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審判與調解程式保障機制

民事審判與調解程式保障機制

《民事審判與調解程式保障機制》是2015年4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畢玉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事審判與調解程式保障機制
  • 作者:畢玉謙
  •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4月
  • 定價:39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205954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民事審判與調解程式保障機制》是畢玉謙教授主持的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的結項成果。《民事審判與調解程式保障機制》是以民事審判與調解的程式保障機製作為研究主題。主要研究了調解的源流與審判程式的可被替代性及其演進,審判程式與調解程式的程式機能,審判程式與調解程式的基本分野與協調,審判程式與調解程式中的事實認定,審判程式與調解程式的展開與程式保障機制的建構,等內容。

圖書目錄

序言
第一章 調解的源流與審判程式的可被替代性之演進
第一節 現代調解的勃興及對審判程式構成的挑戰
一、調解的歷史軌跡與現代調解的勃興
二、審判程式的可被替代性與面臨的挑戰
第二節 調解概念的源流與內涵的界定
一、語義的基本界定
二、不同法系文化背景對導入調解程式的影響
三、我國法院調解的基本法意
第三節 調解方式的選擇及對審判程式的影響
一、有關術語的界定
二、調解方式的基本類型
三、類型化架構下的調解對審判程式可能存在的影響與挑戰
第二章 審判程式與調解程式的程式機能
第一節 程式機能的界定與內涵
一、程廳疋義的一骰蛤性
二、概念構成的要件分析
三、程式的機能
第二節 調解性質辯——機能比較的前提探討
一、契約性
二、司法性
三、契約性與司法性的混合
四、仲裁式的自治論——第四條認識路徑
第三節 調解程式的機能——從與審判程式機能比較的角度
一、調解程式機能研究的意義
二、多維面相下的不同機能預期
三、從與審判程式比較的角度分析調解程式機能
第四節 調解程式機能的現狀與缺陷
一、新概念:在“適法性司法”與“非適法性司法”之間
二、格雷欣定律:非適法性手段的侵蝕效應
三、外部性問題:非適法性手段的溢出效應
四、救濟的途徑單一化:減少還是增加訟累
第五節 改進與完善調解程式機能的思考
一、調解定位之辯
二、應該檢討的構建邏輯
三、新制度構想
四、改造的邏輯——代總結
第三章 審判程式與調解程式的基本分野與協調
第一節 調解程式的特徵與屬性
一、調解的特徵
二、調解的法律性質分析
三、法院調解的必要條件
第二節 調解與審判的基本共性與個性差異
一、調解與審判的基本共性
二、調解與審判的個性差異
第三節 我國現行調解程式設計與政策性預期解析
一、現行法院調解制度的程式設計
二、現行法院調解制度的政策性預期
第四節 審判與調解程式的程式保障理念之異同
一、程式保障的重要意義
二、審判與調解中程式保障理念的適用
三、審判與調解程式保障理念的共同點
四、調解與審判程式保障的不同點
第五節 從程式保障看我國法院調解制度的完善
一、關於調審分離
二、關於排除調解事項的重新界定
三、關於法官釋明義務的強化
四、關於迴避制度適用範圍的擴張
五、關於案外人參與調解制度的完善
六、關於調解協定生效條件的簡化
第四章 審判程式與調解程式中的事實認定
第一節 民事訴訟中事實認定的基本要義
一、案件事實的界定
二、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的思維模式
第二節 審判程式與事實認定
一、審判程式中的案件事實
二、審判程式中探求案件事實的路徑與程式法則
第三節 調解程式中對案件事實的發現與查明
一、域外調解程式中對案件事實的發現與查明
二、我國調解程式中對案件事實發現與查明的實證考察
第四節 程式保障機制的短板:我國調解程式與案件事實認定的非對稱性
一、關於法院調解中真實原則的存廢
二、對我國調解程式中案件事實的基本認知
三、調解程式中對案件事實的認定及基本狀態
四、調解程式的功能與對案件事實認定之間的衝突
五、我國民事訴訟中審判與調解同質化現象及其弊端
第五節 問題的透視、解析與建議
一、對事實認定程式保障機制內在缺陷的機理性透視
二、對改進與完善程式保障機制的基本思考與構想
三、關於建立審判程式中的事實認定與協調調解程式之間程式保障機制的構想與建議
第五章 審判程式與調解程式的展開與程式保障機制的建構
第一節 調解制度中的權力(利)平衡與制度保障
——以處分權為視角
一、調解制度中“隱性限制處分權現象”的觀察
二、處分權與法院權力在調解制度中的博弈與平衡
三、調解制度結構性障礙的改革路徑
第二節 事實效用論視角下事實調解制度的構建
一、法院調解事實效用論的實踐背景
二、案件事實的制度優勢激活效用
三、案件事實的程式結構最佳化效用
四、事實效用視角下法官的能動與界限
五、結論
第三節 訴調對接的模式趨向與困境破解
一、訴調對接模式類型的實證分析
二、多樣模式背後的共同趨向
三、共同趨向的根源追問
四、權威還是合意:同構化困境破解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