞦韆玩耍,忽大風吹至天昏地暗,風停家人遍尋女兒不見。忽一日有人報知,贊皇孤山絕頂巉岩有女在焉。家人往視之,乃其女也。見女在石壁僵立,容顏如昨.。家人奇之,葬之期其間,村民求雨立應,後府縣知之,報知朝廷,敕封水潼仙姑,此山乃神,百姓以為仙,清明供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