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繡活(紅安繡活)

民間繡活(紅安繡活)

民間繡活(紅安繡活),湖北省紅安縣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紅安繡活是紅安民間傳統刺繡活動的簡稱,在紅安民間流傳較廣,歷來就有“黃安(今紅安)無女不繡花”之說。據傳紅安繡活始於漢代,興盛於明清時期,其按照表現技法可以分為絲繡、絨繡兩種,其中絲繡居多,絨繡少見。紅安繡活繡品品種多樣,有鞋、帽、枕、兜、衣邊、鞋墊、門帘、帳沿等種類,其中以連襪繡花鞋墊為代表。紅安繡活的針法靈巧多變,表現手法大膽誇張,作品具有較強的立體感,為廣大鄉村民眾傳情達意的重要媒介。

2008年6月7日,民間繡活(紅安繡活)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Ⅶ-7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間繡活(紅安繡活)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湖北省紅安縣
  • 遺產編號:Ⅶ-77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構圖特徵,色彩特徵,製作工序,題材作品,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紅安繡活是紅安民間刺繡的簡稱,是紅安縣流傳上千年的一項民俗活動。據紅安縣永佳河鎮刺繡藝人李英豪口述,紅安刺繡始於東漢光武年間,興於唐代,明清以後成為盛行於紅安全縣的鄉風民俗。紅安縣位於鄂東北、大別山南側,歷史上,在陸路方面有長安、洛陽、開封至黃州府的一條驛道路經紅安縣;水路方面則有倒水河從河南進入紅安,貫穿紅安南北,水陸交通為人們提供了物質文化交流的條件。此外,在元末清初時期,北方韃靼人入住中原後,留下後裔在紅安地區繁衍,同時有江西躲避瘟疫的移民遷移紅安,由此為紅安地區帶來了外來文化的滲入。在革命時期,紅安縣是將軍縣。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紅安繡活不僅與外來文化相結合,還融入了“紅安精神”而形成了獨特的文化。

文化特徵

構圖特徵

紅安繡活的構圖古樸典雅、疏密有致、簡潔爽朗、浪漫活潑,其構圖形式有寫實型、寫意型和寫實寫意結合型三種。
寫實型是根據風物的自然形態美化而成,即在生活原型的基礎上通過提煉、強調、美化、布局等藝術加工而成。此類構圖要求形神兼備,形似中體現神似,如魚形必定有頭有尾有眼有翅有鱗,而且金魚、鯉魚要顯出明顯的特點,既不能金鯉不分,更不能魚龍混雜。寫實型並不完全強調生活原型的真實感,而是在藝術加工的基礎上採用了誇張、變幻的手法。
寫意型是創作者在把握自然風物特徵的基礎上憑藉奇思妙想大膽變幻而成。它要求神似、達意。花型只是某種寓意的象徵,寫意型構圖是從突出主題的意圖出發,將表現主題的部位誇張變幻,寫意型構圖具有格律美、朦朧美。
寫實寫意結合型是在同一畫面上兼有寫實、寫意兩種手法。此類構圖便於表達單純的寫實或寫意型難於表達的寓意,具有明快美、樸實美,而且可以鮮明、準確地傳遞創作者的思想。

色彩特徵

紅安繡活的色調可以分為三類:一是豪放型,即大紅大綠,色調對比明快,這種色調具有明快美、浪漫美,體現出山鄉人的豪爽性格,突顯出民間藝術的特色;二是深沉型,即以深色為主、明暗變化反差較小,這種色調具有醇厚和諧的美感,但沒有壓抑感;三是淡雅型,即色鮮而不艷,追求清新秀麗,注重用色與面料顏色的協調,如在紅或藍底上面繡單色白花或黃花,白底上面繡上與自然風物的色彩類似的色調,整體用色注重淡雅和諧。
民間繡活(紅安繡活)
紅安繡活

製作工序

紅安繡活的繡制過程比較複雜,需經過備殼子、晾衣架、制樣、加襯、配線、納制等工序,其繡制手法主要分為線繡和絨繡兩種。
民間繡活(紅安繡活)
正在載入展開全文
正在載入載入更多
查看更多
打開百度App閱讀全文
猜你關注
廣告
猜你關注
廣告
以上商家均已加入百度信譽V保障計畫
分享你的世界
我要說
詞條目錄
  1. 百科名片
  2. 歷史淵源
  3. 文化特徵
  4. 構圖特徵
  5. 色彩特徵
  6. 製作工序
  7. 題材作品
  8. 傳承保護
  9. 社會影響

輕觸這裡

關閉目錄

參考資料詳情
    關閉
    線繡採用繡花鋼針穿以彩線,常用針法有平針(豎平針、橫平針、斜平針),單套針,雙套針,散針(點綴用),正搶針,反搶針與梭針(又稱辮子針)等,都要求達到平、齊、習、順。繡線要排列整齊,不露底,不重疊,起落針均在花樣邊沿。線繡的走線方法是破格走線,即配單色線刺成細小均勻的格子,然後根據花型、圖案的需要在格子上挑繡而成作品,這類走線方法不用先畫花樣,全憑作者的想像刺繡。其技法是從納鞋底時破格納花的方法演變而來的,屬紅安繡活特有的一種技法。
    絨繡採用空管針,針尖有針眼,製作時將絨線穿入空管後再從針眼中穿出,刺穿鞋墊坯子時留有絨線串。成形後剪破線串,搓成氈狀。其作品有立體感,但不能刺繡類似工筆畫或單線細紋型的花樣。絨繡的走線方法是依照畫好或剪好的花樣,運用一般刺繡的方法走線,花型之外的空白無針跡。

    題材作品

    紅安繡活的題材豐富,它是以反映勞動人民渴望美好生活的願望為主導的,可分為自然類題材和祝願類題材。
    自然類題材多為花鳥蟲魚與抽象幾何,取之於自然界中的各種物象。一是對自然界形態進行加工美化,使它成為既有自然界形態的某些特徵,又有異於自然界形態的特徵的一種新形態。二是在繡制時雖以自然物象為依據,但又不受自然規律的限制,常常將互不相干的、形象各異的種種物象進行大膽地拼湊、組合,從而創造出一種全新的圖案紋樣。如“卐”形紋、回形紋、菱形紋、雲紋、“囍”字紋等,有的則是對字型的變形和二次創造,這些紋樣或單獨,或連續反覆地排列。
    民間繡活(紅安繡活)
    紅安繡活
    祝願類題材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場合的需要而立意,如祝福長者的有“福祿雙全”“長命鎖”,祝福孩童的“和合神”,祝福親友的“連(蓮)年有魚”,祝福情人的¨鴛鴦戲水”“並蒂蓮開”“雙魚”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紅安繡活是一種世代相傳的與人民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文化行為,它不僅是讓人欣賞的藝術品而且還是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紅安繡活具有獨特的民間藝術風格,它以其山鄉的特色佇立於民族的百花園中,豐富了民族的文藝寶庫,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紅安繡活藝術創作的原生態為藝術創作的研究,特別是對民間藝術形成的研究提供了材料。
    傳承狀況
    在新時代環境下,紅安繡活也面臨著新的挑戰。首先,隨著社會發展,科技進步,生產方式和商業理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們生活節奏變快,更多的追求快時尚,傳統手工業正逐步被機械化大生產所取代,這讓本就生存困難的紅安繡活發展更加困難;其次,紅安繡活的人才逐漸減少,阻礙了紅安繡活的傳承。
    傳承人物
    劉壽仙,女,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民間繡活(紅安繡活),湖北省紅安縣申報。
    民間繡活(紅安繡活)
    紅安繡活傳承人劉壽仙
    保護措施
    2018年12月24日至28日,紅安縣舉辦了第三屆紅安繡活非遺傳承人培訓班,由紅安繡活傳承人劉壽仙、武漢紡織大學教授葉洪光分別授課。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紅安縣文化館獲得“民間繡活(紅安繡活)”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民間繡活(紅安繡活)項目保護單位紅安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1987年,紅安繡花鞋墊在中國首屆藝術節展出。
    1989年,紅安繡花鞋墊在香港舉辦的展銷會中展出。
    2009年2月9日至2月23日,紅安繡花鞋墊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中展出。
    2010年,紅安繡活在上海世博會“中國元素活動區”展出。
    2011年,紅安繡活在“快樂春節——荊楚文化走澳新”展演中展出。
    2018年6月,紅安繡活在湖北省檔案局(館)舉辦的“6.9”國際檔案日宣傳活動中展出。
    紅安繡活作品曾先後在捷克斯洛伐克、賽普勒斯、蘇丹等13個國家和地區展出。
    國際交流
    2009年,紅安縣人民政府將繡有“龍飛鳳舞”“鳳穿牡丹”¨梅蘭竹菊”“熊貓嬉竹”紋樣的四雙紅安繡花鞋墊作為禮品贈送給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