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民歌(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勤民歌(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民勤民歌是甘肅省人民政府2011年公布的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單位是武威市民勤縣,屬於民間音樂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勤民歌
  • 非遺級別: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所屬地區:武威市民勤縣
  • 類別:民間音樂
藝術特色,發源,內容,曲調,曲目,傳承意義,

藝術特色

民勤地處巴丹吉林與騰格里兩大沙漠之間,三面環沙,是典型的沙漠綠洲地區,故有“沙鄉”之稱。自古以來,民勤人民以其勤勞智慧,在創造豐富的物質財富的同時,也留下了絢爛綺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民勤是民歌的海洋,千百年來,民勤民歌猶如大漠秋夜的繁星,爭相閃耀;又如隨處可見的沙棗樹,紮根淳樸的沙漠綠洲,根壯葉茂,金花吐艷,散發著醉人的芳香。

發源

民勤民歌源遠流長,在當地傳唱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並隨著歷史的年輪不斷發展演變。民勤是沙井文化的發祥地,地處絲綢之路要衝,是中西貿易及文化交流的橋樑,是多民族聚居地區,大批軍隊長期駐守此地。明洪武初年和清雍正初年,政府大規模向民勤移民,戍邊屯墾的軍隊、大批移民來到鎮番(民勤古稱),把他們家鄉傳唱的一些民歌帶到民勤。東西文化、民族文化、軍旅文化長期交流、融合、滲透,民勤民歌和江、浙、晉、陝民歌及西域民歌不斷融合,催生出一大批具有鮮明民勤地域特色、風格多元化的民勤民歌。

內容

從內容看,民勤民歌有反映勞動生產的,有表現人民反抗精神的,有抒寫愛情生活的,有展示風俗鄉情的,有歌頌革命和建設的,有演繹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的,有描寫兒童生活情趣的,題材廣泛、涵蓋內容非常豐富。民勤民歌根據體裁,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勞動號子,有提杵號子,還有打夯號子,也叫打牆號子。其打法是一人一杵,分作兩班,分別站在牆基兩端,由右向左,邊移邊打,所唱號子純是虛詞,曲調基本上是上下兩個樂句,甲乙兩班先後接唱,一高一低,即興變化,此起彼伏,煞是動聽。歌唱內容除與勞動有關外,幾乎古今中外,天上人間都可能唱到,即興編唱。
另一類是小調。這是民歌的基本內容,數量很多,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曲調悠揚動聽,自成風格。有些曲目在全國普遍流行,如《孟姜女》《茉莉花》;有些則是西北地區共有,如《繡荷包》《織手巾》;更多的民歌是本地產生的,如《趕車調》。小調根據內容可分為五類,即生活類、愛情類、傳說故事類、新詞類和雜類。小調民歌的表現形式,一般為多段分節歌,有長有短,大小不一;發展較自由,句式多樣化;敘事性強,適於在田間地頭歌唱,亦適於在鄉間社火場上配樂表演。

曲調

民勤民歌詞曲結合較為固定,曲調優美,節奏頓挫分明,適於反覆歌唱。有很多民歌的曲調接近眉戶風格,從調式色彩可分為“花音”與“苦音”兩類。這些民歌有其本身的獨特風格,在此基礎上也受到了“爬山調”“花兒”的影響,但本身風格還是鮮明的。

曲目

民勤民歌曲目繁多,採錄的有近500首,廣為流唱的有《鬧土匪》《闖山關》《出斬》《走寧夏》《小白菜》《放駱駝》《鬧元宵》《想親人》《看郎》《留哥哥》《珍珠倒捲簾》《害相思》《十里亭》《十杯酒》《十盞燈》等等。民勤民歌在當地百姓中口傳心授,延續至今。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民勤縣文化館李玉壽等人在民間廣泛徵集採錄,整理形成《民勤民歌集成》資料本,收錄民歌近500首,部分被收錄到《武威地區民歌集成》和《甘肅民歌集成》中。

傳承意義

民歌是時代的旋律,是人民大眾表達自己喜怒哀樂的產物。民勤民歌源於生活,閃爍著生活美的光彩,深受民眾喜愛,代代有傳人,男女老少皆可參與,有大眾性。民勤民歌在這片沙漠綠洲上,被滋養出得天獨厚的藝術魅力,它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凝聚起民勤人的鄉音鄉情。進入新時代,老民歌依然受到人民的喜愛,進一步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與保護。我們堅信,通過大力的保護和傳承,民勤民歌將會成為永不凋謝的民間藝術之花,在民勤綠洲大地上綻放出更加燦爛迷人的風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