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氣凌心證

水氣凌心證,中醫病證名。本證是由於陽虛不化水,或感受寒濕引動停飲,致水寒內盛,上凌於心,以心悸怔仲,水腫為主要表現的證候。

病因病機,辨證要點,臨床表現,治法,常用 方劑,常用中藥,針灸治療,預防調護,

病因病機

脾腎陽虛,水飲內停,上凌於心,擾亂心神。肺脾腎功能失調,陽虛氣化失職,以致津液不能正常輸布,形成水氣。當心氣不足,或心陽不振時,水氣可上逆凌心,使心陽阻遏,功能減退。心受水氣侵凌,故心悸怔仲;胸陽不振則胸悶喘滿、氣急氣短。

辨證要點

心悸、短氣、浮腫。

臨床表現

心悸眩暈,胸悶痞滿,渴不欲飲,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腫,形寒肢冷,伴噁心,欲吐,流涎,舌淡胖,苔白滑,脈象弦滑或沉細而滑。

治法

振奮心陽,化氣行水,寧心安神。

常用 方劑

苓桂術甘湯。

常用中藥

澤瀉、豬苓、車前子、茯苓、桂枝、炙甘草、人參、白朮、黃芪、遠志、茯神、酸棗仁。

針灸治療

主穴:心俞、巨闕、神門、內關,配穴水分、關元、神闕、陰陵泉。先瀉後補,針灸並用,以溫陽化飲。

預防調護

1.心悸每因情志內傷,恐懼而誘發,故患者應經常保持心情愉快,精神樂觀,情緒穩定,避免情志為害,減少發病。
2.飲食有節。進食營養豐富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平素飲食忌過飽、過飢,戒菸酒、濃茶,宜低脂低鹽飲食。忌過食生冷,水飲凌心者宜少食鹽。
3.生活規律。注意寒暑變化,避免外邪侵襲而誘發或加重心悸。注意勞逸結合。應避免劇烈活動及強體力勞動。重症患者,平時即有心悸、氣短等症狀,應臥床休息,待症狀消失後,也應循序漸進地增加活動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