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壓式掃頻OCT研製及其在結直腸癌組織檢測中套用研究》是依託華南師範大學,由吉雁鴻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壓式掃頻OCT研製及其在結直腸癌組織檢測中套用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吉雁鴻
- 依託單位:華南師範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光學相干層析技術(OCT)作為一種新興的醫用成像技術二十幾年來經歷了從時域OCT到光譜解調頻域OCT再到掃頻光源解調頻域OCT的技術突破後,具有高解析度,高靈敏度,非侵入,無損傷等特點,受到了國內外越來越多的關注。結直腸癌是全世界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組織特性的變化是區別結直腸癌變和正常組織的重要特徵,也是檢測組織是否癌變最主要的切入點。本項目在前期工作基礎上提出一種基於氣壓式內窺掃頻OCT測量結直腸組織特性的方法;發展一套高速高分辨的掃頻OCT系統和研製氣壓式小探頭;並用於測量結直腸正常組織與癌變組織在硬度上的差異,以期實現結直腸癌的檢測。該方法結合掃頻 OCT、內窺 OCT 以及氣壓式測量組織硬度的優勢,具有無損傷,非接觸,高靈敏度和高解析度等特點。針對目前在測量活體結直腸組織硬度技術上的空缺,對將來結直腸癌診斷提供臨床指導意義。
結題摘要
結直腸癌是全世界發病率最高的癌症之一,組織特性的變化是區別結直腸癌變和正常組織的重要特徵,也是檢測組織是否癌變最主要的切入點。本項目預定的目標為:發展一套高速高分辨的掃頻OCT系統和研製氣壓式小探頭;並用於測量結直腸正常組織與癌變組織在硬度上的差異。通過結腸組組的OCT成像並定量測量對將來結直腸癌診斷提供臨床指導意義。項目執行期間,我們設計研製了基於氣壓式內窺掃頻OCT測量結直腸組織特性的方法及裝置,達到預期指標。其中OCT系統的各種參數指標為:光源中心波長為835nm,光譜半高全寬為40nm,出射光功率為5mW,發出的寬頻光經過分光比為50:50的光纖耦合器,分為兩束出射到參考臂和樣品臂,經兩臂返回的干涉光信號從光纖頭髮出,經f1=75mm的消色差透鏡擴束,入射一個透射光柵(1200 lpmm),色散後經f2=200mm的聚焦鏡匯聚線上陣CCD探測元上。所用CCD使用e2v公司的AViiVA@SM2型高速線陣CCD相機,有2048個像元,像元大小為14×14μm,最小曝光時間為35us,目前對應最高光譜採集速度27k line/s,在樣品臂掃描振鏡給出的觸發下採集得到的數據經解調後形成OCT圖像。目前這一系統軸向解析度8um,橫向解析度約6um,信噪比80dB。樣品臂OCT內窺探頭有給氣壓孔,掃描裝置在儀器端,可進行推拉光纖掃描,探頭直徑5mm。我們還開發了一種定量方法來計算結直腸組織的光學特性。光在樣品中的吸收和散射屬性導致OCT信號衰減,衰減係數表征在組織中衰減的機率指數,為吸收係數和散射系之和。通過對模型組和對照組二維OCT圖像的某一區域A-掃描平均而獲得的一維OCT衰減曲線,擬合該曲線,可得到衰減係數。這條曲線是遵從OCT信號與樣品深度在單散射與多層散射模型的函式,因此可以定量檢測。項目執行期間發表了標註的學術論文14篇,其中SCI論文12篇,申請發明專利1項。總之,課題組通過幾年的努力工作,完成了項目既定的全部工作計畫和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