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俗(欽州跳嶺頭)

民間信俗(欽州跳嶺頭)

民間信俗(欽州跳嶺頭),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民俗,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名錄之一。

民間信俗(欽州跳嶺頭)是欽州市一帶漢族、壯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綜合性民族民間節慶習俗活動,主要分布在欽南區、欽北區、靈山縣和浦北縣的壯族與漢族村寨,已有470年的歷史。

2014年11月11日,欽州跳嶺頭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Ⅹ-85。

基本介紹

文化特徵,傳承人物,文物保護,

文化特徵

跳嶺頭由舞蹈和音樂兩部分組成,舞師根據舞段的角色穿戴相應的服飾和面具,表演帶有角色個性的程式舞蹈,以打擊樂器蜂鼓和銅鑼伴奏。傍晚時分班首主持“開壇”儀式後,舞師連續表演“扯大紅、跳三師、跳師郎、跳忠相、 操兵、跳四帥、拋雲梯、跳仙姑”等舞段。經過通宵達旦的表演,最後跳“收精、趕龍船”舞段象徵性地把代表邪魔、瘟疫的精頭收盡在紙糊的龍船里,送到河邊燒掉,表示從此災害隨水流逝,昭示吉祥安康。
跳嶺頭以民間信仰為依託,吸納和展示豐富的民族民間歌舞、戲劇等文化元素,融節日習俗、信仰習俗、村社習俗、宗教習俗、娛樂習俗為一體,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它源於壯族本土文化,同時吸收了漢族節日文化,是壯、漢民族文化交流與融合的產物,對促進民族大團結與文化交流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

傳承人物

陳基坤,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民間信俗(欽州跳嶺頭)代表性傳承人。

文物保護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民間信俗(欽州跳嶺頭)項目保護單位欽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