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球戰是二戰時日本對北美實施的一種特殊轟炸,又名“飄炸計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球戰
- 外文名:Balloon war
- 時期:二戰
- 國家:日本
- 又名:飄炸計畫
1942年,一個名叫荒川秀俊的氣象專家向日本軍部呈上一份建議書和一張氣球炸彈的設計圖。他在建議書中說,在長期研究中,他發現,在北太平洋中緯度地帶1萬米左右的高空存在一個由西向東強大而恆定的大氣環流層,風速約為300公里/小時。日本和美國處在相同的緯度上,如果從處於上風位置的日本釋放若干個氣球,懸掛一些炸彈,不出意外的話,氣球炸彈便可以順風飄到美國,實現轟炸美國本土的計畫。當時日軍在偷襲珍珠港以後又忙著侵占東南亞和南洋諸島,所以沒有考慮這一計畫。 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戰場頻頻失利。荒川再次上書,他的建議立刻引起了首相小礬國昭的注意,他當即批示:立即派專人研究計畫的可行性,此任務交由日軍大本營的官員草場負責執行。
按照設計要求,氣球炸彈在日本點火升空後,必須達到並保持在10058米的高度,因為只有在這個高度上,才有一股比較穩定的西風氣流。為此,荒川在每個氣球的吊籃里裝上30個2-7公斤的沙袋,當氣球低於10058米時,由於大氣壓力的作用,固定沙袋的螺栓自動解脫,沙袋依次脫落,重量減輕,氣球升高。而當飛行高度高於10058米時,氣球氣囊的一個閥門則會自動打開,排出部分氫氣,氣球體積變小,浮力減小,高度就降低。這樣便可大致控制氣球在大氣環流層中處於合理的高度。同時,他們還在氣球上安裝計時器,一旦氣球進入恆定氣流,即開始計時。按照荒川秀俊的計算,如果氣球炸彈平均以193公里/小時的速度飛行的話,48小時後就可抵達美國西北部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和蒙大拿州上空。如果想讓氣球再進一步深入美國本土,可以調整計時器以達到目的。當氣球到達美國後,因為計時器的作用,氫氣慢慢排出,氣球浮力逐漸減小,氣球炸彈便會逐個落地爆炸。荒川秀俊“氣球炸彈”的可行性論證很快就被急得火燒眉毛的日本當局採納。 不久,大量“白色魔鬼”出現在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和蒙大拿州等地區上空,投下的炸彈導致較多人員傷亡。為此,美國當局採取了一切可能的措施,空軍出動大批戰鬥機進行攔截,但收效甚微,因為與飛機不同的是,“白色魔鬼”飛行時沒有任何聲音,而且出現的時間也毫無規律。
在對氣球炸彈的調查中,美國軍方意外地發現,日本軍部一直在蒐集有關氣球炸彈攻擊美國的訊息,以確定轟炸產生的效果,從而進一步制定轟炸美國的計畫。日方獲得信息的渠道就是高度公開和發達的美國媒體報導。這使美國軍方意識到,美國的媒體無形之中成了日本的“間諜”,因此,必須立即停止這些報導。 國會經過慎重考慮之後,隨即向全美各大媒體秘密發出指令,禁止報導有關氣球炸彈的訊息。這樣,就開創了美國歷史上史無前例的新聞管制。由於沒有關於氣球炸彈在美國本土爆炸的訊息,很多人開始對這個計畫喪失信心,後來就乾脆不再放飛氣球炸彈了。直到戰爭結束時,日本人仍然不知道他們的秘密武器到底威力如何。
1946年,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上,荒川秀俊作為戰爭罪犯接受了審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