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俗(長洲太平清醮),香港長洲島北帝廟定期舉行的崇尚玄天上帝的傳統民間信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長洲太平清醮是由道教傳統儀式演化成的民間信俗活動,流行於香港地區,於每年農曆四月舉行,有接神、開光、走午朝、水祭、走船、會景巡遊、祭幽、謝天地、搶包山、分發幽包和送神等儀式活動。
2011年5月23日,長洲太平清醮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Ⅹ-8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間信俗(長洲太平清醮)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
- 遺產類別:民俗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遺產編號:Ⅹ-85
- 保護單位:香港長洲太平清蘸值理會
歷史淵源,民俗內容,文化特徵,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據長洲島民相傳,清代晚期,長洲曾發生瘟疫,島民死亡枕藉。為求消災,惠潮籍居民延請高僧喃嘸,在北帝廟前設壇拜懺,超渡水陸孤魂,更奉北帝神像綏靖遊行街道,之後,瘟疫果然停止。自此以後,島民每年皆舉辦太平清醮,酬謝北帝神恩,保境平安。百多年來,長洲島居民為禳災祈福,保境安民,一年一度舉辦太平清醮,從未間斷。建醮是居民展現其民俗傳統的一種方式:如紙紮神像、扎建包山、手制包點等民俗工藝,及民間道教儀式和音樂、飄色、舞獅、舞麒麟、大鑼鼓等民間表演藝術,使太平清醮年復一年得以傳承下來。
太平清醮雖然都是每年農曆四月舉辦,但是具體時間依賴正月的杯卜決定,正月中旬由太平清醮值理會的成員前往北帝廟以掉杯方式,選出籌備當年建醮及其相關活動的值理和具體日子。2001年,杯卜的結果是四月初六起醮,會景巡遊和搶包山於四月初八舉辦,亦為香港政府新訂立的公眾假期佛誕。值理會當即再向北帝“杯卜”,詢問是否“同意”以後的醮期皆訂為相同的日子,“杯卜”結果顯示北帝“同意”。因此,自2001年起,一年一度的長洲太平清醮的醮期就定了下來——於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六至初八舉行。
民俗內容
長洲太平清醮是太平清醮/打醮項目的一部分。香港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每年籌辦為期五天的太平清醮,有接神、開光、走午朝、水祭、走船、會景巡遊、祭幽、謝天地、搶包山、分發幽包和送神等儀式活動,亦安排上演神功戲(先演粵劇而後演白字戲)。
“飄色”巡遊和“搶包山”比賽是具有特色的離島區傳統習俗。“飄色”是在遊行慶典中,一群穿著鮮艷服飾的五六歲小童裝扮成各種古今人物,被竹木等製成的特殊裝置高高地“挑”在空中進行表演,遠遠望去就像“飄”在長長的巡遊隊伍上空似的。隊伍中還有居民將神像放在轎子上,從北帝廟出發,循著近岸的指定路線巡行。
“搶包山”是長洲太平清蘸的另一出重頭戲,以至於在許多人眼裡,太平清醮幾乎與搶包山畫上了等號。整個活動最矚目的是三座16米高的包山,據說是為普度因漁獵而折損的生靈。
文化特徵
長洲太平清醮擁有其獨特的文化和歷史內涵,每年都吸引大批海內外旅客慕名而來。“醮”主要指感恩上天,祈求掃除瘟疫、吉祥平安。搶包山通常會在太平清醮的最後一晚舉行,選手們分別登上包山,爭奪包子。據說取得包子越多,福氣就越高,因而競搶場面激烈。搶得的包子則會分派給其他居民“共沾福氣”。飄色巡遊,觀者如堵;舞獅舞麟,歡騰熱烈。
看完比賽,遊客們會再買幾個面蓋紅色“平安”大戳的、不同餡料的蒸包吃,以祈求好運和福氣。這些“平安包”用麵粉、白砂糖和水做成,有蓮蓉、麻蓉、豆沙等多種口味,包身正面用紅油印上“平安”二字,寓意平安健康。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長洲太平清醮原屬於地區性祈福活動,但在政府的大力宣傳與扶持下,成為香港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每次吸引大批香港市區居民和外國遊客前來參觀。
傳承狀況
在20世紀70年代末,發生了“包山”坍塌、24人被壓斷手腳的重大事故。自1978年以後,政府下令不得再進行搶包山活動,改為派發的形式。經過多年的檢討後,2005年6月政府準許長洲市居民再次舉行搶包山活動,大眾及遊客可再次見證這個暫停了26年的盛況。出於安全考慮,在包山的搭建和攀爬上都做了不少改進,甚至連每座包山上的包子枚數、比賽現場的觀眾數量也都做了嚴格的規定。
保護措施
百餘年前,活動由熱心參與打醮事務的居民所組成的值理會組織。自2004年成立“香港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為活動組織永久性機構,香港特區政府予以支持。
2009年3月,香港大學音樂系開始對長洲島日常聲景進行錄製與分析,主要通過採集非節慶期的島上聲音元素,了解當地居民的日常行為及他們所歷經的生活變遷。在同年5月正值太平清醮期間,研究者跟隨慶典日程,將幾天內的祭祀、巡遊、戲曲表演、舞獅等活動進行了圖像、聲音及文字的完整記錄。此外,研究者還通過對當地居民以及太平清醮行政組織──值理會人員的採訪,記錄了更為翔實的口述歷史資料。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民間信俗(長洲太平清醮)項目保護單位香港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7年,搶包山比賽在長洲北帝廟遊樂場足球場舉行,設有1650個觀賞座位。搶包山接力邀請賽中,共有10隊來自深圳、澳門、珠海和長洲本地的隊伍參賽。選拔賽勝出的參賽者要在規定時間內攀爬上由鋼枝和竹枝搭建的“包子山”,摘取平安包,不同高低區域的包子分數不同,總分最高的男女參賽者將獲封“包王”、“包後”,2017年的“搶包山”選拔賽中,有一對情侶參賽者雙雙進入男子組和女子組的決賽。包山上摘取包子最多的參賽者將獲頒“代代平安獎”,而由2016年起增設的“擂台獎”則會頒給累積取得任何三屆比賽冠軍的男女參賽者,他們將獲封“王中王”或“後中後”。
2019年,飄色巡遊大約有20個長洲街坊參與,除了展出飄色,還配以鑼鼓和彩旗,表演舞獅、舞麒麟。成千上萬名香港市民和遊客聚集到面積約2.3平方公里的小島上,早上八時至下午三時有兩萬人次乘船前往長洲,較2018年同期增加28%。傳統“搶包山”活動發展成為一項競技比賽,參賽者們奮力攀爬掛滿塑膠包子的鋼架包山,爭搶印有“平安”二字的“包子”。2019年的參賽隊伍為五年來最多,報名者中年紀最大的68歲,最小的年僅18歲。
2020年,為避免民眾聚集以預防新冠肺炎病毒傳播,長洲太平清醮值理會宣布,長洲太平清醮活動從簡,祭祀儀式會按傳統習俗舉行,但包山嘉年華、飄色巡遊、神功戲、搶米、麒麟和功夫表演則取消。公眾人士不能進入展示包山的場地, 5月1日早上向公眾派發平安包的安排也被取消。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在社交網路頁面上傳了360全景視頻和照片,以向公眾展示太平清醮活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