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俁病:污染與戰後日本的民主鬥爭

水俁病:污染與戰後日本的民主鬥爭

《水俁病:污染和戰後日本民主鬥爭》內容簡介:水俁病發生至今已經過去了50多年,仍是最恐怖的環境事件之一。本書通過對原始資料的整理和對當事人的訪談,描述了水俁病發生之後受害方、施害方和政府之間的博弈,著重聚焦於受害者及其支持者為獲得賠償和救助所付出的努力,尤其是草根階層的運動。作者發現,戰後日本民主非常脆弱,並嚴重依賴於特定的公民活動。而水俁病發生後的維權運動極大地改變了戰後日本的民主模式。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公民環保意識的提高,中國也發生了一些影響較大的環境鄰避運動。作者對日本水俁病這一環境公害及相關各方博弈過程的描述,無疑值得中國社會各界人士在討論環境問題時予以重視。

基本介紹

  • 書名:水俁病:污染與戰後日本的民主鬥爭
  • 作者:蒂莫西•喬治 (Timothy S.George) 青木昌彥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頁數:308頁
  • 開本:16
  • 定價:45.00
  • 外文名:Pollution and the Struggle for Democracy in Postwar Japan
  • 類型:醫學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5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08639421
  • 品牌: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日本的昨天,中國的今天,日本解決類似事件的方式方法,可資中國借鑑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蒂莫西·喬治
蒂莫西·喬治,哈佛大學歷史系教授。

圖書目錄

總序Ⅴ
前言1
第一部分背景,1907~1955年1
第一章城下町、工廠和帝國3
第二章疾病之前的水俁14
第二部分第一階段的各方應對27
第三章發現疾病及其原因29
第四章第一輪解決方案,1959年52
第三部分“沉默的數年”?97
第五章解決方案的維持99
第六章各種改變對解決方案的影響123
第四部分第二階段的各方應對,1968~1973年143
第七章水俁病得到全日本的重視145
第八章法庭內外:第二輪解決方案180
第五部分1973年以後211
第九章水俁與日本“現代化”悲劇213
結論水俁和戰後民主228
尾聲不安的靈魂235
注釋238
參考文獻281
致謝307

序言

水俁專題譯著總序
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水俁專題譯著”,是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Center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課題研究成果之一。
2010年,由cIDEG資助的《社區環境治理的教訓與經驗研究——以日本水俁市的工業污染及其社區再生為例》課題組成立,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NGO研究所王名教授牽頭,組成一個跨學科、跨領域、跨國界的11人考察調研團隊,為中國日益緊迫的環境與發展問題,尋求歷史與國際比較的經驗教訓。日本的“水俁病”是非常成熟的案例,史料豐富,投身其間的各領域人士依然堅守在環境治理前沿。課題組用了近一年時間,翻譯了上百萬字的相關論文、新聞、專著、紀錄片解說詞等。在2011年底到水俁考察之前,正是這些資料,使得課題組成員對水俁病的歷史和環境治理中各種博弈都有了比較深刻的認知;正是這些資料,使得課題組設計的考察行程密集,訪問座談的對象都是直接參與水俁運動的各方著名代表人物。水俁行反過來更加深了課題組原本僅從書面對水俁病之與中國越來越迫切嚴峻的環境治理的重要意義的理解。
因此,我們將已經翻譯的14本書做了篩選,選擇出版其中的若干本,放入已經有影響的“CIDEG文庫”。
蒂莫西·喬治(Timothy S.George)的《水俁病:污染與戰後日本的民主鬥爭》。作者是美國哈佛大學的歷史學博士,當年,他不想僅僅依賴已有文獻,也不想以旁觀者的姿態傾聽訪談對象淚流滿面地敘述悲慘的遭遇。於是,他舉家來到日本的九州,融入患者的社區,與眾多水俁運動的人物頻繁交流。他認為,“經濟奇蹟”不是戰後日本的整個歷史,公民權和民主運動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他看到在戰後日本社會,公民迫使政府作出重大政策轉變,公民一企業一國家關係發生了變化。
日本水俁病研究權威人士原田正純的《水俁病沒有結束——水俁的“負遺產”》,是以作者的《水俁病沒有結束》、《水俁學手冊2:從“負遺產”中學習》、《富裕與棄民們——水俁學的起源》三本書所做的編譯本。原田醫生終生致力於水俁病的研究,不僅是胎兒性水俁病患者的發現者,更是水俁病患者的朋友與堅定支持者。他積極參加志願團體,在不同年代、不同場合為患者活動提供專業支持,毫不留情地批評行政力量在水俁病發生和認定過程中的種種失誤。他創立的熊本學園大學水俁學研究中心,創設跨學科、跨領域、跨國界的水俁學。對歷經半個世紀也未能解決的水俁病,他寄望於中國能夠汲取水俁病的負遺產教訓。
由於著作權授予的時間限制,我們只能根據著作權簽約陸續出版與水俁病相關的著作。我們選擇的所有著作,其作者涵蓋了日本、美國等國際上該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中有律師、醫生、社會學家、經濟學家、作家、政治學家以及政府官員等,他們從各自的視角對水俁進行回憶與反思,探索這個世界的現實與未來,告訴人們與各式各樣的“水俁病”繼續抗爭。
《社區環境治理的教訓與經驗研究——以日本水俁市的工業污染及其社區再生為例》課題組的11人研究團隊,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教授錢易老師任顧問,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NGO研究所所長王名老師任組長,中信出版社《比較》雜誌執行編輯肖夢任副組長,成員有原《日本經濟BP》社北京支局長田原真司先生、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記者和民間環保組織“綠家園志願者”召集人汪永晨女士、中國國際民間組織合作促進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黃浩明先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高級研究員及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cDM研發中心執行主任曾少軍先生、財新傳媒記者賀信先生、紀錄片導演陸海空女士、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管理研究院講師及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後楊麗女士和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CDM研發中心助理於繪錦女士。課題組在2011年11月前往日本水俁進行實地調研,與十多位水俁病運動的學者、NGO、NPO等貢獻一生的勇士會談。課題組於課題研究之後出版相關書籍文獻,是對中國環境治理期望做出積極效果的實踐。
在此,我們要感謝為了出版水俁病相關書籍鼎力相助的各方人士。首先是作者和著作權所有者的大力支持。感謝田原真司先生,他聽取日本與水俁病研究相關人士的意見,選擇書目後購買並郵寄給我們,此後又聯繫熊本學園大學水俁學研究中心的花田昌宜教授邀請我們考察水俁,並在著作權授予過程中聯絡溝通。還要感謝幫助我們聯繫著作權溝通的《朝日新聞》吉岡桂子女士。感謝日文與英文資料的初譯者,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翻閱各種資料,盡己所能地譯出百多萬字原稿。感謝中信出版社《比較》編輯室的吳素萍和孟凡玲,她們聯繫著作權、認真編輯審校,負責任地完成出版事宜。感謝課題組核心團隊的楊麗帶領統稿人劉彥灃、汪偉楠、洪治和於繪錦。
我們會陸續出版如色川大吉主編的《水俁的啟示——不知火海綜合調查報告》等書籍。值得欣慰的是,在花田昌宜教授的領導下,已經完成翻譯卻未出版的所有資料,將與日本熊本學園大學水俁學研究中心共享,共同推動水俁教訓的傳播。我們希望,中國與世界其他開發中國家不要重蹈日本的覆轍!
清華大學水俁課題組
2013年5月20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