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宜春縣石外鄉。
1949年之前,屬宜春縣三區、五區、遠市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天台區
1957年11月,設立水江鄉。
1958年9月,撤鄉改設水江公社。
1961年7月,恢復區,屬天台區。
1968年9月,撤區,設水江公社。
1975年8月,從水江公社劃出部分大隊,成立天台山林場。
1984年1月,改設水江鄉。
2012年,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84年1月,轄11村民委員會。
2003年9月,撤銷滄下村民委員會併入塘下村。
2011年末,轄有上洞、小洞、滄溪、水江、新村、集福、快榮、畔龍、塘下、中源1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42個村民小組。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水江鎮轄10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水江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水文
水江鎮境內河道屬湘江流域,最大河流為水江河,流經集福、水江、新村、中源、塘下5個村民小組,由塘下村流入萍鄉市境內,境內長11千米。
自然資源
2011年,水江鎮有耕地面積1.2萬畝,人均0.5畝,其中水田面積9102畝,旱地面積3101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水江鎮轄區總人口25381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115人,城鎮化率8.3%。另有流動人口2100人。總人口中,男性13865人,占54.62%;女性11516人,占45.3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2011年,人口出生率11.96‰,人口死亡率3.11‰,人口自然增長率8.85‰。
截至2019年末,水江鎮戶籍人口為26825人。
截止至2021年末,水江鎮總人口26768人,其中農業人口26044人,非農業人口724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18.2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水江鎮實現生產總值1.1億元。第三產業生產總值0.02億元,占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2.8%。全年完成財政收入634.3萬元,同比增長8.4%。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57.6萬元,增值稅515.6萬元,企業所得稅27.7萬元,個人所得稅12.1萬元。2011年,農民人均收入1980元,同比增長1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元,比上年增長11%。
截至2019年末,水江鎮有工業企業8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有4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6個。
農業
2011年,水江鎮以種植水稻、蔬菜為主。農業生產總值全年達到0.39億元,農業增加值占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35.5%。2011年,生產糧食8593.95噸,人均338.6千克。蔬菜種植面積1387.5畝,產量1518.3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油茶、花生、油菜籽等。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萬畝,產量750噸,其中花生29噸,茶油231.4噸,油菜籽489.6噸。2011年,生豬飼養量10860頭,羊飼養量1062隻,牛飼養量1179頭,家禽飼養量23000羽,上市家禽12000羽。
工業
水江鎮是袁州區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以煤礦、花炮、水泥為主的工業體系。2011年,工業生產總值達0.69億元,工業增加值占全鎮地區生產總值的62.7%。企業17家,包括2家煤礦,4家花炮廠,7家機磚廠,1家採石場,家水泥廠以及2家涉外發展的集團公司。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水江鎮有幼稚園3所,在園幼兒368人,專任教師12人;國小7所,在校生2245人,專任教師93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987人,專任教師51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5.3%,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1246萬元,比上年增長12%。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水江鎮有綜合性衛生院1所:病床50張,固定資產總值20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6人,其中執業醫師8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10人。2011年完成診療1.2萬人次,住院手術80台次,出院病人0.8萬人次。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7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6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2780萬人,參合率95.0%。
社會保障
2011年,水江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數26戶,人數30人,支出76320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86戶,人數681人,支出72.12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838人次。敬老院1所,收養五保老人147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0人。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水江鎮有郵政局1處,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30千米,投遞點27個,鄉村通郵率60%。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1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門,固定電話用戶1423戶,比上年增加122戶,電話用戶普及率達到25%;行動電話用戶2056戶,寬頻接入用戶298戶,比上年增加37戶。
交通運輸
水江鎮境內有313省道過境,境內長21千米。鄉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8班,日客運量600餘人次。
歷史文化
水江鎮因境內“水江河”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