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富論(滕泰經濟學作品)

民富論(滕泰經濟學作品)

本書是一部關於國家經濟學方面的論著,由東方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滕泰。

基本介紹

  • 書名:民富論
  • 又名:新供給主義百年強國路
  • 作者:滕泰
  • ISBN:9787506065962 
  • 頁數:281
  • 定價:45.00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8-1
  • 裝幀:軟精裝
  • 副標題:新供給主義百年強國路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國以強為本,民以富為本。國大而不強,或國富而民不富,都不是中國夢。要實現百年繁榮的民富國強之夢,不僅需要財富觀念的革命,更需要財富戰略先行。
作為新供給主義經濟學的首創者,本書作者從供給端重新定義了經濟周期,並提出中國須吸收三十年前鄧小平改革和里根主義的政策元素,大幅降低企業稅負成本和融資成本等間接供給約束,放鬆壟斷和管制等直接供給約束,盤活現有資源存量,解放生產力,啟動十年增長。
本書還提出,要實現三十年以上的經濟成長,必須解除供給抑制,激活“五大財富源泉”,綜合利用“三種財富增長模式”,依靠全新的人口、城鎮化、金融、貿易和國防戰略,引領中國經濟走上持續繁榮之路。
作為軟財富理論和軟財富戰略的首創者,本書作者提出,所謂第三次工業革命實際上是傳統工業之死;中國只有確保百年以上的經濟繁榮,才能實現民富國強的“中國夢”——這既不能靠傳統的農業生態財富思想,也絕不能靠過時的工業硬財富思想,而應該抓住軟財富革命的時代契機,從家庭、企業和國家層面,依靠軟財富戰略,決勝新百年。

作者簡介

滕泰,經濟學博士,萬博經濟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兼職教授。曾擔任多家金融機構的研究所所長、投資總監、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等職務。
2006年出版《新財富論》,2009年出版《財富的覺醒》,連同本書《民富論》,以及即將出版的《軟財富》,共同構成“新財富四部曲”,形成“軟財富”和“軟價值”理論的完整思想體系。
滕泰是我國新供給主義經濟學的創立者和倡導者,他於2012年11月發表《新供給主義宣言》,創新性地從供給端重新定義了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並於2013年提出完整的新供給經濟學理論體系,目前新供給經濟學派在我國的影響力正在迅速擴大。
作為知名的少壯派經濟學家,還著有《流金歲月——大國崛起與資本市場的繁榮》、《投資銀行》、《透視通脹》、《大周期》等多部專著,多次應邀出席國務院各部門及國務院總理召開的專家諮詢會,並於2012年創辦了民間智庫——萬博經濟研究院,致力於新供給經濟學和軟財富戰略研究。

目錄

序言 探尋中國經濟百年繁榮之路
第一章 中國人口政策何時改, 怎么改
第一節 歷史啟示錄: 跳出人口資源陷阱
300 年停滯、掙扎的“人口資源陷阱”
1820 年的突破
技術、人口、產出的“三階段突破” 定律
中國經濟的人口依賴與增長斷裂之惑
第二節 中國人口政策到了不得不改的時候
人口枯榮左右國運興衰
中國:即將減弱的人口和勞動力優勢
2020 年, 人口魔咒會降臨中國嗎
歷史會不會重演
第三節 如何開啟中國人口財富的密碼
人口財富規律與人口的財富價值
即使特定年代, 計畫生育政策也非唯一選擇和最優選擇
未來十年: 調整人口政策最後的視窗期
調整人口政策的阻力已經接近零
標本兼治: 從人口數量控制轉向“人力資本戰略”
第二章 移民潮與人口城鎮化難題,如何解
第一節 移民戰略造就的財富大國
人口流動是財富之源
移民戰略是鑄造美國財富強國的秘訣
澳大利亞靠移民戰略度過老齡化危機
移民造福秘訣
第二節 中國人口流動與人口城鎮化的財富天平
人口流動對遷出地的財富削弱效應
中國第三次移民浪潮的財富“黑洞”
留住財富精英, 中國必須做什麼
人口城鎮化是中短期財富增長的引擎
第三節 人口城鎮化的難題與戰略選擇
人口城鎮的核心是就業
人口城鎮化的兩堵高牆:戶籍和住房問題
新城鎮化的資源互動潛力與土地制度問題
對人口城鎮化不必過度憂慮
大城市還是小城鎮戰略
第三章 搭乘貿易財富快車,還是讓錯誤戰略葬送未來
第一節 如何搭乘貿易財富快車
財富路線1.0 版的三條財富大動脈
財富路線2.0 版改寫財富流向
鐵路和公路助推財富路線3.0 版
財富路線4.0 版: 電子商務變身貿易新貴
第二節 什麼樣的貿易政策才能提升國際分工地位
那些高唱自由貿易讚歌的, 都曾是貿易保護主義的先驅
新結構主義之惑: 一場事關未來戰略的爭論
比較優勢非天然, 貿易才是推動國際分工的源動力
貿易若不能改善本國分工, 就只能促進他國的繁榮
軟財富時代的比較優勢來自哪裡
第三節 中國貿易戰略之殤
是什麼讓中國失去定價權, 淪為全球“苦力”
錯誤的貿易戰略更嚴重的惡果: 從外部失衡到內外失衡
稀缺的硬資源: 可怕的國際貿易依賴
第四節 中國怎么辦
讓對外經濟部門多經風雨, 斬斷內外失衡的惡性傳導
高鐵發掘中國比較優勢, 全面激活各版財富路線圖
學習美國, 有效利用本國的市場和外匯資源
使用貿易規則“大刀”, 切分財富蛋糕
構建以中國為核心的貿易和財富俱樂部
打造貿易戰略升級版, 決勝軟財富時代
第四章 中國還要在大國貨幣與金融體制下寄生多久
第一節 金融是天使, 也是魔鬼
金融的財富創造效應和分配效應
西班牙金融過盛反致商業衰落
“成也金融, 敗也金融” 的荷蘭
英國霸權衰落, 讓海外投資打了“水漂”
利用日元升值,日本迅速完成向資源儲備國和債權國轉型
金融的尺度: 天使與魔鬼之間
第二節 貨幣戰爭是陽謀, 不是陰謀
“貨幣戰爭”爭什麼
英鎊本位的財富擴張
美元對英鎊窮追猛打,只為獨攬貨幣霸權
美歐爭奪貨幣霸權, 尚未結束的戰爭
第三節 寄生在大國貨幣和金融體制下
國際金融組織的主導者
霸主特權: 用金融手段和貨幣體系掌控世界財富密碼
新霸主的“撒手鐧”: 用危機創造財富
當今世界貨幣天然的致命缺陷
第四節 中國的金融戰略
如何融入國際金融體系而不喪失國內政策獨立性
客觀認識匯率的財富分配作用
如果不能阻止升值, 就應最大限度利用升值
未來國際貨幣體系的走向
多中心貨幣體系中的人民幣國際化
第五章 戰爭能力與國富國窮
第一節 戰爭毀滅財富, 又刺激財富創造
財富與戰爭相伴而生
財富在炮聲中灰飛煙滅
戰爭刺激財富創造能力
第二節 戰爭的結果一定是勝則富, 敗則窮嗎
殖民先鋒葡萄牙的富強之路
英帝國的錢袋子在戰爭中膨脹
戰爭是美國“致富” 的葵花寶典
日本國運因戰爭而改寫
西班牙與俄國: 因戰爭崛起並衰落
法國與德國的慘痛教訓: 戰爭是件得不償失的事
戰爭對國家興衰的複雜影響
第三節不同時代戰爭如何聚財
農業文明時代的戰爭掠奪與土地占領
商業時代的海洋和貿易路線爭奪
硬財富時代———為原材料與市場而戰
戰爭可以獲得哪些財富權力
軟財富時代的戰爭意義
第四節 中國百年繁榮的國防戰略
和平崛起離不開戰爭能力保駕護航
如何促進軍事技術的民用轉化?
海戰能力與中國財富輪迴
太空和信息戰技術為中國打開彎道超車的財富新領域
第六章 從國富到民富的改革原則和路徑
第一節 告別大國小民, 實現中國民富夢
歷史的回聲: 國富民不富,衰落第一步
公有財富: 多一點還是少一點
福利與效率: 為什麼社會財富應向私有部門傾斜
第二節 從國富到民富, 產權改革必須遵守的法則
重溫那些不可長期違背的財產權法則
社會契約與產權市場化演變的邏輯
不能把產權結構視為分配機制
第三節 避免產權改革陷阱, 選擇尊重產權的市場化改革道路
如果瓜分他人財富“天經地義”,誰還去創造新財富
不尊重私有財富, 必然陷入產權改革陷阱
理想產權關係形成過程中, 政府和市場的角色
第四節 站在百年繁榮的起點, 重啟改革
改革如何突破既得利益的阻撓
改革必須突破保守思想和舊價值觀
第七章 新供給主義重啟中國改革
第一節 總需求管理無計可施,新供給主義峰迴路轉
過去, 總需求管理效果不理想
當前, 擴大內需或擴大外需都很難
長期, 總需求管理無效
峰迴路轉, 新供給主義重啟改革
第二節 新供給主義經濟學的淵源與理論突破
從古典供給經濟學、傳統供給學派到新供給主義經濟學
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 為核心的巨觀經濟管理機制
第三節 新供給主義的改革思想和增長理論
以“放鬆供給約束” 為核心的短期改革主張
以“解除供給抑制” 為核心的長期經濟改革主張
五大財富源泉, 三種增長模式
第四節 新供給主義經濟學如何解決具體的改革難題
以“最佳化供給結構、提高供給效率” 為核心的房價、物價管控政策
以“供給要素貢獻和邊際報酬” 為核心的收入分配機制
第八章 軟財富戰略決勝未來
第一節 三次財富革命 軟財富君臨天下
從生態財富孕育文明, 到重農主義抑制硬財富
從硬財富重塑世界版圖, 到擺脫“硬財富觀” 束縛
軟財富掙脫了硬資源的“萬有引力”
軟財富引領未來消費潮流
第二節 掌握軟價值理論, 決勝軟財富時代
從軟財富觀到軟價值論
軟價值論的哲學和認識論基礎
軟價值取決於群體性認知
軟價值取決於所在參照系
軟財富的價值不是一個點, 而是一個“域”
應對資產價格潮起潮落, 軟價值理論決勝軟財富時代
第三節 劃分未來財富版圖“看不見的手”: 軟財富戰略
工業之死: 當軟價值入侵硬財富
軟財富時代的財富分配規律
企業戰略:創造軟財富, 提升軟價值
差距: 軟財富時代的中美財富結構
國家財富戰略目標:軟資源、軟環境、軟權利、軟實力
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