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格,吉林扶餘人。作家,出版人,影視著作權內容經紀人。創辦北京誠客優品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公司旗下有“麥滿分”“暖”“橙品”等圖書和著作權運營品牌。曾任《布老虎青春文學》執行主編,《暖》雜誌主編。
因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而出道的80後代表作家之一,創作並出版《17樓的男孩》《一個人的海市蜃樓》《半旗》《隔著柵欄的愛情》《刻在樹幹上的結夏》《青耳》《逆光》《兩人前往北海道》《雲朵次第》《雲層之上全是陽光》《若當年華非似錦》《尤未覺醒,夏天的風》等12部單行本作品。2004年畢業於吉林師範大學;2008年畢業於魯迅文學院第7屆全國青年作家高研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青年作家學會副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學會
- 別名:水格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吉林扶餘
- 出生日期:1981.10.15
- 職業:作家
- 畢業院校:吉林師範大學
- 信仰:暫無
- 代表作品:《半旗》、《兩人前往北海道》等
文學作品,主編(執行)作品,所獲獎項,影視改編授權,作品評價(部分),
文學作品
出版時間 | 書名 | 出版社 | 備註 |
2004年 | 《17樓的男孩》 | 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 短篇集 |
2005年 | 《一個人的海市蜃樓》 | 中國文聯出版社 | |
2005年 | 《半旗》 | 湖南美術出版社(2005) 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 再版名《少年血》 |
2005年 | 《隔著柵欄的愛情》 | 春風文藝出版社(2005) 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9) | 再版名《永無島》 |
2006年 | 《刻在樹幹上的結夏》 | 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 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 | |
2007年 | 《青耳》 | 春風文藝出版社(2007) 山東文藝出版社(2011) | |
2008年 | 《兩人前往北海道》 | 花山文藝出版社 | |
2008年 | 《逆光》 | 作家出版社(2008) | |
新世界出版社(2010) | |||
2009年 | 《雲層之上全是陽光》 | 新星出版社 | |
2009年 | 《尤未覺醒,夏天的風》 | 現代出版社 | 短篇集 |
2009年 | 《雲朵次第》 | 現代出版社(2009) 現代出版社(2011) | 再版名《我心中尚未崩壞的地方》 |
2010年 | 《若當年華非似錦》 | 春風文藝出版社 |
(至2010年後所出版圖書皆為再版,未見新作面世)
![《刻在樹幹上的結夏》2009版 《刻在樹幹上的結夏》2009版](/img/9/5c3/nBnauIDN4IDMxcDNihjM3ETMmNmMlVmZzQDZhNGZ4YGZzYWO3MmYzY2Yxc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兩人前往北海道》2008版 《兩人前往北海道》2008版](/img/6/5d8/nBnauUGN3kzNlRTNjVmY3UGMhJ2Y3UjN2QzYwkTZxADMxQGO5Q2Y3M2YyE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尤未覺醒,夏天的風》2009版 《尤未覺醒,夏天的風》2009版](/img/4/1d4/nBnauUGO5MTZ2QWY1QmYxQjZjBDO1YTO5EjNmJzY0EGN5cDOmNDNkhDO3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雲朵次第》2009版 《雲朵次第》2009版](/img/c/08c/nBnauMGN0gjZlJ2YkFWMzQjZlBTMlRTOyYWY5IDO5UDNzQWY0QTMhRGZ2k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若當年華非似錦》2010版 《若當年華非似錦》2010版](/img/7/bc6/nBnauMDNilTOwYzNmVmYjRWYzMzNihDN2UWOmdjYyImM4kTN0MDZhRDNwE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少年血》2011版 《少年血》2011版](/img/1/462/nBnauYzNmhDOzUjNwgTYjV2NyIGM1cDZldjZhJjZiZ2M0MTN4MDMxMWN3M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主編(執行)作品
首發時間 | 雜誌名稱 | 休刊時間 | 刊期 | 備註 |
2005-01 | 《布老虎青春文學》 | 2013年 | 雙月 | 春風文藝出版社 |
2009-09 | 《90季》 | 2010年 | MOOK | 現代出版社 |
2011-10 | 《暖》 | 2012年 | 單月 | 飛霞雜誌社 |
所獲獎項
2002-2004:《萌芽》雜誌新概念作文比賽四、五、六屆二等獎;
2005:《青年文學》雜誌年度青春文學獎;
2010:《紅豆》“超人-節能廚房”杯青春長篇小說大賽三等獎;
2010::99書城青春文學年度好書獎;
影視改編授權
2005:《隔著柵欄的愛情》(北京歡樂傳媒)
作品評價(部分)
笛安(作家)
對於校園,對於惶恐的年輕的時候,對予朗朗晴空的青饔期,水格的情結總是根深蒂固的。那些雲朵次第的美好時光,生命原本擁有無數種可能,但為什麼我們總是奔向一個最迷茫,甚至是通往毀滅的方向?有些燃燒,一生就那么一次,不管你被它帶去了什麼地方,你總是在時過境遷之後才驀然驚醒,原來你已經失去了最珍貴的力量。
蔣雅楠(作家)
從少年束誠的“意外死亡”開篇,便定下整本書詭譎腹黑的基調。繼而出現一位“與逝去少年頗為顏似”的男生楊雲琅,讓念念不忘的兩個女孩開始了一段釋疑之旅。然而越是逼近,越是發現原來天朗月明的男生世界,早已暗流洶湧,密布血與痛的結界。早戀和餃園暴力已是作者不屑重彈的老調,而“好孩子壞孩子論”“優質少年養成”“精神分裂症”與“心理失衡摧毀論”等有關社會倫理甚至精神病症範疇的焦點,才是作者想要展現給讀者的“少午成長怪現狀”。
從少年束誠的“意外死亡”開篇,便定下整本書詭譎腹黑的基調。繼而出現一位“與逝去少年頗為顏似”的男生楊雲琅,讓念念不忘的兩個女孩開始了一段釋疑之旅。然而越是逼近,越是發現原來天朗月明的男生世界,早已暗流洶湧,密布血與痛的結界。早戀和餃園暴力已是作者不屑重彈的老調,而“好孩子壞孩子論”“優質少年養成”“精神分裂症”與“心理失衡摧毀論”等有關社會倫理甚至精神病症範疇的焦點,才是作者想要展現給讀者的“少午成長怪現狀”。
樂小米(作家)
在水格的文字里,看流年與光影,記取幸福與感動。
霍艷(作家)
區別於以往青春文學單一線索的表現手法,水格為我們勾勒出了一副群像,在《青耳》里我找不到哪個是主要人物,所有人物都是相關的,他是她出現的引子,而她又是另一個他愛慕的對象,可能到故事的結尾他們互相都不熟悉,但是冥冥中卻有一條線把這幾個年輕的生命緊緊地牽引在一起,在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中很見作者駕馭小說結構的功力。
郭艷(魯迅文學院 文學教授)
校園愛情系列仍然是青春文學不老的主題。單純唯美的青澀情感,在校園遊走的愛情,開啟著青春的身體與精神。在類似於鋼琴行板的抒情中,我們能夠呼吸到青春勃發的氣息,以及青澀氣息中的稚嫩與脆弱。眼淚飄飛在黑色的長髮之間,單純的心智激盪在熙攘的校園人流中。水格《永無島》作品仍然讓人想起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一批作家的青春敘述,即所謂的自敘傳色彩頗濃的作品。在清新和非常細緻的風格化寫法中,凸顯出作者對於一個時代青春的細膩感受和體驗。世界在這裡是變化的,但是變化又不是很大的,而追求唯美的單純的內心實在是一種絕大的誘惑,讓作者始終保持了對於生活和藝術同樣矜持的姿態,在且行且看的姿態中,文本帶上了小品文的性靈感受。這類文本非常適合青春文學內在傷感唯美的品質,同時提供了更為平實親切的青春敘事類型。
施戰軍(《人民文學》主編,著名文學批評家)
這是一部不同凡響的流貫著王者之氣的作品。智慧的想像之下,並不直接面對現實,它是復魅古典的長篇寓言,寓理反衝回來,卻與當代性保持了文學方式的糾葛。它不僅僅是對“青春寫作”的必然超越,它更給這個剛剛開啟的世紀的青年文學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方位。
白燁(文學批評家)
他(她)們是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輕寫手,也許是首次寫作長篇小說,也許是剛剛開始文學創作,都是暫露頭角的文壇新人。這些新人在對於生活的感悟上,在對於藝術的理解上,稚嫩中帶有鮮明的個人色彩,是名副期實的當代文學星河中正在冉冉升起的新星座。
他(她)們的作品,作為一扇窗戶,不斷為我們描繪青春在當代、成長在當代、愛情在當代的諸般盛宴,使我們從中得到愉悅,得到陶冶,得到啟迪,得到升華。
他(她)們的作品,作為一扇窗戶,不斷為我們描繪青春在當代、成長在當代、愛情在當代的諸般盛宴,使我們從中得到愉悅,得到陶冶,得到啟迪,得到升華。
徐妍(文學批評家、中國海洋大學教授)
作者心思細膩真摯,文筆閃亮有力,理解、同情、愛與迷離、憂傷、孤獨交織在一起,使得成長的記憶向外延展到生活本身,向內體察至人性肌理。
魯敏(作家,江蘇省作協副主席)
《以父之名》向我們呈現了截然不同的水格,他一改其以往多情、清淺而略帶文藝腔的青春意味,顯得粗獷、幽默和戲謔。小說里有一個父親,從一開始,他就不在場,可他導致並決定了整個故事的走向。小說通過變形、誇大、戲仿的語言,演繹了一對難兄難弟的成長故事。透過這個故事,我們看到水格調皮、自嘲的,狡黠的,生機勃勃的微笑背後,帶著一點點的玩世不恭。但唯一不變的是他對這個冷漠人世里,人與人之間的毫無保留的信任和奢望,以及向大師們致敬的努力。
《以父之名》向我們呈現了截然不同的水格,他一改其以往多情、清淺而略帶文藝腔的青春意味,顯得粗獷、幽默和戲謔。小說里有一個父親,從一開始,他就不在場,可他導致並決定了整個故事的走向。小說通過變形、誇大、戲仿的語言,演繹了一對難兄難弟的成長故事。透過這個故事,我們看到水格調皮、自嘲的,狡黠的,生機勃勃的微笑背後,帶著一點點的玩世不恭。但唯一不變的是他對這個冷漠人世里,人與人之間的毫無保留的信任和奢望,以及向大師們致敬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