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鎮大村村

該行政村隸屬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民樂鎮,地處鎮東邊,距鎮政府所在地3.00公里,到鎮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38.00公里。東、南均鄰威遠鎮,西鄰翁孔村,北鄰民樂村。轄大背陰山、攔門山、團山、塘梨樹、黃家村、二道河(一、二社)、凹子、牛泥塘、半坡、秧塔、牛尖山、江竹林、梅子樹14個村民小組。至08年底有農戶409戶,有鄉村人口1527人,其中農業人口1521人,勞動力99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820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民樂鎮大村村
  • 行政區類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民樂鎮
  • 下轄地區:14個村民小組
  • 地理位置:距鎮政府所在地3.00公里,距縣38.00公里
  • 面積:42.13平方公里
  • 人口:1527人
民樂鎮簡介,基礎設施,自然資源,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人文地理,

民樂鎮簡介

民樂鎮大村村
全村國土面積42.13平方公里,海拔1,350.00米,年平均氣溫19.00℃,年降水量1235.00毫米,適合種植玉米、花生、小麥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641.00畝,人均耕地1.74畝,林地58,990.90畝。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82.2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54.00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林業為主。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09戶通自來水,有8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23.08%)。有409戶通電,有27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0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00%、68.22%和73.3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78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28戶(分別占總數的43.52%和31.30%)。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0.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3.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20輛,農用運輸車40輛 ,拖拉機140輛,機車153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201.00畝,有效灌溉率為37.1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36.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75畝。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1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2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5戶。全村1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13個自然村已通電;13個自然村已通路;13個自然村已通電視;13個自然村已通電話;13個自然村均未通路燈。有2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6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7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26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641.00畝(其中:田1213.00畝,地1428.00畝),人均耕地1.74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58,990.9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875.9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89畝,主要種植茶葉、蠶桑、花椒、桔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7.00畝,其中養殖面積10.00畝;草地227.00畝;荒山荒地397.00畝,其他面積316.0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82.2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5.00萬元,占總收入的32.71%;畜牧業收入46.00萬元,占總收入的12.0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580頭,肉牛72頭,肉羊80頭);漁業收入6.20萬元,占總收入的1.62%;林業收入108.00萬元,占總收入的28.26%;第二、三產業收入24.00萬元,占總收入的6.28%;工資性收入7.00萬元,占總收入的1.83%。農民人均純收入1954.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林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人(占勞動力的0.60%),在省內務工6人,到省外務工0人

人口衛生

該村至08年底有農戶409戶,共有鄉村人口1527人,其中男性856人,女性665人。其中農業人口1521人,勞動力 998人。該村以彝族為主(是彝、拉祜、哈尼、漢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339人,拉祜、哈尼族141人,漢族41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參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10人,參合率95.62%;享受低保102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該村距離鎮衛生院21公里。該村無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488.00平方米,擁有教師5人,在校學生142人;該村距離鎮中學21.0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81人,其中小學生142人,中學生39人。

人文地理

大村村委會位於鎮的東南面,占全鎮面積的9.2%,東北窄、西長、南寬、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森林覆蓋率達81%以上,地處高山帶,適於種植山地作物,村內最有特色的是茶葉,其中最有名的是秧塔100多年的古樹茶和大白茶。
該村主體民族彝族人口占80%,是全鎮彝族文化保留較為完整的一個村。這裡60歲以上和7歲以下的人離開了彝族語言都很難跟外面的人交談,然而卻有濃烈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風格,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彝族文化及傳統的習俗,雖然有的習俗現已有所變化甚至消失,但生活起居、節慶活動以及文體活動等都得到了傳承和發揚,這裡至今還保留著鑽木取火的方式,並多次在全縣火把節中發揮作用。
該村建於1949年,早在1953年前,本村人民就以自娛自樂的方式開展過"跳神"等民間舞蹈,當地還流行跳三跺腳、小拌腳、合腳歌,其中最有名的是傳統的彎棍舞,多次參加景谷縣國慶、縣慶等重大慶典表演,道具被收存在鎮文化站。
當地的彝族婚禮,過去一般是近親結婚,而現在雖然已提倡男女戀愛自由,但還是要由老人到女家提親三次,才能約定婚期。辦喜事時,邀請號將吹大號小號,屋裡屋外坐滿了遠親近鄰,非常熱鬧,晚上有傳統的鬧新房和跳笙對歌等。當地的美食很多,其中較有特色的是:羊角扭蕎籽粑粑、涼拌樹花、羊白生和灌饢白酒。彝家的節日很多,其中最熱鬧和最有特色的是農曆二月八的拜祖墳節和農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的發展,彝家的日子會一天更比一天好,彝民的傳統文化會源遠流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