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無錫水仙道院位於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南長街598號,廟門前是聞名中外的江南古運河。道院歷史悠久,舊時稱“南水仙廟”,解放前稱“南辰道院”,追溯歷史,經過一次次破壞又重建乃至被列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由市政府規劃並修復由古戲樓、道教音樂館(國家級非遺)、中共無錫黨工委舊址、王其勤紀念館組成的文化廣場,將修復後的原南水仙廟冠名為水仙道院,並作為道教活動場所對外開放,同時被列為古運河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重要節點之一。這也是繼改革開放以來首家由市政府正式批准的道教宮觀。
水仙道院是一處承載著重大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文物保護單位,它的由來可以用跌宕起伏、峰迴路轉、波瀾起伏來形容它一點兒不為過,更是引人入勝的一處不可移動文物。修復後的水仙道院作為對外開放的道教活動場所,更是成為古運河畔一處獨具特色的宗教旅遊景點,自古至今,水仙道院便是一所進香之地之外,讀書之地和革命之地。
相關背景註解
“雙忠祠”
水仙道院原名雙忠祠,此地早先原有麻、尹兩將軍廟,所祀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兩位部將麻士龍、尹玉。
宋末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八月,文天祥率兵到臨安,擔任平江府知府。十月,元巴延將軍至鎮江,分兵趨常州,常州告急,朝廷派遣張全將軍救之,至平江府。文天祥亦派遣部將尹玉、麻士龍、朱華與張全率三千軍士援助常州,行至虞橋,戰於五牧。據清代黃元傑記載,尹、麻二將在常錫交界處的五牧血戰抵抗元兵。麻士龍奮力戰死。尹玉率領殘兵五百人夜間發起戰鬥,直至第二天早晨戰死,文天祥賦《吊五牧》詩云:“我做招魂想,誰為掩古緣,中原須再舉,寄語慰重泉。”兩將軍壯烈殉國於五牧南彭郎村。世人以二將軍之英靈,立雙忠廟祀奉,分別在五牧和無錫南門外南上塘立廟祀之,叫“雙廟”(又叫“雙忠祠”)。
“松滋王侯廟”
松滋王侯廟,位於南上塘塘涇橋堍,現南長街598號,祀奉明嘉靖三十二年至三十六年(1553-1557年)無錫縣令王其勤,尊王其勤為南水仙老爺。王其勤,字時敏,號少月,湖北松滋人,百姓又稱松滋王侯廟。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適逢倭寇搔擾。王其勤獲悉倭寇將進犯無錫,為保護城邑,決定修築坍敗的城牆,把全城軍民組織起來,並號召全城百姓有錢出錢,有物捐物,有力出力。經過大家夜以繼日的緊張勞作,至四月二十日,新城牆竣工,周長18里,高2丈1尺,闊1丈多,辟4座城門。率眾築牆建城僅用70餘天,執法如山,為搶時機築城牆而不惜揮淚斬侄的悲壯義舉(義子王克寶督工修城,立了軍令狀,連乾三天三夜,大家疲憊不堪,王起憐憫心,同意休息片刻,誰知軍民大睡,貽誤軍機,王不顧親情,秉公執法)。
五月初八早上,倭寇來犯。由於錫城城牆建的牢固,加上全城人民早有準備,同仇敵愾,全民皆兵,與倭寇決戰,經過多日激戰,使倭寇遭到重創,不得不退走。
王其勤在領導無錫百姓獲得抗擊倭寇勝利之後,察訪民情,鼎力革除積弊,改革了當時不合理的賦役制度,開展大規模全面重丈田畝,頂住豪門、劣紳的干擾,查處漏稅的無良田16萬畝,責令權勢家一一補交,免去貧困戶田糧7000餘石(1石為150斤),無錫農民感恩不盡。當他調升南京戶部主事臨去之日,無錫民眾夾道歡送,依依不捨。百年之後,無錫民眾為頌揚其功績和恩惠,於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東林名儒高攀龍從孫高菖生和士紳周詢,捐田五畝多,在雙忠祠南側(南門外塘涇橋)建松滋王公祠,尊王其勤為南水仙老爺,此地又俗稱南水仙廟。後祠廟合一,松滋王侯廟自此落成。
“翠輦停驂” 舊傳大門上方高懸“翠輦停驂”匾額,皇帝的御駕為何到此停車下馬?
相傳農曆三月初七王其勤的生日,松滋王公祠總要舉行隆重的祀典,燒香,邀戲班演戲,以示紀念,廟外則有手工業品、農副產品、日用品以及農具等攤販,羅列近二里,形成廟會。
(1684年)康熙南巡,途經廟前,適逢農曆三月初七王其勤誕辰廟會,見此地人們摩肩接踵、熙攘往來,曾停舟岸邊碼頭、命太監入廟祭祀。
故廟內二門懸有“翠攆停驂”豎額,旁款“恭逢聖祖仁皇帝南巡駐蹕廟庭”。壁間嵌有王其勤手書“湖山盛概”石刻。
另還有康熙二十四年刻石《南水仙廟免糧碑記》及《尹麻二將軍忠跡碑記》和石楹聯等。
“中共無錫工作委員會機關舊址”
水仙廟又怎么成了中共無錫工作委員會機關的舊址呢?
南水仙廟從1928年起被借用為了谷余國小(培南國小)的校舍。學校在抗戰時期停辦。地下黨為了在錫開展工作,需要身份掩護,又復辦培南中學。地下黨員邱寶瑞親任校長,其後陸續來了很多地下黨員,皆以教師身份為掩護,開展革命工作。 1941年,成了中共無錫工作委員會機關所在地,因此,進香之地、讀書之地和革命之地,就這樣聯繫在一起了。
1950年10月18—20日,柳亞子夫婦來無錫,到培南學校(南門水仙廟內)參觀中共地下組織的活動場所。 1986年,公布為無錫市文保單位。
2001年,市政府落實宗教政策把南、西水仙廟、雙忠祠、張元庵四個場所合併並更名為水仙道院,同為道教協會所在地。
“道教音樂” 無錫道教音樂是吳地民間音樂的一個重要支脈,在千餘年發展的過程中,它承襲了中國道教經典音樂的傳統,但又不墨守成規,在發展過程中博採眾長,吸收了民間音樂、蘇南地方戲曲,尤其是崑曲等優秀成分,形成了鮮明的地域風格。從清末到民國是無錫道教音樂的輝煌時期,當時無錫道教樂壇人才濟濟,高手輩出,出現了“五個檔”、“八兄弟”、“十不拆”等樂隊組合,湧現過琴家闞獻之、南鼓王朱勤甫、天才音樂家阿炳等傑出代表。
《二泉映月》、《十八拍》、《下西風》等就誕生於無錫道教音樂這片沃土。1990年起,無錫群藝館的音樂家們為搶救這筆珍貴遺產,先後四次組織了十位老道長錄音錄像,但是這些老人現在絕大多數都已仙升。據了解,無錫老一輩的道士從小就要學吹拉彈唱,樂器樣樣精通。
錫派正一道士素以吹、拉、彈、打、唱為做法事的基本技能,在齋壇上他們用獨唱、吟唱、齊唱、鼓樂、吹打和器樂演奏等多種形式,表現召神遣將聲勢磅礴的場面,鎮壓邪魔劍拔弩張的威風,盼望風調雨順求福祈願的心情,清靜無為的神仙縹緲的意境。南朝著名道士陸修靜和陶弘景等人對江蘇道教的變革,使醮規儀式趨於完善,推動了道教音樂的發展。
最後,感謝錢鐵民先生為研究和保護無錫道教音樂投入幾十年心血,他表示,此次無錫道教音樂能夠成功入列國家級“非遺”,將會對其保護傳承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無錫音樂家錢鐵民、馬珍媛記錄整理編纂了無錫道教音樂之大成―《無道教科儀音樂研究》。
歷史
始建於宋代德祐元年(1275年),為祀文天祥部將麻、尹兩將軍,在南上塘立廟稱“雙忠祠”。
明代嘉靖年間,為紀念無錫知縣王其勤修建“松滋王侯廟”。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為紀念嘉靖無錫知縣王其勤敇建,並敇封為水仙,該廟與“雙忠祠”合併被當地人玉封為水仙廟,亦稱“松滋王侯廟”。
清乾隆四十六年(1707年),重修殿宇。
嘉慶十四年(1809年),部分廟宇被毀,拓地擴建後廳花園,名為“憩園”。
鹹豐年間(1851-1861年),此廟毀於太平天國戰火。
同治中(1862-1874年),又重建。廟宇有頭山門、二門、戲台、大殿、酒廳、茶廳、蠶師殿及右旁的雙忠祠正殿、書廳等建築。
1928年起,借用成為了谷余國小的校舍.後更名為培南國小。
1941年,邱寶瑞由黨組織委派,由滬來錫搞地下情報工作,他們在培南國小以教師為掩護,開展地下工作。後又成立了中共無錫市工作委員會,直至無錫解放,他們經常在這裡領導無錫的地下鬥爭。
建國後,水仙道院曾一度成為米廠糧庫和部分居民住所。
80年代中期,市委、市政府在這裡立有“中共無錫工作委員會機關舊址”碑牌。
1986年,公布為無錫市文保單位。
1998年,由市公用房產公司出資修復。
2001年,市政府落實宗教政策把南、西水仙廟、雙忠祠、張元庵四個場所合併並更名為水仙道院,同為道教協會所在地。
2008年,由市政府規劃並修復由古戲樓、道教音樂館(國家級非遺)、中共無錫黨工委舊址、王其勤紀念館組成的文化廣場,將修復後的原南水仙廟冠名為水仙道院,並作為道教活動場所對外開放,同時被列為古運河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重要節點之一。
地圖信息
地址:無錫市梁溪區南長街598號(近清名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