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學研究叢書:“共生互補”論集

民族學研究叢書:“共生互補”論集

本書緊緊圍繞許憲隆教授首先提出並積極倡導的“共生互補”理念,選錄了24篇關於“共生互補”理念研究的精品學術論文。本書依據“從巨觀的理論研究到微觀的實踐運用”的邏輯順序對論文進行了布局,這些論文從內涵、思想淵源、理論構建、實踐運用等方面對“共生互補”理念進行了系統的闡釋,基本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學術認知體系。本書不僅為學界同仁更系統地了解“共生互補”理念提供了一個平台,而且更深層次的意義在於為解決目前我國散雜居地區的民族問題提供了一個實踐思路,可以說它是應時而生、服務於現實社會的,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和可讀性。

基本介紹

  • 書名:民族學研究叢書:“共生互補”論集
  • 出版社: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頁數:238頁
  • 開本:16
  • 品牌: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作者:梁潤萍 黃貞
  • 出版日期:2014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6099668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共生互補”理念是許憲隆教授首先提出並倡導的,他把“共生互補”作為構建我國散雜居地區和諧社會的實踐理念。經過許憲隆教授及其率領的散雜居民族研究團隊的多年研究,“共生互補“理念的理論構建和實踐認知正在日趨成熟和完善,得到了民族學界的廣泛認可,標誌著構建中國民族關係理論的話語體系逐步走向完備。//歷史上我國每個朝代的民族關係都經歷過從失序到有序的調適,都是在“互補”中實現“共生”的。我們現在在建設散雜居地區多民族和諧社會的進程中,
倡導“共生互補”理念的原因就在於“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政治格局,不可分割。按照共生互補的理念,任何民族,不論人數多少,歷史長短,經濟、政治、文化水平高低,都是共生體系當中自主的共生單元,只有平等相處,取長補短,相互學習,相互幫助,才能提高共生的關聯度、親近度,即民族團結,才能協調多元民族關係,減少共生阻力,加快縮小民族之間在經濟、政治、文化上的差距,和諧共處,共同發展,共同進步,走向繁榮與富強。” “共生互補”理念“既是對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創造、每個民族都有優於其他民族的獨特文化元素這一歷史唯物主義觀的詮釋,也是從社會共生理論的新視角對費孝通先生所提出的關於“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理論,以及中國共產黨提出的“三個離不開”思想的科學性所作的邏輯證明和必要補充。”

作者簡介

梁潤萍,1984年出生於山西省晉中市,現為中南民族大學博士,從事散雜居民族關係和民間信仰研究。已公開發表《新生代民漢農民工的差異研究》《“四個認同”與中華民族凝聚力關聯研究》等學術論文。參與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西部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與和諧穩定對策研究”和新疆少數民族現代化研究中心重大項目“新疆維吾爾商業文化嬗變研究”等多項課題研究。
黃貞,1981年出生於江西省吉安市,回族,中共黨員,講師(法學專業),湖南省民族研究所主任科員,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專業博士在讀,主要從事散雜居民族問題研究。

圖書目錄

許憲隆教授與“共生互補”論(代序)梁潤萍/1
共生互補:構建和諧的散雜居民族地區
——訪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院長許憲隆《中國民族》記者/10
共生互補:構建散雜居地區和諧社會的實踐理念許憲隆沈再新/15
民族共生理論:散雜居民族關係及目標範式研究袁年興許憲隆/20
民族共生關係分析模型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袁年興/31
共生互補:走向多元一體的必由之路
——重讀“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理論的幾點認識許憲隆沈再新/44
共存與共贏:民族共生髮展模式的構建與實踐袁年興譚曉靜/64
文化生態學語境下的共生互補觀
——關於散雜居民族關係研究的新視野許憲隆張成/74
論少數民族的公民國家認同的建構路徑許憲隆張龍/88
民族共生理論(方法論)的構建
——基於社會生物學的學術共鳴袁年興/101
構建共生互補型城市民族關係的思考
——兼論城市和諧民族關係構建的基本人文理念和
實踐目標訴求沈再新程芳/114
族群雜居區族際互動的結構性特徵
——一種超越二元對立的研究視域袁年興許憲隆/119
民族共生髮展的形成理路及運作機制袁年興/130
民族多元共生的基本邏輯:一個理論分析框架袁年興/141
共生理論:民族關係研究的新視角袁年興/155
從多元走向一體:民族關係演變中的共生學取向袁年興/163
試論民族關係的概念及內涵
——對民族關係理論框架的共生學考察袁年興/172
共生互補視角下中國散雜居民族關係的特點岳雪蓮/182
共生視角下民族地區文化旅遊發展研究譚曉靜/189
從族際接觸、多元一體到共生互補
——對湖南桑植白族“連理會”文本的人類學解讀張麗劍/195
論省際結合部的社會管理郭福亮許憲隆/203
清真寺功能的共生學詮釋袁年興徐光有/211
散雜居地區回漢民族共生形態及發展趨勢
——以南陽回漢民族關係為例洪兵/220
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與各民族的共生互補
——兼論“第二代民族政策”許憲隆袁年興/225
後記/23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