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精彩書摘
第4章 預處理
水處理系統的工藝流程及具體設施、設備都是按照某一確定的水質、水量設計的,需要在較為穩定的工藝參數指標(如處理水量、初始濃度、pH值等)下運行。偏離了所允許的工藝參數指標範圍,處理系統的正常運行會受到影響,預期的淨化效率也就無法實現。
從污染源排放的廢水通常具有污染物成分複雜、水質水量波動大的特點。例如,廢水在產生和排放的過程中,有時會混入尺度較大的漂浮物和懸浮物,若直接進入處理系統,輕則增加系統負荷,嚴重時會造成管道設備的堵塞與磨損,甚至造成系統運行癱瘓。又如工業廢水的水質、水量,與生產班次安排及生產工序過程有直接的關係,在一天甚至一個班次之內都可能發生很大的變化。此外,就是水質、水量穩定的廢水,亦會存在不符合工藝淨化原理所決定的水質要求的問題。例如,在用化學或生物化學處理時,工藝過程對pH值、微生物-營養配比條件的要求等。因此,為保證處理系統在最佳的工藝條件下運行,必須預先採取一定的技術措施對原始廢水進行預處理,有針對性地解決原水水質、水量等與處理工藝要求之間的矛盾,使之在進入核心處理單元之前達到滿足工藝設計所要求的允許波動範圍,從而使處理系統能夠在適宜的工況條件下正常、高效地運行,充分發揮其淨化處理作用。本章所指廢水預處理包括格柵、除砂和調節。本章只介紹格柵和調節,除砂在第5章介紹。
前言/序言
本書的內容包括了常用廢水處理方法的原理、工藝和主要設備或設施的原理和結構、主要工藝設計的步驟、內容和設計方法。在內容選擇上力求做到既反映廢水處理的傳統方法,又反映近些年出現的新技術。在內容編排和編寫方式上,本書對各種處理方法和工藝採取“從巨觀到微觀”的方法逐步深入介紹,首先使讀者對處理方法有一個巨觀全面的認識,然後逐步深入分析其中的微觀機理和影響因素,這樣安排更符合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規律,能使讀者對每一種處理技術和處理工藝有深刻的認識和掌握,在語言上儘量做到通俗易懂,便於自學。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對部分插圖進行了重新繪製,有些圖進行了完善。本書的重點在於使讀者能夠深入、全面地理解水污染控制工程中所涉及的工藝和技術的原理,所用設備、設施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結構,對於工藝設計僅進行了簡單介紹,因此把每一種工藝的設計放在每章的最後,僅列出了設計的步驟、內容和方法。為便於讀者理解每一種工藝或設備、設施在實際中的套用情況,力求對每種處理工藝都附有典型的案例,特別是對廢水資源化部分,列舉了較多的案例,供讀者參考。
本書共分六篇24章,編寫分工如下:孫體昌1、3、9、10、18章,婁金生2、20、2l、22章,章北平17、19章,胡鋒平8、24章,丁忠浩11、23章,謝慶林12、15章,吳永強6、7章,薛雲波13、14、16章,程愛華4、5章。全書由孫體昌負責統稿。
清華大學王建龍教授和中國礦業大學何緒文教授擔任本書主審。兩位主審對教材的初稿進行了逐字逐句的審閱,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對本書的出版起了關鍵作用,在此對兩位主審表示衷心感謝。
本書力求給讀者提供認識廢水污染控制工程的另一種方式,但由於水污染控制工程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而教材的篇幅有限,難免有不妥之處,請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