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泊梁山記

水泊梁山記

《水泊梁山記》是著名書畫大師範曾2002年專為水泊梁山風景區撰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泊梁山記
  • 作者:范曾
  • 創作時間:2002
  • 創作緣由:為水泊梁山風景區撰寫
創作緣由,作者簡歷,水泊梁山記,《水泊梁山記》賞析之一,《水泊梁山記》賞析之二,范曾先生《題水泊梁山記》 壬午春,范曾先生《水泊梁山抒懷》二首 壬午春,范曾梁山途中即興 壬午春,范曾先生題水泊梁山聯句,范曾先生梁山書法水滸碑林,范曾先生梁山書法斷金亭,范曾先生書法水泊賓館,范曾先生畫水滸人物 武松與潘金蓮,圖書 范曾書《水泊梁山記》墨跡,

百科名片

先生懷著對英雄故里的一腔深情,慷慨揮毫、步其先人范仲淹《岳陽樓記》韻,全文368字,描述了水泊梁山河嶽闊峻、草木蕭森的雄奇景象。《水泊梁山記》大型摩崖石刻,通高7米、長14米,距地面10餘米,單字最大55厘米見方,最小字30厘米見方,通篇368字占地近100平方米,氣勢恢弘、蔚為大觀,形成了南有《岳陽樓記》、北有《水泊梁山記》的文化格局。為旅遊勝地水泊梁山再添景觀,現為水泊梁山風景區的主要景點之一。與梁山粗獷豪放的山體及周圍環境交融,深化了景區的水滸文化內涵,成為進入梁山風景區山寨景區的標誌性景觀,其所在廣場,亦成為在梁山舉行的與水滸、旅遊有關的大型集會的場所之一。
據新華網2002-04-21的報導,《水泊梁山記》大型摩崖石刻落成典禮是4月20日舉行的,儀式上,范曾本人介紹了《水泊梁山記》的構思成因,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趙忠祥王剛對其進行了朗誦。
范曾先生參加石刻揭牌儀式,他的好友趙忠祥、王剛、張金玲,王鐵成前來祝賀。並攜博士生、碩士生及友好十數人往觀。
在揭牌儀式上,梁山縣政府向范曾先生頒發政府顧問聘書,范曾先生向梁山縣政府贈送范曾畫集以示紀念,之後在梁山賓館召開了“范曾學術報告會”,梁山各界書畫人士雲集交流。

創作緣由

據著名書畫家、水滸研究家,中國壁畫理事孫景泉回憶,范曾與梁山的淵源源於他對中國悠久的文化藝術的一往情深。在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中,他對《水滸傳》興趣最濃,對逼上梁山的108位英雄好漢,認為“那都是頂天立地、呼得風、喚得雨、不怕官司不怕天的錚錚鐵骨,凜凜人傑”,所以,他才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期,萌發了創作巨幅國畫《逼上梁山》的念頭。
當時(70年代)范曾是中國歷史博物館的一名青年畫家,但在梁山兩個多月的採風過程中,梁山人民熱情相待,為他採風提供方便,這讓他非常感動。對此,范曾多年後回顧說,短短几個月的採風生活,梁山的山山水水,淳樸的風土人情給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忘不了淳樸善良的梁山人民,忘不了梁山這片神奇的土地。
范曾與梁山在上述特殊時代的特殊經歷中建立的特殊感情,自然也滲透到《水泊梁山記》中。
關於范曾與水泊梁山的情緣,孫景泉認為就是范曾與中國文化的情緣:從創作《逼上梁山》國畫,把水滸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予以讚揚,到站在歷史的高度,把水滸文化精神提升到整箇中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創作《水泊梁山記》,范曾的世界觀表達得淋漓盡致。《水泊梁山記》與《岳陽樓記》異曲同工,文中對民族精神的弘揚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情懷一脈相承,是范曾跨越時空同其先祖的精神對話。

作者簡歷

范曾,字十翼;齋號抱沖齋,別署抱沖齋主;中國當代著名學者、書畫家、詩人,1938年生,江蘇南通人,現為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博士生導師、文學院博士生導師、終身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中國文化書院導師,中國海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山東大學特聘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導師。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其“多元文化特別顧問”稱號。
范曾先生范曾先生
1955年考入南開大學歷史系,1957年轉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半年後轉入中國畫系,1962年畢業,分配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工作,隨沈從文編繪中國歷代服飾資料,並臨摹優秀繪畫作品多件。1978年調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任教。1984年調天津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任系主任。曾捐款400多萬元人民幣建設該系。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擅長中國人物畫,兼長詩文、書法。《靈道歌嘯圖》等藏於日本岡山范曾美術館,《八仙圖》等藏於中國美術館,《秋聲賦》等藏於美國伯明罕博物館。 出版有《魯迅小說插圖集》、《范曾書畫集》、《范曾畫集》、《范曾吟草》、《范曾書畫集》、《范曾懷抱》、《范曾自述》等.1979年他首訪日本,被日本譽為“近代中國十大畫家之一”。1982年獲日中文化交流功勞紀念杯,1986年獲日中藝術交流特別貢獻金獎。
范曾作畫主張用石濤“一畫論”之精義,力追天籟之境,精於白描,尤喜寫意人物。為表現歷史人物之神韻,他潛心研究歷史,悉心揣摩古今中外諸名家之作,他特別推崇陳老蓮和任伯年。 范曾的歷史人物畫清新典雅,瀟灑飄逸,栩栩如生, 呼之欲出,風骨獨具。

水泊梁山記

原文:
迤儷梁山,犖确延岱宗脊脈;浩淼水泊,波瀾接黃河源頭。千秋雲走,史乘載錚錚人傑;萬里風飆,水滸傳凜凜鬼雄。蓋凡河嶽闊峻、草木蕭森之地,必有萬千氣象在焉,所謂水土養人,斯之謂歟。
水泊梁山記拓片水泊梁山記拓片
梁山故地,夏商歸於兗州,自古多激揚赴義之士。商紂暴虐,國祚已盡,微子興悲,良有以也。周室衰而群雄起,禮崩始於廟堂,樂壞被於江湖。孔子著春秋倡仁,孟子既起而倡義。所謂君子之懷,蹈仁義而弘大德者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遂為大丈夫懿範。梁山以一隅之地而名彪青史,豈偶然哉?
上溯九百年,北宋衰微,大廈毀於白蟻,山崩起於朽壤。宋江興師除奸,威名動天地,縱橫十郡,所向披靡。元末有施耐庵者,網羅放矢舊聞,匯為水滸傳,以生花之妙筆,演繹史跡,寫梁山一百單八將傳奇故事,石破天驚、氣乾霄漢,六百年來為天下所共賞。梁山英雄替天行道雲者,亦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之大德使然也。佇立八百里水泊之涯,古今騷人,皆慨然而太息,有不為天地大德之運行而憂思難忘者乎?吁噫,以德治天下,正興國之本歟。
水泊梁山記 書法水泊梁山記 書法
辛巳春范曾撰文並書於北京

《水泊梁山記》賞析之一

倡仁義義薄雲天 弘大德氣乾霄漢
《水泊梁山記》一文,乃當今著名書畫家、學者范曾先生所作。先生懷著對英雄故里的一腔深情,慷慨揮毫、一氣呵成,由景及人、憶古思今,大處著筆、視野開闊。竊以為,此闕之氣勢磅礴之風與范仲淹的傳世名篇《岳陽樓記》有異曲同工之妙。
《水泊梁山記》付諸施工,圖為梁山施工現場《水泊梁山記》付諸施工,圖為梁山施工現場
“迤邐梁山,犖确延岱宗脊脈;浩淼水泊,波瀾接黃河源頭。千秋雲走,史乘載錚錚人傑;萬里風飆,《水滸》傳凜凜鬼雄。蓋凡河嶽闊峻、草木蕭森之地,必有萬千氣象在焉,所謂水土養人,斯之謂也。”文章起筆即以寥寥數語寫出了梁山的萬千氣象,由景及人、極盡形神,寫梁山接延泰山巍巍脊脈和八百里浩瀚水泊,寫一部《水滸》記載了凜凜鬼雄,對具有如此之大觀的梁山所養育的叱吒古今的人傑深表欽然,道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因果關係,同時為下文展開“仁義”、“大德”的宏論作好鋪墊。
接著,先生結合地緣,追述梁山歷史。“梁山故地,夏商歸於兗州,自古多激揚赴義之士。商紂暴虐,國祚已盡,微子興悲,良有以也。周室衰而群雄起,禮崩始於廟堂,樂壞被於江湖。孔子著《春秋》倡仁,孟子繼起而倡義。所謂君子之懷,蹈仁義而宏大德者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遂為大丈夫懿範。梁山以一隅之地而名彪青史,豈偶然哉?”梁山屬古代九州之一的兗州地,自古崇仁尚義且“多激揚赴義之士”。良好的周邊環境、社會文化淵源,既是滋潤梁山好漢的沃土又是豐厚梁山靈秀的源泉,使梁山文化成為有源之水,能夠源遠流長。沿繼孔孟之精魂,梁山好漢“蹈仁義而宏大德”,遂成“君子之懷”、“大丈夫懿範”,使梁山以一隅之地而名彪青史。梁山好漢的義舉,正是崇仁尚義、弘揚大德的必然結果,也是大丈夫懿範的具體表現。崇仁尚義、弘揚大德既是梁山好漢義舉的內在動力,又是梁山精神的重要內涵和組成部分。仁義,讓梁山好漢名彪青史;大德,讓梁山精神永存天地。
談梁山不能不談水滸,談水滸不能不談宋江。“上溯九百年,北宋衰微,大廈毀於白蟻,山崩起於朽壤。宋江興師除奸,威名動天地,縱橫十郡,所向披靡。元末有施耐庵者,網羅放失舊聞,匯為《水滸傳》,以生花之妙筆,演繹史跡,寫梁山一百單八將傳奇故事,石破天驚、氣乾霄漢,六百年來為天下所共賞。梁山英雄‘替天行道’雲者,亦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之大德使然也。佇立八百里水泊之涯,古今騷人,皆愾然而太息,有不為天地大德之運行而憂思難忘者乎?吁噫,以德治天下,正興國之本歟。”
鐫刻梁山,圖為范曾與石刻老藝人合影。鐫刻梁山,圖為范曾與石刻老藝人合影。
北宋末年,天下大亂,道義不行,這些義薄雲天、氣乾霄漢的梁山好漢橫空出世。他們“替天行道,除暴安良”,拯民於水火之中,扶國於危難之間。至此,水到渠成地指出“替天行道”的實質,其實就是“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之大德”。作者並未過多涉筆水滸眾雄,蓋因《水滸》“之述備矣”。范曾先生認為,梁山好漢的“替天行道”與“憂國憂民之大德”同出一宗。這是對梁山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對梁山好漢之義舉恰如其分的評價。先生字裡行間寄寓勸勉之意,言懇意切,真情自然流露,引人深思。
縱覽全文,《水泊梁山記》融寫景敘述、抒情議論於一體,通過議論貫穿全文,敘議結合,寓意明確深刻。文章結構嚴謹、層次井然,行文流暢而不乏跌宕,情意濃郁、音韻和諧,句式駢散結合,讀來抑揚頓挫、琅琅上口。臨泊懷古,令作者心生慨嘆,不能不“為天地大德之運行而憂思難忘”,點出具備高尚道德、遠大抱負正是“古今騷人”所推崇的。文氣一頓,接著站在時代的高度說明自己的態度,畫龍點睛,發人深省。至此,古今一脈,既前承古代文化之精髓,又有鮮明的時代精神,足以諭世明人。

《水泊梁山記》賞析之二

此文開篇緊扣題旨,從大處落筆,直寫梁山之地理形貌。惟水泊梁山大觀,前人盡之,故作者惜墨如金,僅寥寥數語即拋開轉下,省卻多少筆墨?此人詳我略處,宜乎用心體識。“蓋凡”句最妙,僅二十字,極狀水泊梁山人文地理之瑰偉雄奇,足以統攝前文,亦為下文伏脈,匠心在焉。
大型摩崖石刻《水泊梁山記》落成典禮大型摩崖石刻《水泊梁山記》落成典禮
接下來,作者以史筆出之,略溯水泊梁山之由來及人文史跡,旨在申足梁山所以名彪青史大非偶然之意。承此又提出 “仁”字,以彰顯一篇主腦。
第三段束上啟下,轉進一層,狀述宋江及梁山好漢“替天行道”、忠義憤發之凜然大節,寫來頗有雷動風響之勢,令人神旺。又,水泊梁山之所以久負盛名,與施耐庵網羅放失舊聞精心結撰之《水滸傳》大有干係,故作者於此再次將《水滸傳》點出,甚為切題。
末段俯仰今昔,感慨系之,遂提出以德治天下之宏議,何其正大!不踞蹐於梁山一隅,而放懷於天地之大,國運之興,與古賢大德相通氣接壤,識見堅深,詞旨宏大,可謂氣雄力厚,卓萬古而不磨,盱千載而獨見。如此結穴,一以能足文氣,二能補文意,三則能提升題旨。文氣足,則旨趣彌深;升,則寄意高遠。竊以為自來寫水泊梁山者,無有如此之佳者。故疑其作時,當有神助,真堪與唐宋諸賢並驅矣!誰謂後來無能者哉?

范曾先生《題水泊梁山記》 壬午春

崢嶸歲月未能忘,故地重遊發已蒼。世降奇才開境域,天留巨石待文章。
詩成每比靈均志,筆落曾同接輿狂。假我長年還甲子,猶來古兗醉飛觴。

范曾先生《水泊梁山抒懷》二首 壬午春

之一
梁山水泊有真淳,八百年前憶滾塵。采藻其來驚魄手,摩崖似出不平人。忠魂共祭鄉音漫,熱土能忘故國珍。為報傾城隨太守,歡騰此日萬千村。
范曾先生在介紹《水泊梁山記》的構思成因范曾先生在介紹《水泊梁山記》的構思成因
之二
我欲為文續舊弦,千年史跡化塵煙。胡人牧馬長城頹,將士藏弓社廟遷。
奇恥靖康傷逝日,清輝慶曆憶當年。梁山石壁情常在,留取長歌意拂天。

范曾梁山途中即興 壬午春

夙傾水滸心如醉,此去梁山意若何。

范曾先生題水泊梁山聯句

撞破天羅歸水滸,掀開地網上梁山。
水泊梁山記

范曾先生梁山書法水滸碑林

水泊梁山記

范曾先生梁山書法斷金亭

水泊梁山記

范曾先生書法水泊賓館

水泊梁山記

范曾先生畫水滸人物 武松與潘金蓮

創作年代:1981年作尺 寸:67×67cm
水泊梁山記
鈐印:范曾、記得醉翁語、辛酉
款識:那婦人將酥胸微露,雲鬟半嚲,看著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這半盞兒殘酒。辛酉之秋,江東范曾於北京抱沖齋。

圖書 范曾書《水泊梁山記》墨跡

書名:范曾書法作品精選 書《嶗泉銘》《水泊梁山記》墨跡(全二冊)
ISBN:750030679
作者:范 曾書
出版社:榮寶齋出版社
定價:46
頁數:0
出版日期:2003-1-1
版次:
開本:29cm
包裝:
簡介:上下卷全彩版,共分為《書法作品精選》卷和《嶗泉銘》、《水泊梁山記》墨跡。
水泊梁山記
水泊梁山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