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權威與地方政治:一個中原鄉村的傳統蛻變》是2016年7月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曉斐。
基本介紹
- 書名:民間權威與地方政治:一個中原鄉村的傳統蛻變
- 作者:李曉斐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7月
- 頁數:332 頁
- 定價:5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304166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於一個中原鄉村近百年來文化與政治變遷的民族志。近百年間,路村村民一直持續不斷地進行著廟會與村廟的實踐,雖然歷經時代變遷也幾乎未曾中斷。應該如何理解這些實踐及其背後所透視出的鄉村地方政治?本書嘗試從鄉村內部文化的角度理解當下村落的權力與政治。在“文化圖式”理論視角的觀照下,本書概括出廣泛存在於路村村民日常生活中的核心觀念——“講理”與“光棍”,這一核心觀念不僅構成了路村近百年持續不斷舉辦廟會及重建村廟等實踐背後的文化驅動力,而且核心觀念本身在長期歷史實踐中被不斷再生產與變遷,這種變遷了的核心觀念恰恰是解釋當下路村地方政治景觀的“文化符碼”。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學界對文化、權力、歷史等概念的理解悄然變化。文化不再是單純與靜態的元素,而被日益放入權力與歷史的視野之下;權力的生產性與文化建構的特徵被強調,“政治”更多地彌散在各種各樣的“非政治性”場景及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歷史也不僅僅是客觀性的現實,更加是文化生產的產物。本書所涉及的傳統與文化、權力與權*、生產與變遷等議題,正是試圖將文化、權力與歷史三者統合於鄉村研究之中,並由此勾勒一幅傳統鄉村社會變遷的歷史畫卷。
圖書目錄
郝瑞序Ⅰ
周曉虹序Ⅴ
總序Ⅸ
范可序ⅩⅢ
前言ⅩⅦ
第一章導論1
第一節傳統復興與民間權威4
一、“傳統文化復興”5
二、民間權威研究:從官民中介到權威的建構8
第二節文化圖式12
一、作為結構的“文化圖式”12
二、從文化圖式看傳統復興與權威關係17
第三節田野工作21
第四節章節安排25
第二章路村概況29
第一節路村的時空坐落30
一、“進入”路村30
二、行政沿革:作為區域性中心的路村33
三、走出封閉社區的嘗試36
第二節社會構成與宗族關係38
一、路村的社會構成38
二、路村三大姓的強弱變化41
三、觀念上的宗族競爭44
四、現實中的宗族關係46
第三節村寨、村廟與廟會50
一、村寨的興修50
二、關帝廟的信仰54
三、“麥貨會”的傳統58
第三章“講理”與“光棍”63
第一節路村的光棍們66
一、舊社會的路村光棍66
二、集體時期的路村幹部沿革72
三、黃勝利、路進學和冉文英的個人生活史76
第二節“講理”:衡量“光棍”的標準80
一、舊社會光棍的特徵80
二、集體時期光棍的特徵82
第三節路村的文化圖式94
一、“講理”95
二、“光棍”101
三、路村文化圖式的內容105
第四節“講理”與“光棍”的再生產107
一、村寨邊界與村廟名稱變化的背後107
二、宗族強弱變化與光棍110
三、集市的興起與光棍觀念的強化112
四、對“國家”的道德評判與“講理”觀念116
五、村民對“不講理”的應對:“因果報應”與“命”123
第四章文化圖式的變遷131
第一節集市下的路村村民133
一、發家致富的經濟追求133
二、產權意識的增強136
三、能動性與自主意識的提高137
第二節大隊幹部的集體墮落140
一、集體利益的逐漸丟棄141
二、公平公正原則的違背144
第三節不容忽視的小隊幹部146
一、集體時期的小隊幹部146
二、後集體時期的小隊幹部152
第四節“講理”與“光棍”的當下呈現155
一、“講理”觀念及其新變化156
二、光棍及其內涵的變遷168
第五章“重建村廟”的政治學175
第一節作為光棍平台的“麥貨會”177
一、舊社會的“麥貨會”178
二、集體時期的“麥貨會”180
三、磨子與後集體時期的“麥貨會”183
四、“流產”了的2010年“麥貨會”186
第二節村廟信仰與重建過程189
一、作為光棍平台的村廟189
二、“不可不信、不可全信”:當今村廟信仰
與變化191
三、重建村廟的具體過程196
第三節修廟過程中的權力關係209
一、修廟老頭的個人生活史209
二、捐款與立碑的政治學220
三、不同群體之間的權力關係221
第四節介入修廟過程的縣城幹部234
一、三下請帖的故事235
二、縣城幹部回鄉238
三、幹部介入之再思考241
結論文化、權力與克里斯瑪247
一、文化、權力與歷史248
二、“光棍”、精英與小人物的克里斯瑪254
參考文獻264
索引282
圖表索引287
後記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