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水口行舟二首
- 作者:朱熹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宋詩鈔》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水口行舟二首
其一
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
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
其二
鬱郁層巒夾岸青,春山綠水去無聲。
煙波一棹知何許?鶗鴃兩山相對鳴。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水口:在福建邵武東南,古稱閩關,宋置水口寨。位於古田溪匯入閩江處,居水陸交通要道。
⑵扁舟:小船。雨一蓑:穿著蓑衣站在雨中。
⑶夜如何:一夜的風浪不知要造成怎樣的後果。如何,怎樣。
⑷試:嘗試。卷(juǎn):翻開。
⑸”綠樹多“一作”綠水多“
⑹層巒:重疊的山嶺。
⑺棹:划船的槳。這裡代指小船。
⑻鶗鴃:即杜鵑。在春暮始鳴,初夏而止,聲如“不如歸去”。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其一
昨晚我乘著一條小船航行在江上,天下起雨來,我披上蓑衣,在船上盡情瞭望。一夜來,風急浪高,我在艙中默默地思念,外面的景色究竟變得怎樣?今天天一亮,我趕緊捲起船篷仔細觀看,原來一點沒改,那青山,那綠樹,還是鬱鬱蒼蒼。
其二
兩岸層疊的山巒綠樹重重,一派青蒼;春天秀麗的山峰無比寂靜,綠水也靜靜地流淌。一隻小船衝破了煙波駛去,它要駛向何方?傳來陣陣杜鵑啼鳴,在兩岸的山中迴蕩。
創作背景
南宋慶元元年韓胄擅權,斥“道學” 為“偽學”,右丞相趙汝愚被罷職。慶元二年(1196年)朱熹被削職。韓胄黨羽胡、沈繼祖誣告朱熹“資本四邪”等六大罪,“請加少正卯之誅”。慶元三年趙汝愚、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偽學黨”,通緝在案。就在政局動盪、學禁最嚴峻之時,朱熹和他的學生黃千林用中等從閩北乘船南下古田,這首詩就是抵達水口,感時之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宋代理學家的詩,往往純粹說理,陳腐可厭,用語則俚俗不堪,常被後世攻訐。朱熹的詩,雖然也講理,但經常能寄情於景,寓理於趣,清巧綿密,令人喜愛。這兩首小詩,寫乘舟在江中航行時的所見所思,第一首直書感受,富有生活理趣;第二首著意渲染山水,寄託坦蕩胸懷,都是宋人絕句的成功之作。
第一首詩,重點在表現清晨醒來時的瞬間感想。起筆從未睡前寫起。詩人乘著一隻小船,航行在江中,晚上,下起了雨,他仍然披著蓑衣,站在船頭,觀望著夜景。船兒頂風冒雨前進著,天黑,什麼也見不著了,他回到船艙睡,傾聽著外面的風浪聲,浮想聯翩。前兩句雖是直寫經過,但頗多轉折。“雨一蓑”,很鮮明地描繪出船在雨中行走時詩人的形態,大有唐張志和“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漁歌子》)及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定風波》)的瀟灑,反映出詩人隨境而安,襟懷大度。同時,詩人晚上冒雨眺望,表現出對山水的迷戀,白天的景色之美也就不言而喻了。次句寫滿江風浪,換個角度,改用揣測語氣。又以“夜如何”之“夜”與上“昨夜”之“夜”有意相重,可見詩人這時已不在船頭,已經進艙睡覺。他在艙中,耳聽風浪之聲,因而發出這樣的疑問;通過這一問,又點出入睡後風浪又加大了許多。三、四句說自己清晨醒來,趕快捲起篷窗往外看,見到兩岸景色原來和昨天一樣,依然滿目是青山綠樹。這兩句承“夜如何”而來,看似不接,實際上接得很巧。“夜如何”包蘊著很廣泛的意思,其中最主要的是:想知道這一夜的大風大雨,是否使昨天所見的秀麗景色改變了呢?所以詩接寫醒來就忙忙地卷篷要看個究竟。這樣一蓄勢,答案出來後,我們更能體會到他見到青山無恙,綠樹常青後的欣喜。這一心情,從“依舊”二字強烈地表現了出來。同時,“青山綠樹多”又遙呼首句他冒雨賞春的迷戀之感。
詩寫的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常年旅行在外的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所以容易引起人們的共鳴。從詩人對風雨的坦然及對青山綠樹經歷風雨而依舊的讚嘆,我們還可以尋繹出詩人所發揮的哲理:禁得起風吹雨打的人處變不驚,禁得起考驗的人精神不磨,勇氣常存,就如眼前的青山綠樹一樣。
第二首寫青山綠水,小舟啼鵑,是第一首的延續。詩人在上首著重表現對青山綠樹的賞鑒依戀之情,這首便從兩岸青山切入。第一句描繪山的青,峰巒重疊,生機勃勃。“鬱郁”二字寫樹,但只通過樹陰的濃郁來表達樹的茂密,避免了質直的描寫。次句承上句“層巒”而來,引出江水,表明自己是乘舟在水中航行,寫得很輕靈。“去無聲”三字很值得玩味一番。首先使人想到舟船航行在水中悄無聲息,又使人想到江水平靜地流淌,悄無聲息,還使人想到兩岸的群山密林,也都悄無聲息,詩人便被這寂靜的世界所深深地陶醉了。通過前兩句,呈現了一派和穆恬淡的世界,與第一首所寫的滿江風浪、漫天雨絲成鮮明對比,使人有置身畫中的感覺,分外賞心悅目。
下半以問句作過渡,導景入情,接得很密,轉得很穩。詩人面對著青山綠水,賞玩不盡,忽然一隻小船闖入他的視線,衝破濛濛煙水,飄然遠颺,打破了眼前的岑寂。這船引發了他的遐想,他不禁設問:那是誰的船?它要往何方?從這一問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詩人已由對景物的熱愛,轉而羨慕起住在這裡的人,從而勾起了他的羈旅情懷。由此,詩在末尾抒情,但竭力盪開,純用景語作暗示,說兩面山中傳來了陣陣杜鵑的啼聲。這樣的表達十分含蓄,杜鵑的叫聲是“不如歸去”,他寫杜鵑啼鳴,正是寄託自己離鄉背井的愁思,但出語仍是那么的清絕,令人擊節。
全詩前後兩半的對比色彩很明顯,前兩句寫靜,山水寂寞,綠樹蔥翠;後兩句寫動,小舟衝破煙波,杜鵑應答酬和。這樣描寫景色,正隱示了詩人心情從恬靜到激動的過程,使詩不是如一般的寫景詩單獨地停留在寫景上。朱熹的詩就是如此,凡要表現一個內容,總要捎帶上一些該內容以外的東西,同時往往又不肯明白地說出來。
名家評價
江山《朱熹與古田》:“朱熹在這兩首詩中,借自然景象,表達了他在罹學禁之禍時的一番心態。他相信,慶元黨禁的‘夜雨’和‘風浪’都將會消失,他憧憬著他的理學前景如青山綠樹,依然美好。當然,眼下的形勢畢竟十分險惡,此時身如煙波一棹,悄然漂去,難免也產生一番惆悵和無奈之情。”
黃珅《朱熹詩文選譯》:“這兩首詩描寫江上景致,清詞麗句,秀美如畫。前一首詩用‘夜如何’三字發問,用‘試卷’、‘依舊’作答,表現雨後情景,微妙入神。後一首寫山水無聲,鶗鴂爭鳴,一靜一動,相映成趣。煙波一棹,更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詩的境界極其優美。”
作者簡介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人。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為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他廣注典籍,對經學、史學、文學、樂律乃至自然科學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貢獻,給後人留下浩如煙海的著述。他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融匯儒、釋、道諸家而建構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對中國文化和人類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學術成果,“致廣大,盡精微,綜羅百代”,深得歷代文人推崇和歷朝皇帝褒獎封號。後人尊他為“朱文公”,評價他為“理學正宗”,是繼孔孟之後的第三聖人。他一生致力倡興教育,先後創辦了考亭、嶽麓、武夷、紫陽等多所著名書院,培養了數以千計的門生,對創建中國古代文明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