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潭村

水潭村

水潭村坐落平原,四面環水。該村農作物只要為水稻和香蕉,還有青菜、番茄、大蒜、玉米等蔬菜,舊時有“吳川糧倉”之稱。截至2008水潭村全村基本上實現硬底化,鋪設環村大道,沿岸種植紫荊樹、細葉榕和柳樹。全村文化中心吳氏大宗前,建設戲台和公園,吳氏大宗廣場南面建有水潭市場,該市場坐落在當地交通樞紐上,是當地最大最具活力的農村市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水潭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地理位置廣東湛江吳川黃坡鎮水潭管區
  • 面積:648畝
  • 人口:1086
  • 著名景點:古祠新暉 、龍潭夜月 、北江晴嵐 、殘虹夕照、煙柳春曉
歷史概況,學校教育,歷史沿革,歷史名人,文物古蹟,吳氏大宗,水潭風光,

歷史概況

水潭村,初稱龍潭村,明朝吳川縣古城西十五里之北五都六甲,現為廣東湛江吳川黃坡鎮水潭管區水潭村。 水潭,為當地吳氏一族發源地,四周村莊如對岸村、新灶村、香洲坉、新勇坉等,吳氏均遷自水潭古村,同聲共氣。
水潭村水潭村
水潭地,就是水潭村為中心的幾個村落的總稱,他們生活在同一片沃野上,是一個大家庭。
水潭八景:古祠新暉 、龍潭夜月 、北江晴嵐 、殘虹夕照、煙柳春曉 、稻浪望晚 、灣坉晨曦 、碧野梵音。

學校教育

水潭國小:位於廣東省吳川市黃坡鎮水潭村南面,創建於1949 ,學校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湛江市傳統游泳學校,曾為游泳界輸送大量拔尖人才。
水潭村
水潭中學:位於廣東省吳川市黃坡鎮水潭村北面,北江流經水潭村至此成一江灣,村人稱之“鴨坉”,上世紀於此建立水潭中學,依江傍水,景色怡人。幾近破落,日益衰微。

歷史沿革

水潭地脈,由山圩落平洋,自東而西,堪輿家所謂水龍水局。水潭地處平原,前峙特思山,背倚翠竹屏,縈環鑒水,勢若盤龍,周遭良田萬頃,極目無限。遠古時,諸水自化州江為徑流,至此瀦匯成巨潭,村居之初,潭中峙沙嶼三,潭出木棉江入南海,水潭村地處海尾,舊時有朝潮夕汐。上溯祖輩歷史:自江南而遷嶺南,由茂邑而徙吳邑。滄海桑田,至今五百多年歷史。
吳氏開族始祖:泰伯
水潭吳氏入粵太始祖:居厚公
水潭吳氏開基始祖:林茂公
始祖林茂公:為水潭吳氏開基始祖,為華夏吳氏開族始祖泰伯之八十代孫,諡文正號龍庵,自茂名上旺嶺遷梅菉三官塘,於公元1466年(明成化二年)從水口渡遷居水潭之中嶼,娶薛氏,生二子乾坤,葬吳屋嶺東向。
1945年舊水潭村民在中國共產黨南路特委在吳川泗岸地區黨支部領導下組建武裝起義中隊,為抗日和反封建,進行驚天動地的革命武裝起義。1989年水潭村榮獲人民政府頒發“抗日救國革命根據地村莊”的光榮稱號。
註:
傳仁支八世吳博瑞,遷廣西省南寧市橫縣,發族。
傳業支十一世吳溥淵,遷吳川市淺水鎮橫塘村,發族。

歷史名人

吳川縣古代讀書人輩出,可謂譽滿江南,名揚粵海。隋唐開科舉取士後,一千三百多年來,廣東共出了過九位文狀元,其中六位都落在珠三角,粵西僅有的一位就落在吳川市,他是吳川市吳陽鎮霞街村的林召棠。水潭古代亦推崇讀書,書風甚濃,科第蟬聯,為吳邑四大名鄉之一。
吳河光:生於公元1774年(乾隆甲午年),二十五歲中清嘉慶戊午科舉人。始任雲南省江川知縣,官晉雲南省陸涼州正堂。公勤政愛民,歷有政績。
吳懋清:(1774~1845年)字澄觀,號回溪,公元1810年(嘉慶15年)庚午科舉人。和海南定安縣張岳松(探花),邑人林召棠(狀元)交善,名噪一時。因以求天下賢者學益廣大,潛心撰述,至老不衰。博學多才,擅堪輿術數。
吳懋基:生於公元1778年(乾隆戊戌年),懋清之弟,嘉慶癸酉科中舉。
吳國綾:生於乾隆乙未年,嘉慶戊寅科中舉。
吳大文:生於同治甲子年,號博軒。府考冠軍補廩,宣統己酉科恩貢生,享高州府“詩窯”之美譽。
吳邦泰:始祖龍庵公之六代孫,吳邦泰為水潭傳奇名人,他年幼熟讀詩書,聰穎機智,時人譽為神童,關於他的傳說和故事,在吳川地廣為流傳,至今仍被鄉坊津津樂道。小邦泰傳有一詩,足見其才氣:
朔日早潮,漲潮落潮,潮潮潮水環村若帶。
望天夜月,升月落月,月月月光映岸如銀。

文物古蹟

吳氏大宗:位於水潭村西南,面江西向,占地1200平方米,吳氏大宗祠距今300多年歷史,吳氏大宗四進布局和大小宗三祠相連乃粵之宗祠所罕見。吳氏小宗:村尾橋稍南,建梅里家塾,塾左瀕江處,建有規模宏壯,占地1500平方之次房小宗祠。小宗道光庚戌重建,宣統辛亥年移建江濱。文革已毀,難尋蹤影。
吳氏大宗吳氏大宗
梅里家塾:嘉慶間創建,鹹豐乙卯改建。魁星樓,文昌閣俱在內,供士子習文。已毀。
龍潭書室:位於吳川古城內西門街,金公亭故址之左,乾向,鹹豐年間始祖嘗產買置,為子弟應縣試寓所。已毀。
介軒公祠:位於村北瀕江處,占地約250平方。
道南公祠:位於村南瀕江處,吳氏大宗右側,占地約400平方米,公元1806年嘉慶丙寅年(嘉慶丙寅年)建,同治庚午年重修。
慈佑庵:始建於清朝,幾經興廢,由於歷史變遷,舊寺已毀,今於原址重建,新庵於丙戌年落成開光,位於水潭西南向,與村莊隔江相望,內敬奉釋迦牟尼、觀世音菩薩諸佛。
吳氏族譜吳氏族譜
《水潭吳氏族譜》:公元一九九五年甲戌重修一九九六年乙亥孟冬刊印,舊譜十四世,原狀不改變,續修增十世。

吳氏大宗

位於水潭村西南,面江西向,占地1200平方米,祠左有占地約360平方米之長房小宗祠,祠右有占地約400平方米之道南公祠。吳氏大宗祠距今300多年歷史,由於舊祠湫隘,公元1754年(乾隆甲戌年)改建,公元1883年(光緒癸未年)大修。大宗曾設為水潭國小,也是培育人才之搖籃,更是祖祖輩輩艱辛創業的寶貴遺產。吳氏大宗2009年大修竣工。
吳氏大宗祠對青峰,門環綠水,四進布局,磚木抬梁結構,畫棟雕梁,紅牆彩脊,青磚白瓦。由縱軸線上排列的四大殿和三天井組成主體,穿插廂房廊廡,規模宏大,廳堂軒昂,殿頂均為人字形硬山頂,山牆脊黑底漆五色紋路,頗具清雅淡泊之氣。整座建築的門、窗、屏、牆、脊均配以精美的木雕、灰塑、陶塑和壁畫,凡梁枋、斗拱、脊吻、駝峰、雀替等處均巧琢雕飾,有千姿百態、色彩斑斕的各式浮雕和彩繪。南北兩側附有廂房,廊道相連,首進與左右兩祠巷聯互通,三祠融為一體,巍峨壯觀。
大宗上座正廳龕座,供奉列祖列宗之牌位;內廳懸清狀元林召棠贈匾“讓德可風”;祠門懸匾“吳氏大宗”,我國首任駐美公使陳蘭彬書,筆鋒雄健。吳氏大宗四進布局和大小宗三祠相連實乃粵之宗祠所罕見。
明清時期,祠門西江出木棉江與南海相通,朝潮夕汐,商賈往來,海艇漁歸,桅桿林立,殊壯觀也。
大門口聯:享祀不忒,降福無疆。
大門前兩石柱聯:祠對青峰,望後生崢嶸頭角;門環綠水,念前任活潑胸襟。
大門前釣魚台石柱聯:五十九度潮信旋轉如環水抱中和作禁帶,六百餘年潭光澄明若鏡氣鐘清淑盛衣冠。
大宗二座兩旁石柱聯:吾族以忠厚開基變魯變齊都須至道,斯民乃儉樸為本學農學賈均要讀書。
祠上座兩旁石柱聯:自江南而遷嶺南科第蟬聯梅里瓣香可接,由茂邑而分吳邑簪纓鵲起荊庵世澤綿長。

水潭風光

水潭八景:古祠新暉 、龍潭夜月 、北江晴嵐 、殘虹夕照、煙柳春曉 、稻浪望晚 、灣坉晨曦 、碧野梵音。
先人有詩《水潭》曰:
綠水環村出鑒江,巍峨祠宇峙尖山。
漁歌唱晚龍潭浦,萬頃良田展綠顏。
晚生亦吟《晚望》:
群疇連碧海,一水抱青洲。
蜆地三千載,龍潭幾度秋?
彤雲照蒼野,紫靄隱重樓。
他日弄舟楫,來從天下游。
水潭村
水潭村
水潭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