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掐絲琺瑯菊花紋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琺瑯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國掐絲琺瑯菊花紋瓶
- 館藏地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 所屬年代:民國
- 類別:琺瑯器
- 材質:銅
- 藏品編號:63753
- 質量範圍:0.01-1 kg
- 文物級別:一般
- 文物來源:移交
- 完殘程度:基本完整
- 入藏時間:1949.10.1-1965
- 規格尺寸:高9.2,口徑3.5(cm)
民國掐絲琺瑯菊花紋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琺瑯器。
民國掐絲琺瑯菊花紋瓶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琺瑯器。...
明掐絲琺瑯花卉紋菊瓣式燭台琅是明萬曆年間的一件琺瑯作品。燭台銅胎鎏金,圓盤形,菊瓣式邊,盤心置一寶瓶式鎏金長阡。盤內壁掐絲琺瑯天藍地上壓纏枝菊花紋。盤外壁及底藍地上飾多色釉勾雲紋,盤底中心綠地長方框內朱紅楷書“大明萬曆年造”六字款。此燭台為照明用具,共用了紅、紫、寶藍、天藍、海藍、白、...
圖為掐絲琺瑯菊花燭台的底部。其上為萬曆年的原款,這種款叫掐絲雙勾款。掐絲琺瑯菊花紋燭台 製造年代: 明 材料: 琺瑯釉 銅 介紹 在宣德時期的掐絲琺瑯器上已有所套用,到萬曆年間仍在繼續沿用,此類款造假的較少。許多早期掐絲琺瑯器被後配了銅鍍金口、頸、足、耳等附屬檔案,鍍金燦爛輝煌,辨別時稍加注意就會發現...
清掐絲琺瑯菊花飛龍紋瓶,清代琺瑯器,藏於開封市博物館。該瓶高45.8厘米,口徑10 厘米,底徑11.5 厘米;以色澤沉穩的寶石藍色為地,頸部繪飾一條遒勁威武的飛龍,腹部飾紅、黃、白等各色菊花,畫法工細寫實,色彩艷麗。該瓶用掐絲琺瑯工藝製成,系清宮舊藏,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與藝術價值。文物特徵 清掐絲琺瑯...
明萬曆掐絲琺瑯花卉紋菊瓣式燭台是明代萬曆年間御用監製造的一件琺瑯器,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中文名 明萬曆掐絲琺瑯花卉紋菊瓣式燭台 館藏地點 故宮博物院 所屬年代 明代萬曆 類別 琺瑯器 文物原屬 宮廷御用 目錄 1文物特徵 2文物鑑賞 文物特徵 播報 編輯 明萬曆掐絲琺瑯花卉紋菊瓣式燭台高9.6厘米,盤徑18厘米,足...
掐絲琺瑯菊花夔紋雙龍耳瓶 掐絲琺瑯菊花夔紋雙龍耳瓶是清朝的文物,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院。文物歷史 掐絲琺瑯菊花夔紋雙龍耳瓶為清朝的文物。館藏地點 現收藏於故宮博物院。
銅胎掐絲琺瑯琮式瓶玉石菊花景 銅胎掐絲琺瑯琮式瓶玉石菊花景是一件清代文物,現藏於南京博物院。文物鑑賞 清宮舊藏。鎏金銅胎掐絲琺瑯四方琮式瓶,配木漆底座。通體施淺藍色琺瑯釉為地,腹部開光內繪花卉紋飾,四周環繞變形回紋。瓶中上植花簇,下植紅白藍色菊花,錯落有致。一般兩兩對稱擺放。重要展覽 ...
明掐絲琺瑯纏枝花卉紋盞托是明宣德時期的一件琺瑯器。盞托呈圓盤式,折邊口,盤中心凸起盞槽。底足中心陰刻楷書“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此盞托以淺藍色琺瑯釉為地,盞槽內飾盛開的蓮花一朵,周圍以綠葉相襯。盞槽外飾琺瑯彩蓮花、菊花等花卉紋5組。折沿上飾紅、黃、藍、白8隻蟠螭紋,間以菊花紋。外壁光素...
清康熙銅胎掐絲琺瑯菊花紋圓盒,盒扁圓形,蓋面微隆,平底。通體以淺藍色琺瑯釉為地,蓋面掐飾菊花、枸杞、秀石、朵雲紋,為“杞菊延年”吉祥紋樣。盒底鍍金,中心陰刻楷書“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款。文物賞析 此盒釉色純正淡雅,色調搭配柔和,掐絲技法嫻熟,線條簡練粗獷,圖案布局疏密有致。康熙時期掐絲琺瑯器的...
明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碗是明宣德時期的一件琺瑯器。文物鑑賞 碗直口,收腹,圈足。內壁通施藍色琺瑯釉為地,在朵朵祥雲和雜寶紋之中掐飾雙龍追火球紋。外壁一周施白色琺瑯釉為地,以S形串聯起的6朵紅、黃、墨綠色纏枝蓮花,布局規矩對稱,紋飾絢美富麗。足內飾彩釉菊花紋,中心處有紅釉“宣德年造”篆書四字款...
有清一代署有官方年款的掐絲琺瑯有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同治、光緒。康熙朝掐絲琺瑯基本有三種風格:其一是具有晚明風格的大器,如故宮博物院藏龍紋大盤、仿漢壺等,這部分器物過去一直定為明晚期。掐絲琺瑯八不正瓶,在掐絲上仍具有明晚期的痕跡,但在造型、釉色上已是清代康熙風格;其二是琺瑯釉失透,釉色灰暗...
爐腹上部以一道鍍金弦紋線將爐體圖案界為兩部分,線上部以綠色琺瑯為地,飾白色菊花紋12朵;線下部以藍色琺瑯為地,飾纏枝蓮花紋6朵。三足均以藍色琺瑯為地,飾彩色菊花紋。文物鑑賞 元代掐絲琺瑯器的圖案裝飾多以盛開的纏枝蓮為主題紋飾,其特點是纏枝蓮花朵舒展飽滿,枝葉肥厚,並襯以小花苞。圖案布局疏朗,掐絲線條...
掐絲琺瑯葡萄紋沖耳爐 掐縫琺瑯纏枝蓮紋繩耳爐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獅耳足香熏 掐絲琺瑯纏枝蓮數雙耳爐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朝冠耳爐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梅瓶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熏爐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龍耳爐 掐絲琺瑯葡萄紋圓盒 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獸耳鼓式爐 掐絲琺瑯菊花紋雙螭耳爐 掐絲琺瑯菊花紋螭耳直頸瓶 掐絲琺瑯纏枝...
元·纏枝蓮紋鼎式爐(6-1)郵票中的爐為圓形,雙沖耳,鼓腹,三圓柱形足,造型似青銅鼎,樸實莊重。爐腹上部以一道鍍金弦紋線將爐體圖案界為兩部分,線上部以綠色琺瑯為地,飾白色菊花紋;線下部以藍色琺瑯為地,飾纏枝蓮花紋。三足均以藍色琺瑯為地,飾彩色菊花紋。圖案布局疏朗,掐絲線條奔放有力。琺瑯...
開光內繪飾大朵盛開的菊花紋。菊瓣式圈足內為白色琺瑯地,藍色雙圈內書仿宋體“乾隆年制”四字款。文物賞析 此執壺在菊花主題上標新立異,蓋、口、足製成菊瓣形邊,並突出四個菊花形開光,開光內極為誇張地繪飾大朵菊花紋。此壺的造型設計、繪畫技法、燒制工藝均屬上乘,是清乾隆時畫琺瑯工藝的絕代佳品。
清康熙掐絲琺瑯胡人捧瓶坐落地燭台 通高131cm,底座長23cm,寬27cm。燈座造型為一胡人單腿跪於方座之上雙手托舉觀音瓶,瓶上置蠟釺,燈盤一側有蓮瓣形燈擋。通體以藍色琺瑯釉為地,瓶身及燈盤等處飾彩色纏枝蓮紋。胡人深目高鼻,鬍鬚濃密,身穿罩甲,甲飾纏枝蓮及菊花紋,並於前身後背飾各色“壽”字,...
《清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燭台》一對為清代文物。器物描述 《清掐絲琺瑯纏枝蓮紋燭台》一對的器胎為全銅鍍金,呈雙盤連座式,由燭柱、燈盤及燭座三部分組成。器身以藍色琺瑯為地,裝飾各色纏枝蓮等花卉,五彩斑斕,華麗奪目。 琺瑯器注 琺瑯器,即是以琺瑯為材料裝飾而製成的器物。琺瑯,又稱“佛郎”、“法藍”...
爐蓋蓋壁銅鍍金鏤空蟠夔紋,雲龍紋蓋頂。爐通體施海藍色釉,掐絲勾雲頭作錦地,用紅、黃、白、寶藍、草綠、墨綠等色填飾圖案。爐兩正面均飾“壽山福海”及雙龍捧篆書團“壽”字圖案,空間點綴彩雲紋,兩側面飾纏枝菊花紋。爐身以鍍金回紋作邊飾。爐兩側雙人頭繫繩圈,深目高鼻,兩腮及下頜蓄有羊卷鬍鬚,...
器呈六出花瓣形。斂口,微弧壁,平底,圈足。底足無釉,露堅緻白細砂胎,施青白釉不及底,釉色泛灰,釉面開片。器內裝飾印花陽紋,為席地纏枝菊花紋宋瓷在中國陶瓷工藝史上以單色釉的高度發展著稱,其色調之優雅,無與倫比,是中國瓷器藝術臻於成熟的時代。廣西的宋瓷分為青瓷和青白瓷,以桂北永福縣窯田嶺...
牡丹紋 藍地琺瑯彩牡丹紋碗 畫琺瑯牡丹紋瓶 墨綠色勾蓮八寶牡丹 紋妝花緞 纏枝蓮紋 鬥彩纏枝蓮紋荸薺扁瓶 綠色纏枝蓮紋織金緞 石青色纏枝蓮紋妝花緞 畫琺瑯卷草纏枝花卉紋碗蓋 藍色緙絲三藍勾蓮紋袍料 西番蓮紋 畫琺瑯西番蓮紋棱式盒蓋 寶相花紋 掐絲琺瑯寶相花紋橢圓盤 彩鱗寶相花紋錦 菊花紋 品月色緞繡...
例如,明清兩代瓷器的畫面,就與同時代的織繡、竹、木、漆、牙、玉、銅、銀等工藝品裝飾,互有影響,一脈相通;又如成化時期瓷器的海上水八怪,纏枝蓮紋,也與前朝景泰掐絲琺瑯器上紋飾相同。如此等等,便可發現時代的特徵,找出共同的規律,無論是官窯還是民窯器物,都應作大量細緻的對比分析,便如永樂、宣德...
爐身出板沿,內填淺藍色琺瑯釉,掐絲以“卍”字錦紋為地的花鳥小品。花卉有玉蘭、牡丹、芍藥、鳶尾花、荷花、芙蓉、菊花、梅花等,另有小蝶翩躚於花叢中。清代掐絲琺瑯蝴蝶屏風 清代掐絲琺瑯蝴蝶屏風為一對,是擺設於几案之上,用於隔斷和賞玩的文房用具,除屏心外大多掐絲淺藍地勾蓮紋,絛環板中部做銅鍍金鏤空勾...
清乾隆掐絲琺瑯萬壽無疆紋碗 竹鏤雕竹林七賢圖涼筒 年代:清中期 尺寸:高22、口徑6.8厘米。 形狀:圓柱形。 身修長,鏤雕通景“竹林七賢”圖,畫面奇石重疊,松樹挺拔,竹林深遠。工藝精湛。為摟於胸前降溫之用。 [35] 竹鏤雕竹林七賢圖涼筒 清中期 以上內容均來自東莞市博物館,其餘藏品可參考東莞市博物館官網。
爐頸部淺藍釉地,飾黃、白、紅、紫四色菊花12朵。腹部寶藍釉地,飾紅、白、黃三色掐絲琺瑯纏枝蓮花6朵。其下飾蓮瓣紋一周。此器釉質瑩潤,有的部分釉質呈玻璃般的透明狀,琺瑯色澤渾厚諧調,富麗典雅,是一件高水平的元代掐絲琺瑯作品。唯其銅膽、象耳和圈足為後配。 書畫之寶 《清明上河圖》以精緻的工筆...
唐宋元明清,金屬工藝也花樣翻新。金銀銅鐵,不論貴賤,經工匠捶揲鏨鏤,亦為生活添彩。修飾是美學的手段。以耐腐物質保護和修飾易腐材料是國人的一大發明。從七千年前的良渚文化的木胎漆碗到清乾隆時期的銅胎琺瑯器,漫長的歷史在喋喋不休地向後人訴說文明的進步。工藝館內常年展覽銅胎掐絲琺瑯器、銅胎畫琺瑯器...
琺瑯銀針筒 鏨花瓶式針筒 耳環 花籃式鎏金銀耳墜 掐絲琺瑯耳墜 點翠銀耳飾 琺瑯彩雙喜耳墜 琺瑯彩壽字耳墜 花絲壽字耳墜 垂流蘇耳飾 琺瑯彩蟬形耳環 鎏金盤長古錢耳環 多式銀耳墜 《中國傳統首飾(下冊)》目錄:手鐲 鑲嵌珊瑚銀手鐲 刻線龍頭手鐲 龍頭銀手鐲 雙龍戲珠銀手鐲 扭絲紋手鐲 編絲紋手鐲 兩式鑲嵌珊瑚銀...
廣州琺瑯製作技藝 琺瑯器根據製作的技法分類,主要有掐絲琺瑯(俗稱景泰藍)、畫琺瑯(俗稱廣州琺瑯)。畫琺瑯俗稱“洋瓷”,又叫燒瓷,大約在17世紀初由歐洲傳入中國,其技術為中國工匠所接受,並很快製作出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工藝品。廣州畫琺瑯以淡雅取勝,善於用西洋風景人物和舒捲自如的卷草番花作為裝飾圖案。廣州...
2003年,香港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件明洪武青花纏枝菊花紋執壺以670萬港元成交。目前在國內收藏市場上,宋代及宋以前的單色釉執壺為多,除精品外,總體上成交價格並不高,而明清以來的青花執壺則較少露面,雖上拍數量不多,但成交價格要高於一般的單色釉執壺。業內人士認為,明代青花執壺融合了金銀器的造型美,又...
青花花卉紋執壺,壺撇口,細長頸,斜肩,豐腹,下部飽滿,圈足。一側置長流,流與頸間連以橫片。另一側置曲柄,連於頸、腹之間。通體青花裝飾,口沿下飾回紋,頸部自上而下依次為蕉葉紋、回紋、纏枝靈芝紋、如意雲頭紋各一周,腹部繪菊花紋和山茶花紋,近足處繪蓮瓣紋,流及柄均繪纏枝花卉紋。壺附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