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雞島,原名汾洲山,又稱灣舟山。島高122米,面積1.9平方公里,是茂名市電白縣最大的海島,離水東鎮7.8海里。此島縹緲洪潮之中,如螺如髻。東北與蓮頭嶺相對,西北和龍頭出遙望。為電白各港的一大屏障,是通往大洋的門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水東放雞島
- 地理位置:茂名市電白縣
- 面積:1.9平方公里
- 別名:汾洲山
水東放雞島,內部景觀,歷史記載,地圖信息,
水東放雞島
傳說此島昔時有漁人耕海至此,遭風浪阻撓,回歸不得,遇仙人云游到此,漁人拱手參拜。仙人慈悲為懷,將身攜寶扇朝南海一煽,頓時風平浪靜。此後海峽風浪不比往年兇猛。漁人為追溯仙人之恩澤,築草亭紀念,設神廟祀之。凡航海者過此,必祀以生雞,放生於山上,因而此島有放雞之名。
又地方志載:唐大中二年,唐衛國公李德裕 [注]貶崖州司戶,他赴任途中泊舟登島取淡水及避風險,並立一石碑記事。後人建廟山上,以祀李公。此後,漁船到此停泊,必登島入廟拜祭。並放生雞一隻于山上,以增放仁慈之意。放雞島之名,逐由此而得名。
內部景觀
放雞島嘉樹葳蕤,島岩曲折,多為岩石陡岸和石質岸。東岸和北岸為懸崖峭壁,波高涌急。南岸和西岸有狹窄沙灘,岬角和沙灣相間。島灣各處自成景物,被人們譽為“石鯉含珠”、“南天海飛”、“漁火鬧汛”、“放雞回瀾”、“仙石聽濤”、“羊礁觀日”、“灘石眠瀾”、“灣舟弔古”等八景,各具風采,歷代名人學士登臨此島留落不少珍貴詩文墨寶。
島上的自然風光綺麗,氣勢雄偉,登臨此島,前可觀大洋,後可覽內港,大洋之上,極目無際。唯見洪濤撲天,飛雲蘸水;天朗露晴,則澄瀾鑠金;微風輕吹,則駭浪卷雪;溟滓煙光,掩映浩渺。海港之內,白帆點點,漁舟釣艇,交相往來,人歡魚躍,一派繁榮景象。
放雞島已被規劃建為全國第一個潛水旅遊點。
島周圍海水清澈透明,水底能見度達8米,居中國第一,世界第二。海底遍布畸形怪石,石上長滿形狀各異的鐵樹、海柏、珊瑚。各種海底動物應有盡有:諸如龍蝦、石斑魚、鯧魚、鸚鵡魚、烏賊等戲游其間,真如“龍宮殿堂”。在島南亞灣的海底,更有一絕景:一石大如屋,狀似鯉魚頭,大口張開,內含一石,滑渾圓如珠,欲吐之狀,令人真假難分。
放雞島,淡水充足,可供三四百人同時食用,水質甘甜可口。島上且有寬敞古雅的石屋供小憩和食宿。遊人到此,有飄然神遊之感。可謂甚得野興,早觀日出,午窺野羊,卻是別是一番情趣。
歷史記載
李德裕(公元787—85O年)字文饒,河北贊皇趙縣人,是一位愛國政治家。從唐文宗至武宗年代任宰相,內制宦官,外抑藩鎮,對國家安定作出重大貢獻,封太尉,贈爵衛國公。武宗崩後,宣宗繼位,他聽信奸臣饞言,任用牛僧儒黨羽白敏中為相,排斥李德裕。大中元年(847年),李德裕被貶為潮州司馬,剛到達,又被貶為崖州司戶。大中二年他赴任途經電白放雞島,以為此即崖州。土人告之,李公即感嘆成詩曰: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於是登島勒碑紀海道險要,並立一石碑記事。後人念他,剛直不阿,忠心愛國,在島上建廟,以祀李公。李公勒碑處與李公廟,後則成為灣舟弔古一景點。
地圖信息
地址:茂名市電白區博賀鎮翠湖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