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資料分類與編碼》是2009年11月01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象資料分類與編碼
- 標準號:QX/T 102-2009
- 技術歸口:全國氣象基本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 發布日期:2009-06-07
- 批准發布部門:中國氣象局
- 實施日期:2009-11-01
《氣象資料分類與編碼》是2009年11月01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
《氣象資料分類與編碼》(GB/T 40153-2021)是2021年9月1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歸口於全國氣象基本信息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國家標準《氣象資料分類與編碼》(GB/T 40153-2021)規定了...
氣象資料分類與編碼 《氣象資料分類與編碼》是2009年11月01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起草單位 國家氣象信息中心。起草人 熊安元、王伯民、王穎、張曉春、王國復、朱燕君、高峰、應顯勛、蘇穎、臧海佳、何延波、馬強。
氣象檔案分類與編碼 《氣象檔案分類與編碼》是2014年5月1日實施的一項行業標準。起草人 臧海佳、劉莉等。起草單位 國家氣象信息中心、河北省氣象檔案館等。
③系統對香港(DDN)、澳門(ISDN)和單收站來的資料進行拆包檢查、分類、彙編,然後入庫(使用MS-SOL資料庫)。(2)傳送資料,線路監控 ①傳送北京的資料有市、縣站通過X.25分組網上傳的觀測資料和各種預報產品。上傳資料一路直接送到Alpha2000伺服器通過衛星傳送到國家氣象局;另一路轉到微機轉報系統進行收集、...
全國衛星氣象與空間天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全國衛星氣象與空間天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編號TC347,由中國氣象局籌建及進行業務指導。下設分委會 相關國標計畫
分類與特點 遙測氣象站是由電子設備或計算機控制的自動進行氣象觀測和資料收集傳輸的氣象站,通常有以下兩種形式。有線遙測自動氣象站 儀器的感應部分與接收處理部分相隔幾十米到幾千米,其問用有線通信電路傳輸。由氣象感測器、接口電路、微機系統、通訊接口等組成。感測器將氣象信息轉換成電信號由接口電路輸出。微機系統...
歷史上的鋒面、氣旋、氣團和大氣長波等重大理論的建立,都是在氣象觀測提供新資料的基礎上實現的。所以,不斷引進其他科學領域的新技術成果,革新氣象觀測系統,是發展大氣科學的重要措施。觀測站分類 氣象觀測站根據其套用的場景不同,可以分為:地面氣象觀測站、高空氣象觀測站、衛星氣象觀測站。地面氣象觀測站 地面...
世界氣象組織對地面氣象觀測項目要求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負責制定全球地面氣象觀測方法、觀測變數的單位和精度、觀測時間的統一,建立傳輸資料的全球電信系統與資料編碼格式,並提供不同廠牌儀器之間的觀測性能比較,以確保全球天氣觀測訊息的正確性和即時性。登錄在世界氣象組織的地面氣象...
基於地球科學內容管理系統(RAMADDA),管理地面要素客觀分析產生的大量格點場產品、ncep格點場產品、氣象服務文檔等,開發多種業務數據的統一共享套用。氣象服務標準化技術及本體知識庫 採用本體相關理論,基於ProtégéGUI軟體,按照自同構態射原理,遵循國家公共氣象服務分類規範的編碼和資源命名表達式,實現術語管理,資源分配...
第一條 為適應我國氣象觀測站網的發展,擴充我國氣象觀測站區站號資源,促進行業氣象觀測站管理和資料共享,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和中國氣象局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氣象行業各類新建氣象觀測站區站號的編定。氣象觀測站按《氣象觀測站分類及命名規則》(QX/T 485-2019)進行分類...
負責對本縣氣象事業發展進行規劃,組織實施本縣的氣象監測工作,向縣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提供氣候信息和提供推廣套用氣候資源區劃成果的建議。工作職能 1、負責本縣氣象事業發展規劃。2、組織實施本縣的氣象監測工作,負責氣象探測資料的獲取和傳輸工作依法保護氣象探測環境。3、負責本縣的氣象預報管理工作,及時提出氣象...
參考資料:內容範圍 國家標準《電網氣象信息交換技術要求》(GB/T 39675-2020)規定了電網氣象信息交換基本要求、通用數據模型及技術指標要求。該標準適用於各級電網公司間、電網公司不同業務系統間電網氣象信息交換與共享。註:電網公司與氣象部門間信息交換與共享,按照氣象部門已發布標準執行。引用檔案 參考資料:意義...
此外,還有一種觀測手段,就是通過機載氣象探測器和導航系統實時探測風、溫度和高度等物理量,記錄在飛機起飛、爬升、巡航飛行以及降落整個過程中的氣象數據,並經過計算機處理實時傳送給用戶。這是與中國氣象局合作多年的一項工作——航空器氣象資料下傳(AMDAR)。區別 與普通天氣預報的區別 航空氣象預與一般的氣象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