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初憲政危機中的政治調和思潮

民初憲政危機中的政治調和思潮

《民初憲政危機中的政治調和思潮》是2013年8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麗娟。

基本介紹

  • 書名:民初憲政危機中的政治調和思潮
  • 別名:中國地方社會科學院學術精品文庫·浙江系列
  • 作者:胡麗娟 
  • ISBN:9787509739877 
  • 頁數:380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8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信息,

內容簡介

調和思想可謂民國初年知識分子對自1895年以來面對政治社會危機、文化危機所作回應的延續。民初調和派章士釗、杜亞泉、梁啓超、張東蓀、李大釗、李劍農諸公結合中西經驗對民初如何實現民主轉型問題的不懈求索,深刻表達了以妥協實現民主轉型的政治智慧,是民初極其珍貴的思想資源。本書選取民初政治調和思潮作為研究對象,旨在總結民初憲政民主轉型的歷史經驗和思想遺產,對於當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也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作者簡介

胡麗娟,浙江大學博士,浙江省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目錄信息

緒 論1
第一節 選題的緣起與意義1
一 問題意識1
二 論域選擇3
三 研究意義5
第二節 文獻綜述8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內容結構13
一 研究方法13
二 內容結構14
第一章 民初憲政危機——政治調和思潮的時代背景18
第一節 “宋案”與“二次革命”20
一 “宋案”:暗地的不妥協20
二 妥協抑或革命21
三 “二次革命”:公開的不妥協22
第二節 中美比較視野中的民初第一次制憲失敗24
一 會議代表:妥協傾向比較26
二 會議組織:妥協氛圍比較28
三 所制憲法:妥協性質比較31
第三節 袁世凱稱帝與憲政失敗34
第二章 民初政治調和思潮之要旨38
第一節 民初政治調和思潮的精神理念38
一 寬容39
二 進化47
三 自由53
第二節 憲政制度58
一 憲法58
二 政黨政治61
三 權力分立制度66
第三節 市民社會69
一 社會是政治改革的基礎70
二 社會與國家二分72
三 中產階級社會74
第三章 章士釗:調和立國論78
第一節 為政之本:“有容”79
一 好同惡異:“有容”的反面79
二 “有容”的內涵85
第二節 調和之法:“政力向背”89
一 政力向背與暴力革命90
二 政力向背與憲法之性91
三 政力向背與政黨政治96
第三節 調和之旨:“調和立國”100
一 “相抵相讓”以成政治調和101
二 針對民初現實的“調和立國”106
第四章 杜亞泉:接續主義與力之調節110
第一節 接續與調節111
一 接續主義:在保守中求進步111
二 力之調節:政治力的對抗調和114
三 調和之政黨:接續與調節之政黨119
第二節 調和多元的社會結構123
一 減政主義:社會與國家的分殊對抗123
二 遊民階級:無由構成中產階級127
三 多元寬容:調和的社會結構所需之精神理念132
第三節 漸進改革的政治調和之道134
一 反對武力:真共和不能以武力求之135
二 調和的道路:溫和穩健之漸進改革139
第五章 梁啓超:政力對抗之調和142
第一節 政治對抗力143
一 政治對抗力的內涵143
二 政治對抗力的養成147
三 調和的政黨151
第二節 政體之調和:憲法與國會156
一 國權與民權的調和157
二 立法權與行政權的調和160
三 國會與政府的調和163
第三節 反對革命之漸進改良166
一 革命復產革命:反對暴力革命167
二 穩定的社會秩序是政治改革的基礎170
三 經濟發展與國民性的提高需要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173
第六章 張東蓀:對抗力之調和180
第一節 政治對抗力之原理181
一 政治對抗力之含義181
二 政治對抗的類別及其意義187
第二節 漸進改革與法治190
一 非暴力革命之漸進改革191
二 憲法與法治194
第三節 政治調和之社會基礎與自治204
一 自由發展之社會基礎204
二 自治與聯邦210
第七章 李大釗:調和之法則與辟偽調和218
第一節 政治調和原理:政治對抗力219
一 政治離心力與向心力219
二 政治對抗力的養成221
三 政治對抗力與暴力革命224
第二節 政治調和釋義229
一 調和含義229
二 調和法則231
三 批判偽調和236
第三節 調和的憲法與政黨246
一 調和的憲法246
二 調和的政黨250
第八章 李劍農:調和之本義253
第一節 調和本義255
一 調和含義與類別255
二 民初調和政局之困境257
三 調和本義之補充261
第二節 真立憲:調和的法治基礎264
一 憲法假面與憲法彈性264
二 政黨與議會政治271
第三節 真秩序:調和的社會基礎276
一 反對國家過度干涉的偽秩序277
二 地方分權自治280
第九章 一個被歷史放棄的選擇——以“全贏博弈”模式審視民初政治調和思潮287
第一節 民初政治調和思潮的興衰287
一 民初政治調和思潮的興盛287
二 民初政治調和思潮的衰微291
第二節 政治調和與“全贏博弈”:溫和不敵激進——民初政治調和思潮衰落的原因(一)297
一 兩種政治博弈298
二 民初政治調和思潮的溫和特質302
三 溫和不敵激進303
第三節 “全贏博弈”的歷史土壤拒斥政治調和——民初政治調和思潮衰落的原因(二)308
一 中國帝制大一統與西歐封建多元310
二 東方農民社會而非西方市民社會321
結 語 妥協是民主的必由之路334
索 引339
主要參考文獻345
後 記35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