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怯

氣怯指膽虛氣怯而出現虛弱而驚慌的症狀。由於中氣不足,脾虛生痰,痰濕擾膽,阻礙了膽氣的疏泄和肝氣的生髮所致。臨床表現為氣短、心煩、失眠、驚悸不安、口苦、噁心等。治宜補氣安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怯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 概念:膽虛氣怯而出現虛弱而驚慌的症狀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氣怯指虛弱而驚慌的症狀。膽的生理功能之一為主決斷。《素問·靈蘭秘典論》言:“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張景岳謂:“膽附於肝,相為表里,肝氣雖強,非膽不斷,肝膽互濟,勇敢乃成。”人的勇怯,遇事的判斷和決斷的能力與肝膽有關。心雖主神,又有五神髒之稱,而神又分屬於其他四髒所主,決斷力常為處事之關鍵,更加突出了膽的重要性,謀而不斷,必事不得行而功不能成。肝膽氣盛則勇,故有促進機體抵禦外邪的能力。《素問·經脈別論》說:“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
膽虛也稱膽氣不足,膽虛則決斷力差,氣怯不勇,其主證虛煩不眠,心怯煩躁,易驚恐,多疑慮,常嘆息。

中醫套用

1、病因病機:本病多因稟賦不足,體質羸弱,膽氣素虛或情志內傷,暴受驚駭,目見異物,耳聞巨響,造成膽氣虛損。
2、臨床表現:失眠多夢,頭眩不能獨臥,寐則易驚醒,膽怯,心悸善驚,心中澹澹,如人將捕之,善太息,舌質淡,脈沉細兼弦。
3、治法方藥:
(1)溫膽法以調補膽虛
溫膽法用於膽虛證,適用於形體肥胖素體氣虛痰盛者,或雖無明顯氣虛證,但亦無明顯濕熱證者,和臨床表現以癲癇、眩暈、失眠等症狀為主者。常用藥物如半夏、陳皮、細辛、肉桂等,方劑如導痰方、十味溫膽湯。
(2)補膽鎮驚
《類經》指出:“膽者,少陽人生之氣,春氣升則萬化安,故膽氣春升,則余髒從之,所以十一髒皆取決於膽也。”《醫林選案》認為:“氣血足則膽氣旺,氣血虛則膽氣怯。”膽虛氣怯,則善恐易驚,失眠多夢,或兼頭眩,視物昏花,脈弦無力。故本法常選人參、遠志、菖蒲、龍齒等組成的方劑,如安神定志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